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0 KB
- 2024-04-21 发布
- 1 -
高一重点班 6 月份学月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在 DNA 分子中,碱基配对正确的是( )
A.A≡T B.G≡C C.A=U D.A≡C
2.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 A.B.C.d 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A.此过程需要 ATP 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b 和 cd 将分开到达细胞两极
C.多细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该生理过程
D.正常情况下 A.d 链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3.在一 DNA 分了片段中有 200 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 90 个。因此在这个 DNA 片段中含有
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 )
A.200 个和 400 个 B.2 个和 510 个 C.2 个和 400 个 D.400 个和 510 个
4.一个 DNA 分子中的碱基 A+T 占 70%,其转入成的信使 RNA 上的 U 占 25%,则信使 RNA 上的
碱基 A 占
A.10% B.25% C.45% D.无法确定
5.有 100 个碱基对的某 DNA 分子片段,内含 60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若连续复制 n 次,则
在第 n 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
A.40n-1 B.40n C.40×2n-1 D.40×2n
6.含有 100 个碱基的某 DNA 分子片段,内有 30 个腺嘌呤。若该 DNA 分子连续复制二次, 则
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A. 30 个 B. 60 个 C. 90 个 D. 120 个
7.在自然界中,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DNA 的螺旋结构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 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一定不影响其功能
C 染色体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因转录受阻而影响表达
D 螺旋藻属于蓝藻,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含有 8 种核苷酸
8.一条信使 RNA 链中 A+C/G+U=0.8,则转录该 RNA 的 DNA 分子中 T+G/A+C 等于
A.1.25 B.1 C.0.8 D.无法判断
9.在下图中,正确代表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是
10.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 2 -
A.每一个 DNA 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B.DNA 分子中碱基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C.DNA 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
D.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
11.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 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气温上升到 25.5℃时,突变体的
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
B. 突变是不定向的
C. 环境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D.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12.一年生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有
芒抗病(AARR)和无芒不抗病(aarr)的两种水稻做亲本,培育无芒抗病的两种水稻供农民
使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供农民大量使用至少需要 3 年
B.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第一年应对母本水稻人工去雄
C.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第二年的目的是获得 F2 种子
D.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第三年的目的是选育纯系植株
13.下列关于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
B. 生殖隔离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 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4.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一部分?( )
A 同一物种的成员在许多特性上有变异
B 其表现型不适于其环境的后代会死亡
C 生物体会产生比其环境所维持的个体数多的后代
D 种内的变异是由环境的作用所引起的
15.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B.引起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
C.标记重捕法可用于动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D.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的增大种群基因库
16.下图为某基因(15N 标记)结构示意图,A 占全部碱基的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 S 元素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 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C.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 3:2
D.将该基因置于 14N 培养液中复制 3 次后,含 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 1/8
17.用 32P 标记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让该 DNA 分子在 31P 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 4 次,则含 32P
的子代 DNA 分子个数是
- 3 -
A.1 B.2 C.8 D.16
18.关于下图中 DNA 分予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 DNA 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后代子代 DNA 中含 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的 75%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D.该 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其氨基酸的种类
19.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右图结果的是( )
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的比值
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D.15N 的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 15N 的 DNA 分子与含 14N 的 DNA 分子之比
20.DNA 的复制能够保证子分子的结构与母分子的结构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① DNA 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②碱基有严格的互补配对关系
③参与复制过程的酶有专一性 ④复制过程有充足的能量供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2012•虹口区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来物种引入不一定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新物种的诞生丰富的是遗传多样性
C.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一起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某种动物的直毛基因占基因库中所有基因的比值为直毛基因频率
22.据报道,在宁夏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共发现 3 株携带 NDM﹣1 耐药基因的
细菌(简称超级细菌).专家称,抗生素的滥用无疑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罪魁祸首,也是超
级细菌滋生的温床.下列关于超级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耐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基因突变
B.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C.菌群中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加说明其进化了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23.细胞色素 c 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中,由共同的祖先进化形成的不同物种的细胞
色素 c 在第 14 位和第 17 位上均是半胱氨酸,在第 70 位和第 80 位上是一串相同的氨基酸序
列,这部分氨基酸序列称为高度保守序列,其余部位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大。下关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A. 不同物种间细胞色素 c 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
B. 高度保守序列对应的基因位置上突变频率比其他部位更低
C. 高度保守序列对应的基因位置上的突变对细胞色素 c 的影响更大,更易被淘汰
D. 根据物种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大小,可判断不同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 4 -
24.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很快将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B. 两个同种种群一旦产生隔离就形成了两个新的物种
C. 种群的产生是隔离形成的
D.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5.已知物种 A 的化石比物种 B 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 )
A 物种 A 比物种 B 数量多 B 物种 A 比物种 B 结构复杂
C 物种 A 一定从物种 B 进化而来 D 物种 B 一定从物种 A 进化而来
二、非选择题(50 分,每题 10 分)
26.组成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每个基本单位由一分子__________,一分子
________,一分子磷酸三部分组在;D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___________方式盘
旋成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保证了复
制的准确性。
27.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二表示 。图一过程所需
要的酶来自图 。图一、图二和图三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中的有 。
(2)图三中的 B 对应图一中的 。与图一中 A 链相比,该物质特有的化学组成
是 。
(3)图三中的③是 ,其上三个与 B 配对的碱基称为 。⑦部位的碱基为
AUG,则决定其顺序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为 。
28.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
验,杂交组合、F1 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 E、e 和 B、b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
因型应为_________。
(2)实验二的 F1 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
- 5 -
得到 F1,F1 中灰体果蝇 8400 只,黑檀体果蝇 1600 只。F1 中 e 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Ee 的
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
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灰体
纯合果蝇作为提供的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一对同源
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 EE 的果蝇杂交,获得 F1;
②F1 自由交配,观察、统计 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 F2 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则为_________;
Ⅱ.如果 F2 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4:1,则为_________。
29..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
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
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
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 .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
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 变小.
下表为 V 基因在种群 A 和 B 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5)计算 Va 在 A 种群中的频率 .
30.红鳍银鲫为杂食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是开发前景广阔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在
人工池塘养殖时,主要投喂水蚯蚓、红虫和菜叶等饵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包括__________。人工池塘不
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生物,群落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
(2)输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__________。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
(3)红鳍银鲫成鱼银鳞闪亮具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红鳍银
鲫种群大小的变化会改变其__________(填“基因”、“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 6 -
参考答案
1-5.BDCCC
6-10.CCBCB
11-15.AABDB
16-20.BBDDA
21-25.ADBCB
26.【答案】1、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反向平行;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
27.【答案】(1)转录 复制 三 图一和图二
(2)C 链 核糖尿嘧啶
(3)转运 RNA(tRNA) 反密码子 TAC
28.【答案】EeBbeeBbeeBb1/240%48%基因突变染色体片段缺失
29.【答案】(1)种群
(2)D
(3)自然选择
(4)基因库
(5)33%
30【答案】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利用空间和资源的能力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
中的化学能抵抗力直接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