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00 KB
- 2024-03-25 发布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S-32 Fe-56 Cu-64 Zn-65 Br—80 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盐水 B. 石油 C. 纯碱 D. 石灰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各物质的俗名与主要成分,比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解答。
【详解】A.食盐水是食盐NaCl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由两种物质构成,属于混合物,故A项错误;
B.石油是多种烃混合在一块形成的复杂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项错误;
C.纯碱是Na2CO3的俗名,只由一种物质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项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其他成分有SiO2、Al2O3等,由多种物质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纯净物的概念,解答题目时,能准确分析出构成物质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属于混合物,这一点学生易错,要引起重视。
2.仪器名称为“烧瓶”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为烧瓶,故A正确; B.为量筒,故B错误;C.为容量瓶,故C错误;D.为分液漏斗,故D错误;故选A。
3.下列物质在常温下能导电的是
A. 氯化钠晶体 B. 酒精 C. 硫酸 D. 石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导电与否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者电子。
【详解】A.氯化钠晶体中有离子,但是在晶体条件下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B.酒精是非电解质,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C.硫酸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才能电离,无水硫酸中只有分子的形式,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D.石墨属于碳单质,存在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
答案选D。
4.下列有水参加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A. CaH2 + 2H2O=Ca(OH)2 + 2H2↑ B. 2F2+2H2O=4HF+O2
C. Mg3N2 + 6H2O=3Mg(OH)2↓+ 2NH3↑ D. 2Na2O2 + 2H2O=4NaOH + O2↑
【答案】D
【解析】
A、 CaH2 中氢由-1价升至0价, 2H2O中氢由+1价降为0,水作氧化剂,故A错误;B、水中氧元素由-2价升高为0价,水只作还原剂,故B错误;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D。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 CH3COOH B. CH3COONa C. CH3CH2OH D. NH4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判断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先分析物质是酸、碱还是盐,若为盐,再具体考虑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据此来分析作答。
【详解】A. CH3COOH属于酸,溶于水电离出H+,水溶液显酸性,故A项错误;
B. 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发生水解,CH3COO-+H2OCH3COOH+OH-,
水解出OH-,溶液显碱性,故B项正确;
C. CH3CH2OH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不能电离,水溶液显中性,故C项错误;
D. 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水解出H+,溶液显酸性,故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溶液酸碱性判断方法一,是根据H+与OH-浓度大小定量判断:
当c(H+)>c(OH-)时,溶液呈酸性;
当c(H+)=c(OH-)时,溶液呈中性;
当c(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a kJ
B. 向体系中加入X(g)时,正、逆反应速率一定都增大
C. 当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时,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 若Y与Z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若生成3molZ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故A项错误;
B.如果是恒压容器中加入X,则容器体积扩大,Y和Z的浓度降低,则逆反应速率会降低,故B项错误;
C.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压强一直不变,所以当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时,无法证明此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
D. Y与Z的物质的量之比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因此当比值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有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常考题型,通常有直接判断法和间接判断法两大类。
一、直接判断法:
①ν(正)=ν(逆)0,即正反应速率 = 逆反应速率
注意反应速率的方向必须有正逆之分,每个物质都可以表示出参与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其速率之比应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这一点学生做题容易出错。
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包括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百分含量不变。
二、间接判断法
①对于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是平衡的标志,而对于气体体积前后不改变的反应,压强不能做标志。
②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③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有非气体物质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④有颜色的物质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是平衡标志。
⑤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达到平衡。
24.向a L 1mol·L-1的Na2CO3的溶液中缓慢地滴加b L 1mol·L-1的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四条线与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是:X:Na+;Y:CO32-;Z:HCO3-;W:Cl-
B. 当a<b<2a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 H+= CO2↑+ H2O
C. 当2a=3b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 H+ = HCO3-
D. 当<b<2a时,溶液中HCO3-与CO3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4a-b)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向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则先后发生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则钠离子数目不发生变化,氯离子的数目在增加,碳酸根离子的数目一直在减少,直到为0,碳酸氢根离子的数目先增大后减小,直到为0,然后结合图象和离子方程式分析判断。
【详解】A.因向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则先后发生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则钠离子的数目不变,即图中X为Na+离子,碳酸根离子在减少,直至为0,即图中Y为CO32−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先增大后减小,直至为0,即图中Z为HCO3−离子,氯离子先为0,随盐酸的加入氯离子的数目在增多,即图中W为Cl−离子,故A正确;
B.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