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00 KB
- 2024-04-20 发布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命题:张小艳 审题:熊小红
一.选择题(25×2=50分)
1、对下列几种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霉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需氧呼吸 B.伞藻没有由膜包被的细胞器
C.蓝藻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可在拟核区转录形成mRNA
2.下图所示为对刚收获的花生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 乙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
B 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C. 丙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D. 晒干、烘烤过程使花生种子失去的物质是不同的
3.下列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是各种细胞中的唯一的遗传物质
B.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碳是最基本元素,细胞中的化合物都含碳
D. 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因肽键解开而变性失活
4.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 细胞膜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5.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它们的功能也不同
C. 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均需要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的参与
D. 生物膜系统在行使功能时都会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6.细胞分泌物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以下依据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若为抗体,则在抗原再次侵入时该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B. 若为消化酶,则内容物被排出细胞后进入血液最终到达消化道
C. 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D. 若为神经递质,则神经递质作用的细胞就会产生兴奋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
B.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指导淀粉酶合成的mRNA
C.核仁的解体和核膜的消失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
D.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内的化合物都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
8.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下称外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X溶液中,检测发现,0----T1时间内,外表皮原生质层逐渐缩小,T1----T2时间内外表皮原生质层逐渐增大至复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可能是蔗糖,实验中蔗糖分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B.实验中T1时刻物质X开始进入细胞液导致外表皮渗透吸水
C.实验中0----T1时间内原生质层中紫色环带颜色逐渐加深
D. T1----T2时间段细胞渗透吸水时,细胞液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渗透压
9.用打孔器制取新鲜萝卜圆片若干,平均分为6组且每组重量为W1,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材料,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2)。其中(W2-W1)/W1,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的一组,W2-W1=0
B. 蔗糖溶液浓度为0.13g/mL的一组,植物细胞没有物质的跨膜运输
C. 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4g/mL时,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D.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在逐渐增大
10.如图曲线1表示胃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1中反应速率稳定后若增加胃蛋白酶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 曲线1表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胃蛋白酶的活性先增大后保持稳定
C. 若稍微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可能如曲线2所示
D. 若将胃蛋白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如曲线3所示
11.多酶片中含有多种消化酶,一般由内外两层组成,在消化不良时可以服用。现有四种蛋白酶甲、乙、丙和丁四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上述四种蛋白酶中最适合分布在多酶片外层的是( )
A. 蛋白酶丁 B. 蛋白酶丙 C. 蛋白酶乙 D. 蛋白酶甲
12.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 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 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的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 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13.下列是几个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的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B. 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C.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C18O2
D. 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14.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过程①利用的是化学能,可以表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B. 图中过程②利用的是光能,只能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图中过程③释放能量,可以是动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D. 图中过程②和过程③可以发生在真核生物的同一种细胞器中
15.密闭容器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改变培养条件时,图示叶肉细胞中①②③④会发生相应变化。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暗条件下,①、②均增大,③、④均减小
B. ②减小、④增大时,玉米幼苗能正常生长
C. ②、③保持不变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为零
D. 图中的细胞器均可产生的ATP
16.下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 若A代表C0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C0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移动
B.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02也不释放02
C.C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 若F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一直不变
17.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B.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
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负值
D.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18.下表是某科研小组研究光合作用强度时所得到的部分结果,请结合温度影响酶的曲线和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判断,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改变的条件
M
N
测定的光合作用强度
P
K
A.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P>K,则M>N
B.若改变的条件为PH,且M>N,则P>K
C.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M>N,则P>K
D.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P>K,则M>N
19.细胞周期G0期指的是细胞分裂之后,某些细胞离开细胞周期,执行某种生物学功能或进行细胞分化的时期(如图)。处于G0期细胞受到某种适当的刺激后,会重返细胞周期,进行分裂增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M期的细胞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秋水仙素可以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着丝点的分裂
C.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推测肝细胞可处于G0期
D.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癌细胞进入G0期
20.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一类连续增殖的细胞分成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 )
A.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B.乙组细胞正进行着丝点的分裂
C. 细胞分裂期的时间比分裂间期的长
D. 丙组中的细胞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
21.若用含 3H 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处于 S 期的所有细胞(标记时间很短,可忽略时长),然后换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培养(时刻 a),在此过程中实时检测放射性细胞的含量如图所示。b 时开始检测到带 3H 标记 M 期细胞,c 时带 3H 标记 M 期细胞数开始达到最大值,f 时再次检测到带 3H标记 M 期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d 段所对应的时间相当于 S 期和 G2 期的时间
B.bc 段对应 M 期,细胞核膜可逐渐解体成双层膜的小泡
C.ef 段所对应的时间相当于 G1 期和 G2 期的时间
D.ab 段对应间期,细胞核内的主要变化是蛋白质的合成
22.下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C.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
23.图1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A、a、B、b、C、c分别表示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若图1中的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d时期,则m所代表的数值是1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4.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如图中所示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
B.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
C.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D.甲组细胞中核DNA数目可能是丙组细胞的一半。
25.以下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再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精子
B.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变小,代谢减弱
C.成体中受结核杆菌感染的肾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D.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核膜的基本支架成分是在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中合成的。线粒体中可合成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该类物质进出细胞核需经过____________层生物膜。
(2)物质进出核孔具有选择性,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__________________
A.RNA聚合酶 B.ATP合成酶 C.mRNA D.ATP水解酶
(3)下列生理过程可能受二甲双胍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
A.细胞分裂 B.转录RNA
C.分泌蛋白质 D.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转化为无活性RagC
(4)图中物质ACAD10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效果为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2分)。
27. (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酶和ATP,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在均高于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乙、丙试管温度的大小关系为乙____________丙。如果适当提高甲试管的温度,则A点如何移动?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或“不移动”)。
(2)若在丁试管中加入与乙试管等量的淀粉和盐酸,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反应,测得乙试管反应速率远大于丁试管,该结果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具有该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表示ATP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ATP酶复合体的存在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发现,一种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三磷酸鸟苷)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与GDP容易相互转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 (12分,每空2分)兴趣小组乙先将同一生长状况的某品种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只缺镁的“完全培养液”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两周后,再将两种条件下的植株分别移入两个密闭玻璃容器内,置于室外(晴天)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一天(O到C1或C2为24小时)的CO2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_________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两组植株来说,B1、B2两个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天内,B1对应的时刻____________(填“等于”“早于”或“晚于”)B2对应的时刻。
(3)第II组植物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4分,每空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如图甲表示果蝇(2N=8)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该图若为有丝分裂,细胞内有8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在____________段。
②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____________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____________段。
③cd段时,细胞内染色体数/ DNA数的值会比H值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2)如图乙为果蝇(基因型为AaBb,且A 、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基因,2位点为a基因,某同学认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①若是发生交叉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 、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 A 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 “ 目的菌 ” 的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 “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操作时采用 ___________ 灭菌的方法。
(5)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 “ 目的菌 ” 的活菌总数,应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统计。他取0.1ml的稀释倍数为106的菌液进行涂布3 个平板,测定平均数为50,则每升菌液中菌体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25×2=5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
(1)
(2)
(3)
(4) (2分)
27. (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
(1)
(2)
(3)
(4) (2分)
28. (12分,每空2分)
(1)
(2)
(3)
29.(14分,每空2分)
(1)① ② ③
(2)①
②
30.(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
(1)
(2)
(3)
(4)
(5) (2分)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DAABA CADCA DADAC ABDCD CBCAC
26(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
(1)内质网 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无活型和激活型RagC 0
(2) AD (3)ABC (4) 抑制(2分)
27. (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1)小于 不移动
(2) 高效性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3)物质运输 能量转换 协助扩散
(4)远离鸟苷(G)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和形成 (2分)
28. (12分,每空2分) (1) II 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A1-B1,A2-B2),II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小于I组的光合作用速率(II组A2-B2段斜率明显 小于I组A1-B1段斜率) (2)光补偿点 晚于
(3)否 C2时CO2的相对含量比0点的高,说明植物净消耗有机物释放CO2(说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大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故没有积累有机物
29(14分,每空2分)
(1) ①ef ② cd cd ③小
(2)①AB、Ab、aB、ab ②AB、aB、ab Ab、ab、aB
30. (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
(1)筛选目的菌(筛选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
(2)异养需氧型
(3) 最低(降低) 增加
(4)灼烧
(5)稀释涂布平板 5×1011 (2分)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DAABA CADCA DADAC ABDCD CBCAC
26(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
(1)内质网 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无活型和激活型RagC 0
(2) AD (3)ABC (4) 抑制(2分)
27. (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1)小于 不移动
(2) 高效性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3)物质运输 能量转换 协助扩散
(4)远离鸟苷(G)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和形成 (2分)
28. (12分,每空2分) (1) II 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A1-B1,A2-B2),II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小于I组的光合作用速率(II组A2-B2段斜率明显 小于I组A1-B1段斜率) (2)光补偿点 晚于
(3)否 C2时CO2的相对含量比0点的高,说明植物净消耗有机物释放CO2(说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大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故没有积累有机物
29(14分,每空2分)
(1) ①ef ② cd cd ③小
(2)①AB、Ab、aB、ab ②AB、aB、ab Ab、ab、aB
30. (8分,每空1分,标注除外)
(1)筛选目的菌(筛选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
(2)异养需氧型
(3) 最低(降低) 增加
(4)灼烧
(5)稀释涂布平板 5×1011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