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0 KB
  • 2024-03-29 发布

2018-2019学年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6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物理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1 必修2曲线运动 选修3-4、3-5)‎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本大题共30分)‎ ‎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空间总能产生磁场,在磁场的周围空间总能产生电场 B.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 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 50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驾驶员立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已知行人还需 12s 才能通过斑马线,则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A. 1m/s2 B. 0.97 m/s2 C. 0.83 m/s2 D.0.69 m/s2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γ射线是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速运动的粒子流,它的穿透能力很差 C.铀235能自发的发生裂变反应,但因半衰期不变,所以秦山核电站的发电功率也是固定不变的 D.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有简单的正比关系,但不能说核反应中质量会转化成能量 ‎4.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列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 ‎5.如图,轻杆A端用光滑水平铰链装在竖直墙面上,B端用水平绳固定在墙C处并吊一重物P,在水平向右的力F缓缓拉起重物P的过程中杆AB所受压力变化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再变大 D.不变 ‎6.如图所示,三根轻绳分别系住质量为m1、m2、m3‎ 的物体,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系于O点,整体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B处于水平状态,则关于m1、m2、m3的比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1:m2:m3=2::1 ‎ B.m1:m2:m3=4::1‎ C.m1:m2:m3=1:2:3 ‎ D.m1:m2:m3=4:2:1‎ ‎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可看成质点)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沿水平方向抛出后,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 B.小球a、b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之比为1︰1‎ D.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 ‎8.已知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度为3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5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不可能渡过河 ‎ B.船能垂直到达对岸 ‎ C.船渡河航程最短时,船相对河岸的速度大小为4m/s D.船能到达对岸所需最短时间为6s ‎9.2017年的全运会的乒乓球比赛中,四川女队获得全国冠军,四川男队获得全国亚军,他们为四川人民争得了荣誉。假设运动员在训练中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跑动,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不计球拍和球之间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 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os C.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 ‎10.有一竖直转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转轴上的A点有一长为l的细绳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要使小球在随转轴匀速转动的同时又不离开光滑的水平面,则A点到水平面的高度h最小为 A. B.ω‎2g C. D.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4分,漏选2分,本大题共20分)‎ ‎11.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2.0 m/s ‎ 水平抛出一物体,并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为抛出点,若该星球半径为4 ‎000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0 m/s2‎ B.该星球的质量为2.4×‎‎1023 kg 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0 km/s D.若发射一颗该星球的同步卫星,则同步卫星的绕行速度一定大于‎4.0 km/s ‎12.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b光光子能量比a大 C.达到饱和光电流时,用a光照射光电管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多 D.光电管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器件,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13.下列选项中关于高中物理教材上插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 ‎ A.图1中弯曲的有机玻璃棒能导光说明有机玻璃的折射率大于周围空气 B.图2中电子表的液晶显示屏用到了偏振光 C.图3中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图4中的泊松亮斑纹是由于圆孔衍射现象造成 ‎1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A.减小A物块的质量 B.增大B物块的质量 C.增大倾角θ D.增大动摩擦因数μ ‎1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2.0 kg的物块A、B紧挨着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左侧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100 N/m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开始时,两物块压紧弹簧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B在水平外力F(图中未画出)作用下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与A分离,已知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 A.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大小为12 cm B.物块A、B分离时,所加外力F的大小为12 N C.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所用的时间为0.4 s D.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时,物块A的位移大小为0.04 m 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每次滑块都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滑块每次下滑时遮光板到光电门所在位置的距离L及相应遮光时间t的值。‎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则d = ____ __cm。 ‎ ‎(2)为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本实验还需要测出或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 __(填下列序号)。‎ A.滑块和遮光板的总质量m  B.斜面的倾角θ C.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3)实验中测出了多组L和t的值,若要通过线性图象来处理数据求μ值,则应作出的图象为_______ __;‎ A. 图象 B. 图象 D. 图象 C. 图象 ‎17.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滑块的质量M,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悬挂一质量为m=0.078kg的钩码,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让滑块沿长木板滑下,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取g=10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按上述方法做实验,是否要求钩码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_______(填“是”或“否”)‎ ‎(2)由纸带上数据求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a=________ _m/s2;‎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滑块质量M=_____ ____kg。‎ ‎18.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做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___(用图中的表示);‎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少误差,应选用宽度___ (选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3)某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本大题4题,19题6分,20、21题8分,22题10分)‎ ‎19.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为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20.如图甲所示为一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将一质量m=‎1 kg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释放,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 (2)前16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 ‎ ‎21.有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D点,水平面BC与倾角为θ=370的传送带AB平滑连接,转轮逆时针转动且传送带速度为v=1.8m/s,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8。DB距离为L1=48m,传送带AB长度为L2=5.15m。在t=0s时,将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0N作用在该物体上,4s后撤去该力。(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从D点到A点运动的总时间为多少?‎ ‎22. 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平板车,长L=2.0m,质量M=0.25kg.质量m=1.0kg的小物块以v0=10m/s的初速度放在平板车的左端,物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6,光滑半圆形固定轨道与光滑水平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1m,直径MON竖直,平板车的上表面和半圆形轨道最低点高度相同,开始时平板车的右端距半圆形轨道底端1.5m,平板车碰到半圆形轨道后立即停止运动,取g=10m/s2,求:‎ ‎(1)物块刚进入半圆形轨道时速度的大小;‎ ‎ (2)物块回落至平板车上时与平板车右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A D A C C D A AC BCD AB AB BD ‎16. (1) 0.225 (2)BC (3)B ‎17.(1)否 (2)3.9m/s2 (3) 0.20 ‎ ‎18. (1)或 (2)大 (3)偏小 ‎19.解析: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点反射.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γ.由折射定律有 sin i=nsin γ①‎ 由正弦定理有=②‎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的夹角为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 sin i=③‎ 式中L是入射光线与OC的距离,L=0.6R.‎ 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sin γ=④‎ 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n=≈1.43‎ 答案:(或1.43)‎ ‎20. (1)由分析可知物体在前2s内沿斜面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θ−F1−μmgcosθ=ma1‎ v1=a1t1‎ 代入数据得:v1=5m/s ‎(2)物体在前2s内发生的位移为x1,则:x1=a1t12=5m 当拉力为F2=4.5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μmgcosθ−mgsinθ=ma2‎ 代入数据得:a2=0.5m/s2;‎ 物体经过t2时间速度减为0,则:v1=a2t2‎ 得:t2=10s t2时间发生的位移为x2,则有:x2=a2t2=25m 由于 mgsinθ−μmgcosθv4,故物块从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设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 由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x=v3t,竖直方向: ‎ 代入数据解得:‎ 答案:(1) (2)‎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