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0 KB
  • 2024-03-30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 专题02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秦汉 作业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高考真题实战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8·海南卷·1)《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话来自《汉书·续传》,意为汉朝继承的是秦朝的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是皇帝任命的流官,而不再实行贵族的“世官制”,这是有利于维护皇权的,所以准确答案是 C。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王国、侯国都是封国,分封制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 A 选项不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随着春秋战国历史的发展而逐渐瓦解了,故 B 选项也不对。D 选项明显错误,无需细说。‎ ‎2. (2018·浙江11月选考卷·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 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 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题干“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 (2017·浙江4月选考卷·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皇帝制与郡县制             ‎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 D.丞相制与刺史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承秦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承袭了秦朝的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丞相制度,封国制度和刺史制度是秦朝所没有的,故A项符合题意。‎ ‎4. (2019·江苏卷·1)《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A. 实行察举制度 ‎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 ‎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 ‎ ‎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 ‎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题中图表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汉朝政府直接管辖的郡数量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诸侯国势力日渐薄弱,因此汉武帝时朝廷逐渐具备了解决边患的条件,故C项正确。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有误诸侯国势力削弱时两者间矛盾也有所缓和;郡的数量不断增加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政策改变,并非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西汉朝廷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而并非诸侯王国控制的区域。故A、B、D项错误。‎ ‎7.(2017·江苏卷·3)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8. (2019·浙江4月选考卷·27【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这说明( )‎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根据材料“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体现的是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体现的是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④正确,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监察地方的机构,②错误,BD选项排除。秦汉监察体制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③错误,C选项排除。‎ ‎9.(2017·海南卷·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察举制和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举荐的是那些熟悉儒家经典和道德声望高的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 ‎10.(2018·上海卷·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青铜重器”、“铭文”、“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关键词可知该地当时应该具有以下特征:青铜冶铜技术发达、青铜铸造繁荣;已经出现了铭文;诸侯混战,连年征伐;土地可以交换买卖。这些特比较征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且只有王室才有资格使用如此多的“青铜重器”,因此可推断此地是周朝的重要都城。夏朝和秦朝无诸侯战争,汉初青铜器已不再大规模使用,而且汉初各封国之间也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故A、C、D三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 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本题的情境为西汉文景时期的农、商矛盾,考查的是主干知识“重农抑商”的相关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受阻,所以正确答案选 B。当时虽然有士地兼并等现象的发生,但是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国家还是实行重朿抑商政策的,故 A 选项错误。粮价低一定程度上确实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这只是题干中的部分信息,并非本题的主旨,不能将题的多数信息摈弃不用,对农、商矛盾视而不见,故 C 项亦不选。税收是国家行为,商人是无法操纵的,故 D 选项也错误。‎ ‎1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由题干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的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B项和D项无法从材料中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 ‎13.(2017·北京卷·12)2016‎ 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根据题干可知,本题中的发掘品没有体现交通方面的影响,因此,说法④错误。‎ ‎14.(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 ‎15. (2019·北京卷·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诗》、《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C项;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大受打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故排除D项。‎ ‎16.(2017·浙江11月选考卷·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思想大一统。材料大意为,公卿大夫阶层多出现了文质彬彬的儒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是在官方教育上确立儒学的地位,使得官僚阶层多儒士,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儒学的推崇,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富豪垄断官位、创新和个性与题意无关;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17. (2019·浙江4月选考卷·26【加试题】)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 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 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 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 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答案】C ‎【解析】本题 考查的是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体现的是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C选项符合题意。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用史料论证观点的合理性,D选项排除。‎ ‎18.(2018·江苏卷·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王侯势力巨大,但东汉已经将其克服,A项错误;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而东汉的“射爵射侯”画像石反映出当时人们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项正确;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不相符合,C项错误; “尚武健身”是对材料的误读,并没有分析出背后的历史因素,D项错误。‎ ‎19.(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史学知识。根据题意可知,我国古代的史书由早期的私人总结修撰逐渐演变成官方组织、大规模的修著本朝或前朝历史,即修著史书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私人变为官方。结合所学知识,伴随着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言论、文化等因素对国家统治的影响,故史书修撰由私人到官方绝大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性,即修史成为官方有意识掌控民间舆论的政治手段。而史实记载的真实性、历史评价的公正性和历史解释的客观性等并不会因为修撰主体的变化而产生本质变化,官修史书仍然可能产生错漏,且具有易受到统治者影响,失去客观性、真实性、公正性等弊端。‎ 二、非选择题 ‎20. (2019·海南卷·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 ‎【答案】(1)弊端: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选官制度 ‎(1)依据材料“‘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结合所学从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和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等方面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2)依据材料“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等方面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 ‎21.(2018·浙江4月选考卷·33【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 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4分。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 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 ‎(2)选择阐述① 价值意义:突出的历史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要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精神:工匠精神。‎ ‎ 选择阐述② 制度依据:军功爵制 ‎ 行政系统:郡县制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相关内容。‎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得出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根据“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得出不行世官制;根据“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得出平政守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中主要体现了作者肯定秦始皇的功绩。‎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阐述。例如,选择①,可从价值意义、精神等方面进行阐述;选择②,可从秦朝的中央和地方的制度方面进行阐述。‎ ‎22. (2019·天津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候,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答案】(1)异: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 ‎②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与法家思想 ‎(1)一问,根据材料一“霸诸侯,一匡天下…望周之复兴”“…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改朝易姓…”可知孔子主张国家统一,复兴周王统治秩序,孟子主张建立新王朝,施行仁政;二问结合所学立足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局势分别从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权威影响及孔子主观愿望、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局面及孟子对周王室统治的失望进行分析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二“有能服术行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从推崇法、术、势、实行法治、提倡君主权威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所学从秦国以法治国思想下对国家统一及集权体制建立的作用及秦朝实行法家思想导致暴政而亡的历史结果进行分析阐述。‎ ‎(3)根据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结合所学从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发展、国家统一的历史影响进行阐述即可。‎ ‎2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 材料 表 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孔子 孟子 屈原荀子 子贡 范蠡廉颇 老子 商鞅韩非 齐恒公 吕不韦荆轲 秦始皇 李斯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 4 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看法:班固按当时的观念将老子列为第四等,不合理 说明: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派,提出了顺应自然、万事万物相互依存、无为而治等思想,被奉为道教创始人,影响很大,也可以列入圣人行列。‎ 看法:主流思想影响史书的记录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说明:东汉时,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儒家倡导的仁政等思想理念影响班固对历史人物的记录和评价;《汉书》将尧、舜、周文王、孔子列为上上等的圣人,这些人均是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的贤明君主,体现儒家“法先王”的理念;奉行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李斯被列为中下,昏庸无道、腐败亡国的夏桀和商纣王被列为下中、下下等的愚人,这些人的理念与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相违背, 通过历史批判弘扬儒家施仁义、行王道的政治主张;陈胜起义推翻暴政的秦王朝, 被列为中下,这与儒家提倡的“仁义忠孝”观念冲突,通过史书批判,弘扬忠君思想,鞭挞“乱臣贼子”。‎ 综上所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上升为社会主流思想,儒学深刻的影响着史书的修撰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意在考查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提出看法,是本题成功的关键。考生可以将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把握所含信息,‎ ‎ 可以评价“人分为等级”这一历史现象的渊源或影响(如九品中正制、官分九品),也可以综合提取材料中九等人的信息;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概括并说明材料中等级排列的标准、时代原因,也可以就材料中某类、某等、某个具体人物的等级排列的原因、合理与否等提出看法,并调动所学历史知识,予以说明。‎ ‎24.(2019·上海卷·33)2018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 材料一   材料二 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 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是因为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现象,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的信任度。‎ 问题:(10分)‎ ‎(1)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个与曹操有关的史实。(2分)‎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4分,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4分)‎ ‎【答案】(1)赤壁之战、屯田。‎ ‎(2)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证据,是二手材料;考古上还未找到直接可以确证曹操身份的资料。‎ ‎(3)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三国鼎立;中国史学的发展(拓展型课程)的内容。‎ ‎(1)基于历史事实的回答很简单。‎ ‎(2)了解获取材料的各种途径(如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及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3)中国史学的发展,史学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史德素质,二者缺一不可。‎ ‎25.(2017·天津卷·12)(16分)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分)‎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2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分)‎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分)‎ ‎【答案】(1)制度:郡国并行制度。‎ 原因:失礼仪,乱制度。‎ ‎(2)原因: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 不同: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3)史实:儒学成为正统。‎ 价值: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 评价: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充分。‎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有关知识 ‎(1)制度:由材料一中的“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 可知这是属于分封制,再结合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可知。第二小问:由材料 “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 可知是失礼仪,由“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可知是乱制度 ‎(2)第一问,提取材料信息归纳总结;第二问运用史学研究的知识进行说明。‎ ‎(3)第一问,刘贺墓出土的《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充分说明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史实;第二问,结合文物的史料价值,刘贺墓出土的这些文物对于解读材料一、二中关于刘贺被废的史实和分析应该是多了一些证据,所以其价值就是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第三问,根据材料三中“轻易判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根据历史研究孤证不立的原则,应该说客观地讲,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论据并不充分。‎ ‎26.(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5)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答案】(1)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3分)‎ 后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3分)‎ ‎(2)方便纪年;(2分)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3分)长期使用,影响深远;(2分)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问考生纪年方法的区别,材料所给信息足够学生作答。在汉武帝改革之前,纪年方法是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有皇帝的纪年,诸侯王亦有自己的纪年。改革之后, 则以皇帝颁布的年号纪年,在全国范围内通用,诸侯王国也不例外。‎ 第(2)问,要求考生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年号纪年相对于原有纪年法,首先是全国所有地方都通用,不再区分王国与汉郡,这是有利于提升皇帝权威,加强皇帝集权,并且维护国家统一的,这一点也是中国历朝历代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修改革册以及必修政治册的中国古代部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即在于此。其次,年号制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其纪年都相对要更准确, 不容易混淆,所以方便了纪年。第三,自从汉武帝创制了年号纪年,之后的历代王朝都 使用这一制度,前后延续了两千年,可见其影响之深远。第四,在第三条的基础上,年号纪年法还播到中国周边地区,是构成东亚文化圈的重要表征之一,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7.(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 ‎【答案】(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解析】本题考查司马相如和汉赋 ‎(1)根据“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得出其是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根据“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根据“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得出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从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等角度去概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