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6 KB
- 2024-02-16 发布
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Na-23 Cl-35.5 O-16 H-1 Al-27
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
B.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
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H2O2、O3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3、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向氯水中加入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D.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4、 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可用作制冷剂
B.铵态氮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
- 11 -
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能生成1
5、某溶液中含有、、、、、,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 仅①②③④
B.仅②③④
C.仅①③⑤
D.仅②④⑤
6、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
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Ⅰ对,Ⅱ对;有
B
能与浓硝酸反应
由于具有还原性,浓硝酸具有氧化性,任何条件下产物一定是
Ⅰ对,Ⅱ错;无
C
硅、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硅、二氧化硅是两性物质
Ⅰ对,Ⅱ对;无
D
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
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Ⅰ对,Ⅱ对;有
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
- 11 -
C.第三周期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8、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②中的现象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无明显现象
C
浓氨水
硫酸亚铁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
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D
亚硫酸氢钠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9、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若品红溶液①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
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具有还原性
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只作氧化剂
D.若品红溶液②不褪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硅酸比碳酸的酸性弱
10、 已知、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热稳定性:
- 11 -
C.还原性:
D.酸性:
1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B.C.
D.
12、下图是某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有化合、分解、置换和氧化还原反应
C.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处理是否达标
13、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②, ③,④,铜粉溶解的是( )
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②或④
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物质中任意一种
- 11 -
13、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的弱
C.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的小
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族
14、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NH3被还原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2H2O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ClO-+H2O+SO2═HClO+HSO3-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过量CO2气体:2AlO2-+CO2+3H2O=2Al(OH)3↓+CO32-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NH4++HCO3-+2OH-=NH3·H2O+H2O+CO32-
15、 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8、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只容积为15的试管充满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通入氧气。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氧气的体积为( )
A.3.75
B.7.5
C.10.5
D.8.75
第2卷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 11 -
19、金属和非金属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
1.实验室一般将Na保存在 中;Na的一种化合物常用于潜艇中处理CO2和供氧,它处理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生产漂白粉的原理是 (填化学方程式)。
3.人们常常选用雕花玻璃装饰房间。在玻璃上雕花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许多人喜欢佩戴玉石饰品。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例如和田玉(Ca2Mg5H2Si8O24)可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2CaO·5MgO·8SiO2·H2O,则南阳玉(CaAl2Si2O8)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是 。
20、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元素中处于Ⅴ族的有: (用编号表示)。
2. 处于第2周期的元素有: (用编号表示)。
3. 写出②、⑤的元素符号: 、 。
4.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元素为 (用编号表示)。
21、近几年来关于氮污染的治理倍受关注。
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 SCR技术可使NOx与NH3直接反应,实现无害转化。当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1 -
1. 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NH4+完全转化为N2,而本身被还原为NaCl。
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 。
②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NH4+的方法是 。
③若处理废水产生了0.448LN2(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2mol·L-1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 mL。
22. 常见物质A~K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D、E为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1. 写出下列物质中溶质的名称:B是 ,G是
2. 反应“F→G”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 -
1. 反应“J→I”的离子方程式是
2. 溶液I中混有溶液J,除去J的方法是:
3. 检验溶液I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4. 向30 mL 1 mol·L-1的C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mL。
23.蔗糖与浓硫酸的炭化实验会产生大量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环境产生污染。为此,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玻璃管中①、②、③分别为CO检测试纸 (浸有氯化钯溶液的滤纸,遇CO变黑色)、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滴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a和b分别为两个小气球。
实验步骤如下: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好试剂,夹紧止水夹K,向A瓶中的蔗糖上小心滴加浓硫酸,片刻后可观察到A瓶内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有白雾产生,气球a鼓起,玻璃管中①号滤纸白色变黑色,②号和③号滤纸均褪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上图中盛有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
2. 根据实验中滤纸的现象说明SO2具有的性质分别是:②号 ;③号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漂白性 D. 酸性氧化物通性
3.B瓶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打开止水夹K,使气球a内气体缓慢通过B瓶和C瓶,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此现象并不能证明该反应生成了CO2。为了证明有CO2生成并简化实验装置,可在④号位置放上滴有 的滤纸(从以下试剂中选择)。
A.品红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 D.澄清石灰水
- 11 -
5. 若在尾端没有气球b,会有什么不良结果 。
6.若反应生成的CO2和CO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2:1,则蔗糖炭化后体积膨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 11 -
答案: A
1. 答案: B
2. 答案: D
3. 答案: D
4. 答案: A
5. 答案: A
6. 答案: B
7. 答案: A
8. 答案: C
9. 答案: C
10. 答案: B
11. 答案: B
12. 答案: D
13. 答案: B
14. 答案: C
15. 答案: D
16. 答案: A
18.答案: D
19. 1.煤油(1分) 2CO2+2Na2O2=2Na2CO3+O2(2分)
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分) 4. 4HF+SiO2=SiF4↑+2H2O(2分)
5.CaO·Al2O3·2SiO2(2分)
- 11 -
20. 1.④⑦(1分); 2.①③⑦(2分); 3.Mg (1分); Cl(1分); 4.⑧(1分)
21. 1.16NH3+12NO+6NO2=17N2+24H2O(2分)
2. ①(1分)
②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 (2分)
③30(3分)
22. 1.氯化氢;(1分) 偏铝酸钠;(1分) 2.Al(OH)3+NaOH=NaAlO2+2H2O(2分)
3.2Fe3++Fe=3Fe2+(2分)
4.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2分)
5. 取少量溶液I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再加几滴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2分)
6. 7.5 和27.5(3分)
23. 1.分液漏斗(1分); 2.C;(1分) B; (1分)
3.吸收CO2中SO2 (1分) 2MnO4-+5SO2+2H2O=2Mn2++5SO42-+4H+(2分)
4.A、B、C;(1分) 5.使CO进入空气,污染环境;(1分) 6.3C+5H2SO4=CO↑+2CO2↑+5SO2↑+5H2O(2分)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