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50 KB
- 2024-03-18 发布
2020
届高考
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篇
高频考点:
1
、物理和生物学的发展
2
、信息技术的发展
3
、文学与美术
3
、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发展
知识梳理:
基础巩固:
1
、经典力学
(
1
)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
2
)代表:
①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1687
年,牛顿出版了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2
、相对论:
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它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
、量子论:
(
1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
2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量子力学建上起来。
(
3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
20
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生物学的发展
1
、细胞学说:
18
世纪下半期到
19
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
、拉马克: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他旨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3
、进化论:
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
《
物种起源
》
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认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信息技术的发展
1
、发展:
(
1
)
1946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
2
)
1969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
3
)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
、意义: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初步发展(
19
世纪末)
(
1
)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3
、短暂的春天
(
1
)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2
)表现: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
3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4
、曲折的发展
(
1
)“黄金时代”:
1927
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27
~
1936
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2
)抗战时期日益萎缩: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
3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打击,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
漫
主
义
背景
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
特点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在创造风格上,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伏。
代
表
国别
作者
代表作品
或特点
法国
雨果
《
巴黎圣母院
》
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英国
雪莱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德意志
海涅
长诗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
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1
、文学的繁荣
现
实
主
义
背景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代
表
国别
作者
代表作品或特点
法
国
巴尔扎克
《
人间喜剧
》
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
狄更斯
《
大卫
·
科波菲尔
》
俄国
普希金
《
叶甫盖尼
·
奥涅金
》
列夫
·
托尔斯泰
《
安娜
·
卡列尼娜
》
丹麦
安徒生
作品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挪威
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
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美国
马克
·
吐温
作品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二十
世
纪
的
世
界
文
学
现实主义
英国萧伯纳的
《
苹果车
》
法国罗曼
·
罗兰的
《
约翰
·
克里斯朵夫
》
现代主义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特点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代表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
《
老人与海
》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
《
等待戈多
》
苏联文学
高尔基的小说
《
母亲
》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亚非拉文学
特征
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代表
印度的泰戈尔
中国的鲁迅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尼日利亚的索卡因
2
、美术的辉煌
新古典主义
特点
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代表
法国画家大卫的
《
马拉之死
》《
拿破仑加冕
》
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
《
泉
》
浪漫主义
特点
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代表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
《
自由引导人民
》
现实主义
特点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代表
法国米勒的
《
播种者
》《
拾穗者
》
俄国的列宾的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
印象画派
特点
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代表
法国画家莫奈的
《
日出
·
印象
》
;荷兰凡高的
《
向日葵
》
法国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现代主义
特点
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 “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代表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
《
格尔尼卡
》
3
、音乐的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
特点
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代表
德意志贝多芬的交响乐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奥地利的“圆舞曲之王”约翰
·
施特劳斯的
《
蓝色的多瑙河
》
歌剧
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
《
茶花女
》
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
《
卡门
》
民族乐派
19
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兴起。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
《
天鹅湖
》
等。
现代主义音乐
特点
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代表
起源于
19
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通俗
音乐
代表
摇滚、蓝调和爵士
主流
20
世纪
50
年代初,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出现
《
围着时钟摇吧
》《
时代在改变
》
等作品。
披头士乐队
4
、影视艺术的发展
电
影
诞生
1895
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
发展
“默片”:美国格里菲斯的
《
一个国家的诞生
》
;苏联电影
《
波将金号战舰
》
等。
有声片
1927
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彩色电影
1935
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
浮华世家
》
拍摄成功。
宽银幕、
立体声
二次战后,电影技术日新月异
电
视
诞生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发展
1929
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30
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40
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特点
内容丰富,覆盖广泛
影响
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专题要旨
●牛顿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对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
●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
●
19
世纪早期,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是艺术家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的思想表露。
●
19
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兴起。
●
20
世纪的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
●
19
世纪欧洲兴起的各种音乐流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增强的民族性。
●
20
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它日益通俗化大众化,轻松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考点模拟
:
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太阳中心说的创立,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动摇了中世纪天文学的基础,猛烈震撼了科学界,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故选
B
。
A
项错误,哥白尼并未否定教会和上帝的存在;
C
项错误,实际上教会的天文观正是地球中心说;
D
项错误,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正确的科学的观念。
1
、哥白尼的
《
天体运行论
》
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是因为书中提出的太阳中心说
( )
A
、否定了
《
圣经
》
和上帝
B
、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
、确立了人类新的正确的宇宙观
B
2
、近代以来
,
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
,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
……
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
,
近代物理学
( )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发展和综合,
B
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更多的来自于工人的生产实践,
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运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C
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和综合,没有涉及科学实验的作用,
D
不正确。
B
3
、有学者认为
,
应该把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人人的社会生活中来
,
应该提倡个人和国家的竞争
(
包括终极的毁灭战争
),
从而淘汰失败者和一些“不适合再生存下去”的人
,
从而达到净化人类基因
,
优化人种的效果。该学者的观点说明
( )
A.
进化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B.
社会进步是激烈竞争的结果
C.
科技进步与否有赖于合理解释
D.
不应把进化论引入社会竞争
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材料中“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达到净化人类基因
,
优化人种的效果”说明进化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
故
A
项正确
;
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进步是激烈竞争的结果”
,
故
B
项错误
;
科技进步不是材料中体现的主旨
,
故
C
项错误
;
不应把进化论引入社会竞争与材料中主旨相反
,
故
D
项错误。
A
4
、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出现了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灰领工人”“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新经济的出现
B.
社会阶层的分化
C.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D.
现代科技的发展
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美国出现了“灰领工人”“白领工人”
,
而未体现出社会阶层分化,故
B
项错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是“灰领工人”“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依所学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及第三产业的兴起
,
新中间阶层出现,故
D
项正确。
D
5
、法国作家雨果于
1862
年完成的
《
悲惨世界
》.
展示了一幅自
1793
年法国 大革命至
1832
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小说歌颂了善和光明饱含作者对人类苦难的关心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这部著作体现的艺术风格是
( )
A.
表达个人强烈情感的浪漫主义
B.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C.
注重批判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
D.
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现代主义
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依据“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和“歌 颂了善和光明
.
饱含作者对人类苦难的关心和对未来坚 定的信念”可知
.B
项正确。
《
悲惨世界
》
的写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而表达的主题是现实主义的,多数人认为这是 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完美作品。
B
6
、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
:
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
,
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
,
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
( )
A.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
B.
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
C.
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
D.
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
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艺术特点
,“
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说明该画家不主张写实
,
其创作题材不取自现实
,
故
A
、
B
项错误
;
不依赖于现实
,
说明该画家不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
,
突破陈规
,
充分表现自我
,
故
C
项错误
,D
项正确。
D
7
、
1956
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
《
伤心旅馆
》
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它切合美国民众的心理诉求是
( )
A
.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
B
.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
C
.老兵对二战的感伤
D
.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
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二战后的流行音乐有摇滚乐、蓝调和爵士
,
摇滚乐成为主流的原因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
,
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
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
同时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易于被青少年接受。此时的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所以
A
项错误。
D
8
、
20
世纪
20
年代
,
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
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
,
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 : 1;
而在北京和天津
,
这一比例高达
5 : 1
甚至
6: 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
,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
A.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
.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在题干中均没有体现,故
A
,
B
,
D
项与材料不符。由题干中“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
5 : 1
甚至
6 : 1
”可知,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阻碍了中国电影的放映和流通,故
C
项正确。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