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6.50 KB
- 2024-04-30 发布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_
——————————————密-----------------------封-------------------线-------------------------------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
③
④
②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作物的产量均大辐下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3、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①产业转移 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域》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4-6题。
4、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5.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6.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7-8题
7.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8.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9.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10.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回答11~12题。
11.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12.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1% B.20% C.19% D.21%
14.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1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16.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
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17.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18.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 ②秦陵兵马俑 ③故宫 ④长城 ⑤日月潭 ⑥九寨沟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19.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0.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大足石刻——重庆 B.黄龙——安徽
C.龙门石窟——云南 D.丽江古城——山西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7~11题。
21.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22.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
A.背斜 B.向斜 C.褶皱山 D.断块山
24.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25.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桂林②黄山③泰山④庐山
B.①黄山②桂林③泰山④庐山
C.①桂林②泰山③黄山④庐山
D.①泰山②桂林③黄山④庐山
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据此完成26~27题。
26.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A.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
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
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
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
27.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
B.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28.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29.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会直接造成:
A.环境污染 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30.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班级: 姓名: 考号:
_
——————————————密-----------------------封-------------------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32、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4分)
33.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国家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出口总额(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国际旅游就业
人数(万人)
就业总人数(万人)
A
150
300
1 500
75
1 500
B
120
400
1 000
50
1 000
C
200
1 000
5 000
300
15 000
D
80
320
1 000
95
950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 国,
达 %。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的 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 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 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 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 。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国。
34.位于粤东地区潮州、汕头、揭阳三市交界的桑浦山东山湖热水是特别高的地下水。最高温度达102℃(井深80米处测得),单孔流量达2932吨/日,中心部位水头高出地面25.23米,2005年10月桑浦山东山湖温泉度假村正式接待游客,请结合你所学的旅游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请你谈谈怎样规划设计好东山湖温泉度假村。(至少答出3点共6分)
(2)试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至少3点共6分)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B
A
D
B
D
B
A
A
C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D
D
A
C
B
D
C
A
D
A
D
C
D
31((每空1分共10分)1)12.5(11.5到13.5均可) 16(15到17均可)
(2)低 小 (3)高 小 低 小 (4)减小(降低) 减缓(降低)
32、(共10分)(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3点6分)(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其中 2点即可4分)
33、(每空1分共8分)(1)B, 12%。国民经济 (2)A、外汇。
(3)D, 就业。 (4)B
34、(12分)
(1)(至少答出3点共6分)
答:①突出温泉度假疗养的特色
②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温泉度假村的建筑物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要融为一体,便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③维护生态平衡。开发时要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④最佳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温泉的利用率,除温泉疗养外,可发展温泉发电、温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2)(至少答出3点6分)答:促进本地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兴旺,并带动电信、饮食服务业、商业、文教卫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本地区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理卷·2018届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版 -新人教版
- 精编[社区实践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三篇] 社区实践心得体会
- 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 2019-2020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 数学文卷·2018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2017-04)
-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体育计划总结之校园阳光体育文化节活动总结
-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关心下一代工作调研活动汇报材料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