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50 KB
- 2024-03-25 发布
石家庄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50道题,共60分,其中1至40题每题1分,41至50题每题2分)
1、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绿藻 ③发菜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玉米 ⑩青蛙
A. ①③⑤⑥⑦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⑤⑥⑦⑧ D. ①③⑤⑦⑧
2、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③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④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 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3、下列有关细胞成分和基本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中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直接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模板
B.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自由通过核孔
C.变形虫对食物的摄取与体内线粒体有关
D.水浴加热煮沸时,DNA中的氢键和蛋白质中的肽键都会断裂,导致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
4、细胞自噬指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自噬体包裹的损坏蛋白或细胞器被降解,物质得以循环利用。科学家大隅良典发现其基因控制机制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奖。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自噬等同于细胞凋亡 B. 降解蛋白质的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C. 自噬体是具有两层磷脂分子的细胞结构
D. 控制细胞自噬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
5、脂质是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与脂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中氧元素的含量相同
D.电镜下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中,暗层是指磷脂分子的“头”部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都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B. 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原因不一定是细胞分化
C.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
D. 蓝藻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7、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物质、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O、N、P是ATP、质粒、RNA共有的化学元素
B.蓝藻、酵母菌、水绵、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中都含有脱氧核糖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以及核糖体中均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8、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三种不同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示自由扩散,其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和载体有关
B. 图乙示协助扩散,加入呼吸抑制剂后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会发生改变
C. 图丙示主动运输,但是在细胞内液浓度低于细胞外液浓度运输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D. 甘油、CO2、水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9、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腺苷
B.②表示脱氧核糖
C.③断裂后释放的能能量最多
D.④是高能磷酸键
10、下列是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核酸一定含有C、H、O、N、P元素,磷脂和ATP也含有这些元素
B.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所以氧元素主要在R基中
C. 脂肪是储能物质,但在动物细胞中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之一
D. 糖类作为主要能源物质的原因是因为相同质量情况下含的能量最高
11、由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肠激酶与胰蛋白酶原的特定部位结合以发挥效应
B. 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个肽键
C. 图中环状结构形成的原因仅与二硫键直接相关
D. 用胰蛋白酶及等量的胃蛋白酶分别在37℃、pH=7的条件下处理同样大小的蛋白块时,前者消失的较快
12、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几种氨基酸: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解可得e个半胱氨酸 B.水解可得(d-16)/2个天门冬氨酸
C.水解可得z-15个赖氨酸 D.水解时消耗15个水分子
1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苏丹III可将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染成红色,苏丹IV将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D. 用于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14、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②具有流动性 ③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细胞膜内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⑤物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
15、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某些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A、B、C三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存在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
C. 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
D. 细胞间都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
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叶绿体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C.葡萄糖能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17、下列有关细胞器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间的脱水缩合只能发生在核糖体中
B.光合作用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C.高尔基体分泌泡中的蛋白质只能运送到细胞外
D.溶酶体只能吞噬细胞外的颗粒和细胞自身的碎渣
18、下列有关内质网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B.细胞膜和核膜通过内质网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C.经内质网加工的某些蛋白质被送到溶酶体等细胞内的目的地
D.人细胞中没有氧化酒精的酶
19、将某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A
67
20
微量
细胞器B
59
40
0
细胞器C
61
0
39
A.细胞器A是线粒体或叶绿体
B.细胞器B具有膜结构,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分泌和加工有关
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
2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B.绿色植物根尖细胞膜上有吸收镁离子的载体
C.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
21、下列物质或结构只存在于植物细胞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的是( )
A.糖原、淀粉 B.DNA、RNA
C.中心体、核糖体 D.细胞壁、大液泡
22、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因发现并阐明了细胞自噬机制的科学家。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形成的自噬体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如图),该研究发现饥饿处理能刺激细胞形成自噬体。自噬体对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也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饥饿的细胞比正常细胞的自噬体多
C.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生了自噬过程
D.自噬体能将它所包裹的细胞组分降解
23、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体内仅含有C、H、O、N四种元素
B.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SARS病毒能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SARS病毒能繁殖后代,所以它是生物
24、三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构筑了二维核糖体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当今医学上很多抗生素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病菌的核糖体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根据以上材料,推测下列有关核糖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治疗病菌感染所用的抗生素应该对人体的核糖体功能无抑制作用
B.可用抗生素抑制核糖体功能达到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目的
C.抗生素抑制了病菌核糖体的功能,病菌无法存活
D.抗生素可能是通过抑制核糖体的功能抑制了翻译过程
25、下列是动物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质网,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
B.②是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C.③是中心体,分裂前期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④是核糖体,是细胞中“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26、右图是将苔藓叶片置于加有红墨水的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形成的结果,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绿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绿色,②②红色 D.①红色,②红色
27、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和洋葱细胞都具有核膜
B.染色质储存着大量遗传信息
C.核膜、核仁在有丝分裂末期解体
D.蛋白质和D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28、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此结构模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
B.结构②是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分子
C.结构③是核膜,是单层膜结构
D.结构④是核孔,是核、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29、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如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30、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液泡的体积会随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如右图所示。图中①、②两处滴加的溶液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0.3g/mL.蔗糖溶液
C.0.3g/mL.蔗糖溶液、清水
D.0.3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
31、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 )
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只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32、下图中,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
33、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
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
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34、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
B.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
C.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D.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35、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
C.人的成熟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D.合成酶时,合成场所内有一定的水和ATP合成
36、将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与一定浓度的酶溶液混合后,在0~80℃℃的范围内,从0℃开始, 每隔3分钟升高5℃,同时测定混合液中剩余底物的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如右图。试问,如果将装置从80℃开始依次每隔3分钟递减5℃,测定剩余底物的量,绘制成曲线,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37、如图所示,abc与abd为不同类型的酶促反应实验曲线,有关曲线的判断错误的是( )
A.曲线abd,若X为时间,Y可表示某一化学反应产物的产量
B.若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则c点时酶结构中的肽键数与b点时相同
C.曲线abd,若X为底物浓度,Y可表示反应速率,d不再增加可能是受酶浓度的限制
D.曲线abe,若X轴为pH,则b点时酶的最适温度高于a点时的最适温度
3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酶性质的有关实验,该实验可以说明( )
A.淀粉是还原糖 B.高温使酶失活
C.酵母提取液中有淀粉酶 D.酵母提取液和睡液中酶的种类完全相同
39、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由1个腺嘌呤、3个磷酸基团组成
B.ATP的3个磷酸基团通过高能磷酸键相连接
C.吸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直接联系
D.细胞中的ATP易于生成,难于水解
40、图中曲线1、II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在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41、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B. 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 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 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42、下图为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和②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器内
B.过程①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过程②中的能量
43.右图所示为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为酵母菌有氧呼吸最弱点
B.AC段酵母菌可以产生酒精
C.AC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D.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44、生物体内葡萄糖部分分解过程的图解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B.过程③①中也能生成少量ATP
C.在消耗同等质量O2的情况下,人剧烈运动时比安静时4生成的CO2要多
D.在酵母菌细胞中能够进行的过程有①②③④
45、甲、乙两个三角瓶中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乙加入由等量酵母菌研磨过滤后获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一段时间后,甲乙均观察到酒精和和CO2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种类相同
B.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
C.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
D.实验结果支持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
46、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B.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慢
C.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慢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D.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47、右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途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
B.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C.[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D.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48、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是( )
49、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50、用右图装置进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作错误的是( )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二、填空(共40分)
51、(16)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培育出了抗虫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抗虫基因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合成两种。在利用PCR技术扩增抗虫基因时,Tag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得抗虫基因后,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时需要________酶把抗虫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
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具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把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需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将已经成功接收基因表达载体的棉花体细胞培育成一个新的植株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西北的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很小,只适宜种植少数的草本植物,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转基因的抗虫棉,结果造成减产。这个案例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52(16)、临床上某些疾病的治疗需要器官移植,但是有普遍存在供体器官不足或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供了很多设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排斥主要是由________细胞引起的,临床上通常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来抑制该细胞的增殖,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2)从新生儿脐带血分离出部分细胞保存,需要器官移植的时候进行自体移植,在这些细胞培养液中需加入________因子,才能培育出需要的器官但是这些细胞不同于ES细胞,因为ES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________细胞,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利用核移植技术获得器官:哺乳动物核移植分为_____________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两种类型,后一种方式可以取病人的体细胞,注入处于________ (时期)的_____________细胞中,通过电刺激的方法促使融合,进一步诱导其发育成特定器官。
(4)利用基因工程提供供体,科学家正试图利用用基因工程对小型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在改造中导入抑制抗原表达的基因。如果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人工合成获取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后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再进一步培育成所需的转基因猪。
53 (8分)下面是利用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白蛋白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要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使用________扩增白蛋白基因,该重组表达载体导入的受精卵性染色体组成应为________
(2)如果需要通过①采集到更多的卵子,常用的激素是________;通过②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3)在体外培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_ (气体)以维持________
(4)为使⑤能成功进行,需要对奶山羊C进行________处理,使之与供体的生理状况保持一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CDB 6-10 BDDDA 11-15 DDCCD 16-20 CADCC 21-25 DDDBB 26-30BBCCC 31-35 DADDB 36-405 BDCBD 41-45BBCAD 46-50DBACB
二、填空题
51、(每空二分)(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1分)、PCR扩增(1分) 保证在高温条件下从引物起始进行DNA子链倒的合(2)DNA连接 标记基因
(3)农杆菌转化法、抗虫的接种、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4)协调与平衡
52、(每空二分)答案:(1)T (2)(分化)诱导、原始性腺 (3)胚胎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去核卵母(4)化学 显微注射
53、答案:(1)PCR、XX(2分) (2)促性腺激素、获能 (3)CO2、培养液的pH (4)同期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