- 225.50 KB
- 2024-05-12 发布
2017-2018学年度汪清六中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60分,每题2分)
1.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可以联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文化专制,为维护大一统服务。B项主张与材料无关。D项君权神授指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联系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 孙中山认为:“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对此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①受到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②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认为可以吸收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有益因素
④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而由题干材料中“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可知是分权政治,这是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影响,不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故①错误。由材料中“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可知孙中山是在三权分立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三权分立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要主张,因此是受到启蒙思想的景响,故②正确。由题目材料中“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可知孙中山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认为可以吸收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有益因素,故③正确。④由题目材料中“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可知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而不是主权在民的思想,故④错误。故ACD错误,B项正确。
点睛: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②③正确,然后联系文艺复兴和主权在民的概念内涵即可得出答案。
3. 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高级行政官雅尼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奥运会是奥运电视转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还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受众为34亿人,2004年雅典奥运会达到39亿人。我们相信,北京奥运会的全球收视人数将突破40亿人,创造新的纪录。”这说明
A. 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 电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 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答案】B
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式选择题,尊重材料、抓住材料的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主旨是强调电视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及时,比较选项后就可以找到答案。
4.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烽出并作,备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②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 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 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故①正确;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士”阶层兴起,故②正确;当时私学兴起,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故③正确;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唯物主义也没有战胜唯心主义,故④错误。故D项正确,ABC项都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原因相关知识,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即可全面得出正确答案。
5. 近代以来,世界文坛流派纷呈,下列作品中属于荒诞派的代表作品的是
A. 《西风颂》
B. 《等待多戈》
C. 《唐璜》
D. 《人间喜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荒诞派文学强调自我表现,手法比较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代表作有海明威(美)《老人与海》,贝克特(爱尔兰)《等待戈多》。A、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
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代主义文学
6. 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三大成就是
①牛顿经典力学
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③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④瓦特改良蒸汽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三大成就是牛顿经典力学、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属于科技发明,不符合题目限制条件“基础理论”。故A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基础理论”,蒸汽机属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应用技术。注意区分概念的属性,这也是选择题常用的方法。
7.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
A. 提高臣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B. 传承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
C. 鼓励臣民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
D. 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当中的介绍,“学而优则仕”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可以看出,不论是孔子还是宋真宗都主张要认真学习,最后实现当官的目的,当官即步入统治阶层,为统治者服务。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此题为推理型选择题。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8.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 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 汉武帝亟须从“无为”转向“有为”
C.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 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因此被汉武帝推崇,并逐步上升为封建统治思想。故选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9. 下列交通工具中,在动力的使用方面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紧密关系的是
A. 汽船
B. 汽车
C. 飞机
D. 磁悬浮列车
【答案】A
【解析】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汽船就是用蒸汽机为动力,故A项正确。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故BCD三项排除。
10. 明清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其原因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扩大
③印刷术的完善
④小说表现手法丰富
⑤社会民众文化水平提高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商品经济发展是明清小说发展的经济原因。②市民阶层扩大是明清小说发展的群众基础。③印刷术的完善是明清小说发展的技术条件。④小说表现手法丰富是明清小说发展的艺术优势。⑤社会民众文化水平提高不符合历史事实。故选D。
11. “双百”方针提出后,在什么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A. 科学技术领域
B. 文学艺术领域
C. 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
D. 思想领域
【答案】C
【解析】“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方针,ABD三项排除,故C项正确。
12. “两弹一星”是指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A正确。
13. 京剧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在
A. 乾隆时期
B. 道光时期
C. 嘉庆时期
D. 同治光绪时期
【答案】D
..............................
14.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 魏源《海国图志》
B.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 容闳《西学东渐记》
D. 洪仁玕《资政新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可知此应为1842年魏源编撰出《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故选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
A. 中国社会性质
B. 中国怎样革命
C. 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故D项正确;AB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C项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所以答案选D。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6. 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
A.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与后来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刻画符号
B. 夏朝时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C. 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出现了一字多形的混乱状况
【答案】B
【解析】刻画符号是指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的大量类似文字的符号,表明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这是中国文字的萌芽,故A项排除。商朝时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故本题选B项。秦朝统一文字的措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C项排除。春秋战国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出现了一字多形的混乱状况,故D项排除。
17. “雾霾”在中国古代也有多次记载。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曾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亲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以期感动上苍。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思想的影响?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答案】B
【解析】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百姓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天子必须按天意行事,如果违背天意,上天就会降灾以示惩罚。题干中,乾隆皇帝通过“焚香祭天”的方式应对“霾灾”,祈求上天免除灾难,这是深受董仲舒思想影响的结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材料中的意思与孔子的鬼神观不符,排除A项。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排除CD两项。
18. 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的是
A. “为政以德”
B. “仁者爱人”
C. “兼爱”“非攻”
D. “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D
【解析】“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人性,是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思想,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均体现了传统文化先进性,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9. 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
A. 《人间喜剧》、《日出·印象》
B. 《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C. 《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 《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日出·印象》属于印象主义画派;C项《大卫·科波菲尔》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格尔尼卡》属于立体画派;D项《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选B项。
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心灵的激荡、向自由前进
20. 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的社会动力是
A. 瓦特勤奋好学,并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B. 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很大弊端
C. 工业革命的展开需要更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机器
D. 瓦特对改良蒸汽机有浓厚的兴趣
【答案】C
【解析】瓦特个人勤奋好学,对改良蒸汽机有浓厚兴趣,这是个人主观因素,不是社会因素。故A、D项错误。早期蒸汽机存在一些弊端,如耗煤量大、生产效率低等,需要改良,这是技术革新层面的需要,不是社会因素。故B项错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为便捷有效的动力驱动机器,以取代人力、自然力等不占优势的动力,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的社会动力。故C项正确。
点睛:社会的需要是发明产生的直接推动力。
21. 文艺复兴后,欧洲自然科学在许多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伽利略——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创的科学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开始
②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③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④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
A.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 ①②③错误,④正确
C. 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 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22.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A. 相对论原理
B. 万有引力定律
C. 进化论原理
D. 主权在民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可以联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故C项正确。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牛顿经典力学,有利于认识宏观世界;相对论打破了绝对的时空观;主权在民属于民主思想,都与题干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23. 下列机器由美国人首先发明的是
A. 水力织布机
B. 改良蒸汽机
C. 汽船
D. 蒸汽机车
【答案】C
【解析】汽船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故C项正确。水力织布机是1785年由英国理发匠卡特莱特制造的由水力驱动的织布机。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故ABD三项排除。
24. 明清时期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②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③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
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技的科学巨著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开始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如黄宗羲、顾炎武等;出现了《红楼梦》等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还出现了介绍《农政全书》等介绍外来先进技术的科学巨著。因此①③④正确。明清时期政府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体现了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这属于政府的政策,②排除。故选D。
25.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因此排除A项。在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纸,因此排除B项。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因此排除D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因此答案为C项。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四大发明。
26. 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谁吗?
A. 华佗
B. 张仲景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答案】A
【解析】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故A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李时珍是明代医药学家,写成《本草纲目》,故BCD三项排除。
27. 专家学者比较一致认为,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补课”当是指
A.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 彻底终结君主专制统治
C. 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
D. 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它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辛亥革命是政治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二者均是反封建斗争,所以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彻底终结君主专制统治的也是辛亥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文化运动也未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8. 史书记载:宋朝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B. 国家疆域的扩大
C. 儒学的发展
D. 社会秩序的稳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说明宋代对外贸易发达,远洋航运比较发达,得益于指南针的广泛应用,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四大发明
29.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天方夜谭》
B. 《金刚经》
C. 《大唐西域记》
D. 《西游记》
【答案】B
【解析】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故选B。《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大唐西域记》是地理史籍。《西游记》是明代小说。故ACD三项排除。
30. 上述图片直接展示了新中国在什么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A. 外交
B. 国防科技领域
C. 综合国力
D. 中国国防武器逐渐超越美国
【答案】B
【解析】题目给出的三幅图片涉及人造地球卫星和东风导弹、战斗机,它们都属于国防科技领域,故选B。A项外交领域没有体现;以上成就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但不符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超越美国的结论,故D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变法之举,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由此开展了哪一运动?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1)核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也可答“师夷长技以自强”)。代表派别:洋务派
(2)代表派别:维新派;重大行动:戊戌变法
(3)陈独秀;民主和科学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特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由浅入深、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核心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是洋务运动。
(2)根据所学可知梁启超代表了中国维新派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采取了戊戌变法。
(3)从材料“只有这两位先生,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这是陈独秀。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知“两位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
(4)根据所学可知“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共同特点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摘编自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谷登堡的印刷术一经发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
欧洲。l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
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
垄断的知识……1474年,距(欧洲)活字印刷术发明仅30年,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他是
抚摸着他的著作的印刷本去世的……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
阶级更加危险了。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思想是异端邪
说,必须禁止其发表。
——饶立华《谷登堡的印刷术与大众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欧洲印刷业的发展有何特点?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彭响?
【答案】(1)因素:政府的重视;印刷术的发展;三教合一潮流发展,理学兴起;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
(2)特点:普及速度快;更重视自然科学。
影响: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统治。或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潮和社会进步。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得出印刷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根据“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
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以及佛、道藏经典。”说明宋朝刻印儒、道、佛书籍是因为三教合一促进宋明理学的形成;根据“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说明教育的发展和科举考试的影响推动了印刷事业的发展;联系所学,在宋朝印刷术取得技术性突破即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这也推动了印刷事业的发展。(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欧洲”说明欧洲印刷术普及的速度快,根据“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说明与中国相比欧洲的印刷术更加重视自然科学;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 说明印刷术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根据“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说明印刷术的普及传播了基督教神 学以外的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根据“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阶级更加危险了”,说明印刷术的普及也对西欧封建统治形成冲击。
33.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材料三: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哪些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1)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结局及原因:孔子: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无法实现:董仲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影响: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文学上宋词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反映在艺术上书法强调精神气度,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解析】(1)由题意“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知,孔子主张以德治民;由“春秋大一统,……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结合所学得出结局和原因:孔子: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无法实现;董仲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由材料“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文学上宋词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反映在艺术上书法强调精神气度,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