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4-02-24 发布
学案29 植 物 的 激 素 调 节
课前探究案
【预习目标】
1.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分析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3.比较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课本必看】
1.(P46)图3-1达尔文设计的实验及结论?
2.(P47)图3-2詹森设计的实验及结论?图3-3拜尔设计的实验及结论?图3-4温特设计的实验及结论?
3.(P48)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明确植物激素的概念。
4.(P48)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5.(P49)技能训练,设计实验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6.(P50)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7.(P54)比较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和主要作用,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课本必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分析
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1)现象(生长情况):
① ②
③ ④
(2)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 照射使胚芽鞘的
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 比 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实验
(1)现象:① ②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
的刺激可以
3、1914年,拜尔实验
(1)现象:① ②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
的刺激在其下部 造成的。
4、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生长素运输)
(1)现象: ① ②
(2)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 。温特把它命名为 。
5、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 人尿 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得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直到1946年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就是IAA。别处还有苯乙酸、吲哚丁酸等物质也具有生长素效应。
思考:关于向光性实验的总结——三部位(判断生长情况的依据)
产生生长素部位 感光部位 作用部位(弯曲部位)
横向运输部位 产生生长素是否需要光照
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 。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不
同
点
产生部位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
由专门的内分泌腺分泌
如甲状腺,胰岛,性腺等
作用部位
不作用于特定器官
分泌进入血液并随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同点
①由自身产生;②特点:种类多、微量、高效;③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化学本质: ,组成元素:
2、产生部位: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
3、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 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4、运输方向:
(1)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 运输到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思考:运输时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2)非极性运输:在 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即横向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单侧光
1、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
解释——向光性
原因:单侧光照射, 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 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 ,从而造成 。
2、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 ,也能 ;既能 ,也能 ;既能 ,也能 ;
思考:参考课本50页问题探讨图(分析根、芽、茎的曲线)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 、 。
3、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1)根的向地性
形成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 于背地侧,近地侧生长素起 生长的作用,而背地侧生长素起 的作用,因此 生长快而向地生长慢。
(2)顶端优势:
①概念: 优先生长而 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发育受到 。
③应用:棉花打顶摘心等
四、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如:2,4—D 等
1、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①果实发育时生长素的
②应用——无子番茄的培育
处理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
③区分: 无子蕃茄:培育原理—— ,无子原因是
无子西瓜:培育原理—— ,无子原因是 。
思考:无子蕃茄和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能否遗传? 。
(3)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4)做除草剂(杀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判断:①
②
五、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几种重要植物激素的归纳比较]
激素
合成部位
分布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
生长素
嫩芽、嫩叶、发育着的种子
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促进生长、促进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①除草剂②浸泡插枝促进生根③无子果实培育④棉株保蕾保铃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 ,解除休眠
①促进矮生性植物茎杆伸长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
根尖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分化、防止叶
衰老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
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
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乙烯
各部位均可产生,成熟果更多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成熟的果实含量多
促进果实
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使果实提早成熟
3、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例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 合成的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 的化学物质。
2、(1)用 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 溶液处理芦苇,就可以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3)用 处理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大量的a——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啤酒生产的成本。
[点拨](1)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体积长大,进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则通过促进细胞数目增多,进而促进生长。
(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3)生长素是促进果实发育,而乙烯则是促进果实成熟。
(4)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则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预习自测】
1、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4、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学案29 植 物 的 激 素 调 节
课内探究案
【学习目标】
1、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相关实验现象及结论
2、理解生长素的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3、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实践应用
【考点探究】
探究一: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
【例题1】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④⑤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 )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例题2】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如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思维拓展】
1、【例题1】中判断胚芽鞘能否生长,关键看 , 判断胚芽鞘生长是否弯曲,关键看
。
2、若将【例题2】题干中“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改为“固定光源,暗室和幼苗随支架缓慢匀速转动几天”, 幼苗怎样生长?
3、若将【例题2】题干中“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改为“固定暗室和光源,设法让幼苗随支架缓慢匀速转动”,幼苗怎样生长?
【归纳点拨】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遮盖类
①
②
暗箱类
①
②
插入类
① ②
③ ④
移植类
① ②
③④中IAA的含量a b+c,b c
旋转类
① ②
③ ④
横置类
①中IAA含量比较:a b,c d(填“<”或“>”或“=”),都促进生长
②中IAA含量比较:a b,c d(填“<”或“>”或“=”),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
梯度类
得出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
2、方法总结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
(3)感光部位—— (4)单侧光的作用——
(5)弯曲原因—— (6)生长素的作用——
3、匀速旋转类试题解题技巧
(1)旋转器水平旋转:旋转产生的向心力与地心引力同时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分布,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度高,根将向着受到的离心力和地心引力的合力方向生长。
(2)旋转器垂直旋转:可抵消地心引力引起的植物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效应,而使生长素在向地侧与背地侧均匀分布,植物水平生长
【变式训练1】依据图示,下列关于生长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处理只有甲B.图1中乙丙都
不弯曲,其原理相同
C.图2中丁向左弯曲,戊向右弯曲
D.丁、戊都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探究二:、生长素的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例题3】如图胚芽鞘Y的弯曲情况将是( )
A.向左 B.向右 C.向下 D.不弯曲
【例题4】对下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图一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左多右少
B.图二中生长素含量D>C, B>A
C.图三小麦幼苗的茎向圆心方向生长,根向圆心相反方向生长
D.图一、二结构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而图三未发生。
思维拓展:
1、 若用图一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应设置怎样的对照实验?
2、 图二和图三是否发生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根的基部和根尖哪是形态学上端?
3、 横向运输发生的部位?
归纳提升: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三种
1、 极性运输
极性运输由 决定,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只要植物生活就进行,并且永远从形态学的 端运往形态学的 端;跨膜方式为 运输。
2、 非极性运输
成熟叶子合成的生长素可以通过 进行非极性的运输;跨膜方式为被动运输。
3、 横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受外界环境刺激发生的。
如上题中图一:单侧光照射 生长素会在 发生由 侧向 侧的运输。
上题中图二:重力影响 生长素会在 发生由 侧向 侧的运输。
上题中图三:离心力影响 生长素会在 发生由 侧向 侧的运输。
【变式训练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箭头表示单侧光)(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思考⑧中a、b、c三点的浓度大小关系
【变式训练3】如图取正在萌发的植物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 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
A.↘ B.→ C.↙ D.↓
探究三:、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实践应用
【例题5】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
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
线的E点以后区域
【思维拓展】
1、【例题5】曲线中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在AC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促进作用 ;而CE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促进作用 。
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
【归纳点拨】
1.根、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解读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 。(促进效果不同或抑制效果不同)。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敏感性大小: > > ),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 效果,而且A、B、C三点代表 点。
(4)“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高与低是相对而言的。
(5)不要将AA′、BB′、CC′段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仍体现生长素的 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6)A′、B′、C′点效果 。
(7)实践应用
浓度
生理作用
实践应用
低浓度(适宜)
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发芽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子果实;③防止落果
高浓度
顶端优势;抑制植物生长;抑制植物发芽
①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②田间除草;③根的向地性生长
提醒 不要将AA′、BB′、CC′段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仍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2.植物茎的背地性与根的向地性产生的机制
如图所示,A、B为 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
的 运输。
地心引力→ 分布不均匀→ 浓度高
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的负向重力性, 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的向重力性
思考:向地性和背地性能够体现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
【变式训练4】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探究四:其他植物激素
【例题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特别提醒 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以及不同的生理过程,各种激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主次之分,如:
(1)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的作用。
(2)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变式训练5】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当堂检测】
1、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缺氧会严重地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2、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所示。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 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和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中的A端,不可能在图甲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B.处理图乙中的A端,能在图乙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C.处理图乙中的B端,能在图乙中的A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D.处理图甲中的B端,能在图甲中的A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学案29 植 物 的 激 素 调 节
课后拓展案
(A层)
1、图3-5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
A. M长得比N快 B.N长得比M快
A. 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图3-5 图3-6
2、图3-6中胚芽鞘Y的弯曲情况将是( )
A.向左 B.向右 C.向下 D.不弯曲
3、如右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l: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
A、小于2m B大于1m,小于2m
C、大于2m D.无法确定
4、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照组(未做处理)
经2,4—D处理
平均结果率(%)
0.16
0.73
0.92
0.91
0.72
平均株产量(Kg)
186
247
277
273
243
平均单果量(Kg)
27
100
100
100
100
2,4—D浓度(ppm)
1000
850
720
630
A、 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 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 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实情况影响不同
D、 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授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过授粉的,
5、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顺利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从实验结果图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 )
A、3 mg/mL B、6 mg/mL C、 9 mg/mL D、4.5 mg/mL
6、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 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7、下列各组激素中,其生理作用都是促讲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是( )
A、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和高浓度的生长素
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D、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
8、下列各组激素中,与棉花落花、落叶无关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 D、赤霉素和乙烯
9、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 )
A、 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其加快生根
B、 处理青色的香蕉,使其加速变为黄色
C、 处理去掉雌蕾的番茄花蕾,获得无子果实
D、 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10 [2013·安徽理综]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11.[2013·天津理综]下图为生长素( 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12. [2013·广东理综]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13.. [2013·福建理综]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 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14.. [2013·浙江理综]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15.. [2013·海南单科]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16.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Ⅱ]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17、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得知:脱落酸可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并提高核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核酸的降解,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1)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来证明。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___________,在乙组叶片相同位置涂上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时间比乙组长。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29 植物的激素调节答案
课前探究案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1)① 向光弯曲生长 ②不弯曲、不生长 ③直立生长 ④ 向光弯曲生长
(2)单侧光 尖端 背光侧 向光侧
2.1910年,詹森实验
(1)现象:①不弯曲、不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
(2)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4年,拜尔实验
(1)现象:向右弯曲生长 向左弯曲生长
(2)结论:分布不均匀
4.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生长素运输)
(1)现象: ①向右弯曲生长 ②不生长
(2)结论:化学物质 生长素
思考:尖端 尖端 尖端下面一段 尖端 否
5.
6.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吲哚乙酸 C、H、O、N
4、运输方向:(1)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思考:主动运输 (2)成熟组织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解释——向光性
原因:背光 向光 不均匀 向光弯曲
2、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促进发芽 抑制发芽 防止落花落果 疏花疏果
思考:根 芽 茎
3、(1)高 抑制 促进 背地侧 (2)①顶芽 侧芽 ②抑制
四、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应用:(2)①种子 ③区分: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
没有受精无法形成种子
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
思考:无子蕃茄不能 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能遗传
(4)判断:①双子叶植物杂草 ②单子叶植物
2、伸长 、 成熟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1)乙烯利 (2)赤霉素(3) 赤霉素
【预习自测】
1. B
2. D 解析 :无子番茄的获得需要在番茄自然授粉前就进行,故A错;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始终进行,不因外因改变而变,故B错误;向光性是茎的体现,生长素对茎的向光侧和背光侧都起促进作用,而两重性强调“低促高抑”,故C错误;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故D正确。
3. D
4. A
课内探究案
考点一、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
【例题1】A 解析:本题是有关植物向光性的分析。B,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③和不进行单侧光照射进行对照;C,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③和④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应是③⑤。
【例题2】B
【思维拓展】
1、是否有尖端 是否有单侧光刺激
2、提示:根水平生长,茎向暗室孔弯曲生长。
3、提示:根水平生长,茎水平生长。
【归纳点拨】
1、遮盖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 暗箱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
插入类①向右侧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弯曲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
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弯曲生长 ③ = 〉 版版旋转类后
旋转类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 ③向小孔弯曲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
横置类①= = ②< <
2、(1)胚芽鞘的尖端
(2)尖端下面一段
(3)胚芽鞘尖端
(4)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变式训练1】A
考点二、生长素的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例题3】D
【例题4】D
思维拓展:
1.把尖端用云母片隔开
2.是 根尖
3.尖端
[归纳提升]
1.遗传物质 上 下 主动
2.韧皮部 3.尖端 向光 背光 根茎 背地 近地 根尖茎尖 向心 离心
【变式训练2】D 解析:①a、b浓度相同,故直立生长;②向右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右弯曲生长;
⑥不生长也不弯曲;⑦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直立生长;⑧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
思考b > c > a
【变式训练3】A
考点三、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实践应用
【例题5】A
【思维拓展】
1、g 增强 减弱
2、大于f小于2f
【归纳点拨】
1.根、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解读
(1)不同
(2)根>芽>茎
(3)促进 最佳促进效果
(5)促进作用
(6)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植物茎的背地性与根的向地性产生的机制
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 生长素 近地侧 茎 根
思考:根的向地性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
【变式训练4】C
探究四:其他植物激素
【例题6】D 解析:由图可知,喷施赤霉素和2,4-D各自单独使用都能有效的减少留树保鲜过程的落果,且能够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而二者共同使用时落果率反而低,也就表明二者与脱落酸在对落果的调控中的作用应该是拮抗的。故选D。
【变式训练5】C 解析:通过图可以观察到在种子的发育期,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共同起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在发育后期脱落酸起主要作用。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期,先是赤霉素起主要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而后是生长素起作用;从而可以看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体,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当堂检测】
1. C
2. B
3. C 解析;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题甲图中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乙图中B端为形态学上端,A端为形态学下端。甲图中处理A端可在B端探测到14C,处理B端不能在A端探测到14C;乙图中处理A端不能在B端探测到14C,处理B端能在A端探测到14C。
课后拓展学案
1、A
2、D
3、A 解析:据题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 m和2 m时,促进生长作用相同。当浓度在2 m以下时,浓度为X的促进作用大于浓度为X/2时的促进作用,因此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小于2 m时,生长比向光一侧快,体现向光性。
4、B
5、D
6、C
7、C
8、B
9、B 解析:使青色生香蕉加速变为黄色,是促进果实成熟,属于乙烯的作用,故应选B。
10. B 温特两个实验中的胚芽鞘是否生长,取决于琼脂块上是否放置过胚芽鞘尖端。该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再通过琼脂块进入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促进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和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11. C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根据图解可知,适宜浓度的IAA可以促进GA1的合成,因此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的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导致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部,影响GA1的合成,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植株内不能合成GA1,因此该植株不能恢复正常植株的高度;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茎内GA1含量增加,该豌豆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12. D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的基本知识。由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主根长度小于正常植株主根长度”可推知去顶芽没有促进主根生长,A项错误;根据题图,不能断定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B项错误;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属于极性运输,C项错误;由题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主根长度与正常植株无显著性差异”可推知外源生长素与顶芽作用类似,均能促进主根生长,D项正确。
13. C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和实验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表格知: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为自变量,胡杨细胞的状态为因变量;由实验结果可知: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质壁分离时,胡杨细胞液泡失水,液泡体积变小。故C项错误。
14. B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照和赤霉素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相关实验分析。对比1组和4组、4组和5组,推知茎伸长受抑制与光照时间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有关;对比5组和6组,推知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因素之一;实验结果没有表明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15. D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胚珠产生的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A正确;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B正确;细胞生命活动可以正常进行是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错误。
16. 答案:(1)淀粉 麦芽糖
(2)少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
(4)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解析:本题以GA(赤霉素)对α-淀粉酶产生情况的影响的实验表格为信息载体,着重考查与酶相关的知识。(1)在α-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被水解为麦芽糖。(2)对比1号和2号试管,1号试管剩余的淀粉量少,其原因是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更多地被水解。(3)分析题表实验结果:在试管5中,虽然加入足量的GA,但没有加种子,淀粉不能被水解,说明GA不能直接水解淀粉;试管2中,虽然有去胚的半粒种子,但未加入GA,被水解的淀粉少,而试管3中加入GA溶液和去胚的半粒种子,实验结果是颜色较浅,被水解的淀粉较多,说明GA能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4)分析试管2、3、4的实验结果可知,随着GA浓度的升高,淀粉被分解的量增多,说明GA浓度与其对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呈正相关。
17、答案:(1)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2)发育状况相同、同样大小、同种植物的 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记录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4)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细胞分裂素能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进而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可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应考虑到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相同且是适宜的。实验过程的设计应考虑前后过程的逻辑关系。
(4)实验结论即是本实验要证明的内容,即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9讲 植物激素调节学案 人教版
- 学习四史心得体会范文最新
- 数学理卷·2018届江西省吉安一中、九江一中等八所重点中学高三4月联考(2018
- 2020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 关于自我介绍信范例
-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18-2019版语文高二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苏幕遮
- 2020高中军训心得感想600字
- 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试题+化学+Word版含答案
-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第1讲文言文选择题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