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50 KB
- 2024-04-14 发布
高二月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个1.5分,总分60分)
1.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A.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是目前基因工程的唯一载体 D.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连接磷酸二酯键
4.抗病毒转基因植物成功表达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抵抗所有病毒 B.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对病毒的抗性具有局限性或特异性
C.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抗害虫 D.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
5.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需要用Ca2+处理的环节是( )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7.不属于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过程的是( )
A.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露出黏性末端 B.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露出黏性末端
C.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到质粒切口处 D.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
8.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后,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 )
A.Ti质粒上 B.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C.TDNA上 D.农杆菌的拟核
9.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10.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DNA 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B. 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D.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根尖、茎尖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了生物远缘杂亲不亲和的障碍
12.红江橙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有丝分裂 B.分化 C.减数分裂 D.全能性
13.番茄和马铃薯杂交过程不需要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核 D.高尔基体
14. 下列属于克隆的一项是( )。
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15.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①体细胞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①、②⑦⑥⑧③⑨、④ B.①、②⑧⑥⑦③⑨、 ④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⑤
16.下列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17.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C.人工种子的培育 D.“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18.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的步骤是( )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直接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C.获取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D.获取细胞→原生质体直接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19.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20.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可以来自植物的任何细胞 ①②③④
B.①→②→③过程会发生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
C.若①是花粉,则该过程可表示单倍体育种过程
D.若①是导入外源基因的植物细胞,则④为转基因植株
21.下列关于人工种子,不科学的叙述是( )
A.人工种皮不是选择透过性膜
B.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所以利用人工种子繁殖也属于有性生殖
C.在人工胚乳中可加入菌肥、农药等,所以人工种子萌发率比自然种子萌发率高
D.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
2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23.下图所示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过程分别称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该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
C.该育种过程说明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具有表达的潜能
D.该育种方式涉及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和细胞工程
24.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
D.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传50代左右,所培养的细胞都会衰老死亡
25.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培养液中需加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O2 ,不需要CO2 ⑥加CO2维持培养液的pH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26.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保持一定浓度的C02,其目的是促进动物细胞呼吸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27.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是( )
①细胞贴壁 ②有丝分裂 ③分散生长 ④接触抑制 ⑤减数分裂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8.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过程注射的物质和a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
A.抗体、T淋巴细胞 B.抗原、T淋巴细胞
C.抗体、B淋巴细胞 D.抗原、B淋巴细胞
29.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止
C.动物细胞培养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但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的健康细胞
30.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31.下列关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科学家可以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
B.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C.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50代以内的细胞
D.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100%的复制
32.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
A.受精卵→卵裂期→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B.受精卵→卵裂期→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C.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原肠胚→幼体
D.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33.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
A.卵细胞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精子接触透明带 D.雌、雄原核融合
34.胚胎工程的操作对象不包括的是( )
A.成体干细胞 B.精子、卵子 C.受精卵 D.早期胚胎
35.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直接产生4个精子 B.精子的头部主要含细胞核,中心体发育为它的顶体
C.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胎儿时期完成的 D.卵子的成熟部位和受精部位不同
36.以下对精子形成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C.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D.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体,叫做原生质滴,原生质滴中存在中心体
37.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于( )。
A.排卵前,在卵巢内 B.受精前,在输卵管内
C.排卵后,在腹腔内 D.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38.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 )
①顶体反应 ②透明带反应 ③卵细胞膜反应 ④精子穿越放射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9.超数排卵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口服促性腺激素 B.注射促性腺激素
C.口服或注射促性腺激素 D.以上方法均不正确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是在初情期
B.排卵是指排出成熟的卵泡
C.排卵实质上是排出初级卵母细胞
D.正常情况下,一个卵泡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
二、非选择题(共40份,四道答题)
41.(8分)下面是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从口蹄疫病毒中提取部分合成病毒蛋白的RNA,而不是用口蹄疫病毒的全部RNA,原因是合成病毒蛋白的RNA控制合成的病毒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特性,又不会使动物致病。以合成病毒蛋白的RNA产生病毒蛋白的DNA,需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除目的基因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入大肠杆菌前需先将大肠杆菌处理为________细胞。
(4)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常要借助载体上________的表达,更准确的方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作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最后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了病毒蛋白质,利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
42.(11分)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据图回答:
(1)①过程是____________,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②过程的发生需要进行________,通常利用显微操作、离心、振动、电刺激等________法,而化学法常用________作诱导剂。
(3)原生质体融合的关键是__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4)融合后的原生质体会生出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有关。
(5)③ ④ 过程是一个________和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43.(9分)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A、B是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是动物细胞用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由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用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____。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__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由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____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44.(12分)下图表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个阶段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名称:
[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
(3)A时期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性,B时期开始出现____________,C时期开始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
高二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1.5分,总分60份)
1-5 DDDBB 6-10 CDBBC
11-15 ACBDB 16-20 CBABD
21-25 CBCDD 26-30 CADCB
31-35 BDDAC 36-40 DDBBD
41.(8分)
解析:(1)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蛋白质外壳具有免疫特性,故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只需提取口蹄疫病毒中控制合成病毒蛋白的RNA部分。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属于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一般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有黏性末端的切口,再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使质粒与目的基因结合形成重组质粒。(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前,常用Ca2+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4)标记基因的表达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除此之外还可以用DNA杂交法。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答案:(1)抗原 逆转录酶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3)感受态
(4)标记基因 病毒蛋白基因(目的基因)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2. (11分)
[答案] (1)去除细胞壁 酶解法
(2)人工诱导 物理 聚乙二醇(PEG)
(3)细胞膜的融合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高尔基体
(5)脱分化 再分化 有丝分裂
43. (9分)
(1)产生新的细胞壁
(2)胰蛋白酶 灭火的病毒诱导 杂种细胞 流动性
(3)抗原 骨髓瘤细胞
(4)3 杂交瘤细胞
44.(12分)
解析:(1)图中A是桑椹胚,B是囊胚,C是原肠胚。
(2)图B中①是滋养层,②是内细胞团,③是透明带,④是囊胚腔;图C中⑤是外胚层,⑥是滋养层,⑦是原肠腔,⑧是内胚层。
(3)桑椹胚细胞具全能性;囊胚开始出现细胞分化,已分化为滋养层和内细胞团;原肠胚已有胚层分化,分化为外胚层、内胚层,在内、外胚层之间将形成中胚层。
(4)内细胞团将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将发育为胎膜和胎盘。
答案:(1)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2)内细胞团 囊胚腔 外胚层 原肠腔 内胚层
(3)全能 细胞分化 胚层分化
(4)胎儿的各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