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7.00 KB
- 2024-04-15 发布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理科)试 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计50分。1-30题,每题1分,共30分;31-4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B.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C.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形成其特殊性的基本条件有( )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④适宜的温度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
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 世界多地降水量的变化与黑子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以莫霍面为分界面的两个圈层是( )
A.地幔和地核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内核和外核
5.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A. 花岗岩、玄武岩 B. 页岩、砂岩
C. 石英岩、砾岩 D. 大理岩、石灰岩
6.读下列地貌景观素描图,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是( )
A. B. C. D.
7.11月3日,牡丹江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场降雪,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 )
8.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 )
A. 澳大利亚东岸受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很大
B. 顺洋流航行,可以增加航行速度和时间,节约能源
C. 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气候影响显著
D. 秘鲁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9-10题。
9.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 B.图中③-④-⑤的变化
C.图中①-③-⑤的变化 D.图中①-⑥的变化
10.图中⑤处的天然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荒漠
11.“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等化合物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人口增加,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以下所示几种物质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电、森林 B、阳光、土地 C、铁矿、水电 D、课桌、沙漠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读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13-15题。
13.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
A. 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历史条件 D. 自然条件
14.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5.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
A. 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老龄化
C.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 D.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16.近年来,苏南受人口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人口快速增长。苏中和苏北因外迁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造成江苏各地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自然条件
C.国家政策 D.个人偏好
1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18.下列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19.宝钢与鞍钢区位的变化,说明( )
A.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上升 B. 交通的影响逐渐下降
C. 劳动力的影响已不存在 D. 资源的影响仍有上升
20.工业集聚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降低能源消耗
C.节约运输成本 D.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
21.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时,应尽可能地利用( )
A. 水运或公路运输 B. 公路或铁路运输
C. 航空或水运 D. 水运或铁路运输
22.下图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23.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而言,其吸引力主要在于( )
A. 廉价的劳动力 B. 发达的科学技术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管理理念和水平
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回答24-25题。
24.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5.洞庭湖面积缩小后,造成长江该河段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 水土流失加剧 D. 水资源减少
26.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荒漠化就是沙漠
B. 荒漠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不存在荒漠化问题
D.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樵、过牧和过垦
2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夏季多暴雨 B.黄土土质疏松
C.历史上大量砍伐植被 D.地表坡度大
28.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扩大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9.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
A. 航运开发 B. 梯级开发
C. 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 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30、读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图中a、b、c、d、e五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a、b B.c、d C.d、e D.b、e
31.下图为“世界某海区洋流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洋流②性质为寒流
C.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D.洋流④受东北信风的吹拂形成
32.下列叙述中运用到GIS技术的是( )
A.农作物产量的监测
B.发生地质灾害时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
C.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D.交通路线、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33.读a、b、c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a为商品谷物农业 B.b为混合农业
C.c为季风水田农业 D.c为种植园农业
下图示意区位因素构成。据此完成34-35题。
34.若该图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限制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① B. ② C. ⑤ D. ⑦
35.若该图为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则下列工厂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电子装配厂——⑥ B. 啤酒厂——⑤
C. 家具加工厂——⑦ D. 炼铝厂——③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6-38题。
36.上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B.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 火电、天然气和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37.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 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 有效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
D. 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38.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线工程可利用现有输水渠道,建成后可自流引水
B.南水北调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
C.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D.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水质好
39.在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建大型石油化工厂,下面一组布局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 )
40、有关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就是180°经线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41.(14分)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是亚洲季风图,此时对应右图中的 _ (填 E、F、G 字母)。(2分)
(2)亚欧大陆上形成 __(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 气压带(填写
数字),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4分)
(3)此时,B 处盛行 季风(风向),主要成因是 。(4分)
(4)在B季风影响下,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 (顺/逆)时针方向流动。(2分)
(5)④风带名称是 。(2分)
42.(10分)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处的地貌形态是 ;乙处的地质构是 ;丙处
可以储存 (填矿产资源);如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在甲、乙、丙哪处更
合理 。(4分)
(2)水循环环节:② 、③ (填名称);图示①上游以
流水的 (侵蚀沉积)为主。(3分)
(3)图示水循环类型是 ;水循环②环节在我国的表现形式
为 ,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节是 (填数字)。(3分)
43.(10分)读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农业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进行布局,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4分)
种棉花 种蔬菜
奶牛场 柑橘园 (填写字母)
(2)假如B地种植的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东南亚和南亚
等地区。按生产投入的状况划分,它应属于 (集约、粗放型)农业、按产品用途
属于 (自给型、商品型)农业。(3分)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较 (高、低),生产规模较 (大、小),
需投入的劳动力 (多、少)。(3分)
44.(16分)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
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2分)
(2) A地考虑建一大型钢铁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① ,② 。
③ (6分)
(3) 图中B、C两地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________地,其布局符合________
最优原则。(4分)
(4)A、B、C、D四处居民区,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只填一个)。假如在A、B、C、D
四处居民区中,各有一家服务范围覆盖本区的商场,则四家商场中商品种类最多
的是 。(4分)
地理(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共计50分。1-30题,每题1分,共30分;31-4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A
C
B
B
B
C
A
D
C
B
A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A
A
D
D
A
A
A
B
D
C
C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D
B
B
B
C
D
B
B
A
二、综合题(50分)
41.(14分, 每空2分)
(1)E
(2)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 ; 2
(3)西南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4)顺时针
(5)东北信风带
42.(10分,每空1分)
(1)山地(向斜山); 断层; 石油(天然气); 丙处
(2)水汽输送 ; 蒸发 ; 侵蚀。
(3)海陆间循环 ; 台风(或夏季风、东南季风) ; ①
43.(10分,每空1分)
(1)种棉花 B ; 种蔬菜 C ;
奶牛场 D ; 柑橘园 E 。
(2)东亚 ; 集约 ; 自给型。
(4)低 ; 小 ; 多 。
44.(16分,每空2分)
(1)B(2分)
(3)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下风区的郊区(每点2分,共6分)
(4)B 交通最优 (4分)
(5)D A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