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4-03-20 发布
单元排查强化练(五)
A组 易混易错再排查
1.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
(2015·浙江卷,31③)
提示:×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2.货车司机任某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2014·江苏单科,11D)
提示:× 是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3.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
(2013·安徽卷,5②)
提示:× 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
4.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2013·江苏单科,14C)
提示:× 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
5.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2013·天津卷,9④)
提示:×
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
6.居民自治提升了政府直接管理社区的能力。( )
(2013·上海单科,3③)
提示:× 我国实行社区自治,政府并不直接管理社区。
7.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
(2015·安徽卷,4①)
提示:× “人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是错误的,民主具有阶级性,它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在我国民主属于广大人民,而不包括敌对分子在内。
8.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
(2012·山东卷,21C)
提示:× “公民”应为“人民”。
9.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
(2012·山东卷,20④)
提示:×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
10.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 )
(2013·广东卷,30C)
提示:× 法律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
11.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2013·浙江卷,32④)
提示:× 基本政治权利由宪法规定,不能说“不断扩大”。
12.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表明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2013·浙江卷,32④)
提示:× 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不属于基本政治权利。
13.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
(2013·江苏卷,14A)
提示:×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14.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
(2014·新课标Ⅱ卷,16①)
提示:× 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有利于基层民主发展,但不是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B组 高频考点再强化
1.(2018·湖北襄阳联考)2018年9月1日是我国《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15周年。国家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赢官司。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
保障公民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③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 ④人民群众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法律援助制度有利于尊重保障人权,有利于实现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①③当选;②④与材料中心不符,都不选。
答案:C
2.自媒体时代,人们动动手指,翻看一下手机中的微信、微博、朋友圈便可获取信息。正因为如此,很多谣言也会通过自媒体呈裂变式、爆炸性传播,危害极大。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告诉我们( )
①公民不能以享有权利为由放弃履行义务 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无条件的政治自由 ③应该对公民的政治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时,不能扰乱社会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很多谣言也会通过自媒体呈裂变式、爆炸性传播,危害极大,启示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故①②选;③“限制”表述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监督权,故④不选。
答案:A
3.(2018·北京海淀模拟)
某校高一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小李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关于居民参与政治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他首先对本小区的几位居民进行了采访,采访的结果如下表:
甲:在去年居委会主任的换届选举中参与了投票
乙:就私家车占道影响出行问题通过热线向本地人大代表反映
丙:参与居委会组织的社区内垃圾如何存放及有效处理的居民大讨论
丁:曾作为消费者代表参加燃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由此,可以得出( )
①甲行使了选举权,选举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 ②乙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③丙参与了民主管理 ④丁参与了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主要方面,①中的选举权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甲选举的居委会主任与其不符合;②乙向人大代表反映相关问题,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进行民主监督;③居委会组织相关事宜讨论属于民主管理;④听证会是典型的民主决策的方式。
答案:D
4.某市区为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构建,特聘一些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和社会能人担任区、街镇、社区三级的综合治理委员,建立“
三级联动”机制,以保障特聘委员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出谋划策。特聘委员模式( )
①代行了政府职能,推进社区基层民主 ②有助于政府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型 ③创新了社会组织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 ④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特聘委员只是为政府出谋划策,并不代行政府职能,排除①。政府具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二者缺一不可,②说法错误。特聘委员模式的建立,可以让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政府治理活动,有助于政府强化服务职能,加快职能转变,故③正确。为政府出谋划策,是公民通过民主决策参与政治生活,通过社区管理,可见民主管理,故④正确。
答案:D
5.近年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公共事务、社会管理、慈善事业等都不再是政府部门的专利,处处呈现着越来越多公众参与的身影,发源于公民个体的参与热情,把命运共同体意识写入每个人心中。“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公民民主政治实践,推动国家发展
B.政府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C.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D.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发展
解析: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强调说明公民民主政治实践,推动国家发展,故A入选。B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政府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故排除。C观点中公民无权直接管理国家,故排除。D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政府广纳民意,故排除。
答案:A
6.为提升村委会的组织管理能力,浙江省加强村干部绩效考核,让村干部依次述职述廉,并进行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确定等次,以此作为表彰奖励、绩效、任用的依据。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进一步强化了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④有利于加强我国基层政权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村民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②错误。村委会不是政权机关,④错误。
答案:B
7.北京市某社区不少住户大院里杂物到处乱放,极易引发火灾。为此,社区采取公开讨论的办法,提出“你周围的消防隐患有哪些”等问题让居民思考回答,大家感受到消防安全的重要,主动清理了自家院子。下列选项对这一做法及其意义的概括正确的是( )
A.协商民主——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B.民主监督——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
C.民主管理——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D.民主决策——激发公民主人翁精神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属民主管理,故答案为C,A、B、D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C
8.北京“朝阳群众”因举报多位艺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广为人知,以“朝阳群众”为代表的群众志愿者队伍正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这说明我国公民( )
A.行使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B.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基层自治
C.有序有效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D.依法行使监督权,促进社会和谐
解析:A错误,我国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B错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的是民主决策;监督权的对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故D应排除。
答案:C
9.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作为选民参加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行使选举县人大代表权利 ②
对小区内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公民自觉参与了民主决策 ③找人大代表反映社区缺少健身场地问题——主动参与了基层民主管理 ④参加某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②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管理;③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
答案:D
10.某市一所高中的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A组:研究的课题是如何解决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他们通过访问交通专家、发放调查问卷、观察交通状况、查看大街小巷,写出了解决本市交通问题的建议方案并交给了市主管领导。
B组:研究的课题是本市海洋生物。他们在深入周边海域了解情况时,发现有一片海滩出现了严重污染,气味熏人。通过调查他们发现这是一个企业乱排污染物所致,他们随即将此事报到市环保局,得到了及时处理。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请结合材料,分别指出A组和B组的同学采取的民主方式的具体意义并对A组和B组同学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评价。
解析:
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可知,A组同学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组同学按照信访制度参与民主监督,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这些民主方式的具体意义即可。第(2)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组和B组同学都具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然后再结合教材知识分析A组和B组同学的行为,分析他们这样做的作用。
答案:(1)A组同学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为政府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利于政府在交通方面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B组同学按照信访制度,行使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督权,有利于政府改进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
(2)A组和B组同学的行为,体现了他们具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具有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正确地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采取正确的方式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在推动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改进国家机关工作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说明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农民参与政治生活情况调查表
是
否
是否参加了本届村委会选举
67.5%
32.5%
是否反映过村民自治中的问题
49.5%
50.5%
是否参加过村民会议,并发表过意见
15.6%
84.4%
是否向乡人大代表反映过情况
12.6%
87.4%
是否向县人大代表反映过情况
8.1%
91.9%
9.6%
90.4%
是否联合其他村民采取共同协商的方法解决过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
材料中该地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状况如何?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必要性。
答案:(1)该地农民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但是总体上政治参与水平还比较低。
(2)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村民自治,以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