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1.00 KB
- 2024-05-06 发布
2018-2019 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 10 月月考地理试
题
(答题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5 分,共 32 题 80 分)
2017 年 3 月 15 日凌晨,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近距离接触,人们欣赏到“木
星合月”的美景。同年 10 月中秋之夜,地球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我国云南香格里拉,爆炸量
相当于 540 吨 TNT。据此,回答 1~3 题。
1.太阳系中同属于“大个子”的除了木星还有
A.地球 B.金星 C.土星 D.海王星
2.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轨道位置应该在
A.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B.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C.土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D.火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3.以上材料中描述的天体系统层次最多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据新华社北京 2017 年 10 月 17 日电:国际天文学家近期发现,太阳系中存在一对活跃
的双小行星。这对小天体一边相互绕转,一边向宇宙中喷射气体和尘埃。这是人类首次发现
如此活跃的双小行星。据此,回答 4~5 题。
4.双小行星相互绕转的同时,又共同绕转的天体是
A.地球 B.火星 C.太阳 D.木星
5.关于这对小行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发射出较强的可见光 B.能反射太阳的光
C.表面温度高于水星 D.比双小行星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地月系。
当太阳、水星、地球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
上可观察到一个小黑斑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这种现象
被称为“水星凌日”。右图为 2016 年 5 月水星凌日全
过程图。读图,完成 6~7 题。
6.除水星外,以下也会发生凌日现象的是
A. 金星 B.火星 C.木星 D.土星
7.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水星凌日时太阳、水星、地球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A B C D
2010 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
拉星球(其所在的恒星系统距离我们约 4.4 亿光年)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 美
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 8~10 题。
8.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可能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9.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
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10.“纳美人”是我们假象的外星人,地球上之所以有人类存在,是因为
A.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B.地球上形成了
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 C.只有地球处于
一个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的行星
继“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登月后,我国有望于 2020 年之前发射“嫦娥六号”,继续
展开对月球的探究。据此完成 11~13 题。。
11.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有
①绚丽的极光 ②一划而过的流星 ③满天星星 ④昼夜更替
A.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12.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
A.与太阳的距离不适宜 B.缺少重要的矿物质C.质量和
体积比地球大 D.太阳辐射太强
13.我国大力开展太空探索可以
①提高对太空的认识和开发的能力 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③推动国民经济相关技术的创新与革命 ④与美国等超级大国分享太空资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重要的能量来源,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广泛而深刻,也是人类生产、 生
活的能量源泉。据此完成 14~16 题。
14.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联系不密切的是
A.长白山天池 B.花岗岩风化 C.台风登陆 D.雨后彩虹
15.下列人类活动中,利用的能源不是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行进的赛车 B.煤球炉 C.太阳能电池 D.地热发电站
16.下列叙述中,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①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地球上的一切能源均来自
太阳④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
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 17~18 题
17.下列省区中最不适合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是
A.重庆 B.海南 C.新疆 D.陕西
18.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合理解释是
A.纬度低,白昼时间长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深居内陆,晴朗
天气多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2015 年太阳正在“大发脾气”。据国
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认为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第 24 周期中,而 2015 年正好是第 24 个周期
中的最活跃期。据此回答 19~20 题。
19.第 23 个太阳活动周期中的最活跃的年份约为
A.1997 年 B.2004 年 C.2019 年 D.2026 年
20.“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的是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②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 ③固定电话信号中断 ④信鸽
迷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7 年 9 月 6 日 19 点 53 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和日冕物质大量抛射。
这是第二十四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强太阳风暴来袭。下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阅读图文资 料,
回答 21~23 题。。
注:图中数字代表太阳活动的周
期数
21.资料中的“最强太阳风暴”是指
A.黑子 B.太阳风 C.耀斑 D.太阳辐射
22.2017 年太阳黑子数所处阶段为
A.显著上升 B.显著下降 C.接近波峰 D.接近波谷
23.太阳爆发活动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和拍摄地点是
A.北冰洋沿岸 B.青藏高原 C.赤道附近 D.撒哈拉沙漠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 年 09 月 28 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 7.4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0 千米。据此,回答 24~26 题。
24.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5.此次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26.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
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
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 12 秒,在这 12 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
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 12 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和寻找地下矿藏。读图回答 27~28 题。
27.若图中 a 是 d 的一部分,a 和 b 组成 c,则图中 a、b、c
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A.外
核、内核、地核 B.地
壳、地幔、地核
C.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
D.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28.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
储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
化对比 剖面图,读图完成 29~30 题。
29.图中甲为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海洋
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
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中新网消息,2017 年 11 月 26 日,位于印尼巴厘岛阿
贡火山 喷发。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简图。据此回答 31~32
题。
3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A 层 B.B₁层 C.B₂层 D.D 层
32.火山在喷发过程中还有“滚滚浓烟”,这对地球外部圈层来
说,影响最直接、最明显
的是 A.水圈 B.生物
圈 C . 大 气 圈
D.岩石圈
二、综合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33.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在图中字母中,表示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D 行星按结构特征来看,它属于
行星。(4 分)
(2)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 分)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2 分)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2 分)
34.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在图上标出地壳。(2 分)
(2)地球内部圈层中,体积最大的是 ;地球外部圈层中,连续而不规则的
圈层 是 ,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6 分)
(3)生物圈占有 (2 分)
重庆巴蜀中学高 2021 届(一上)地理 月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 2.5 分,共 80 分)
1-5 CABCB 6-1 0ABCAB 11 -15CDBAD 16-20DACBD
21-25CDADA 26-30ACACD 31-32 BC
二、综合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33 .(1)E ;类地 (2)太阳 (3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4)日 地距离适中
34.(1)略。 (2)地幔 水圈 生物圈 (3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