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00 KB
- 2024-02-10 发布
2016年璧山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中国古代长期将“礼”和“仪”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无“礼”便无“仪”,无“仪”不成“礼”。统治者高度重视关于“礼仪”方面的教化,其主要动机在于( )
A.巩固统治者自身的地位 B.提升民众道德操守
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构建平等社会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3、古代某政治家曾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罚必行,罚必当”。据此,该政治家最可能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墨子
4、《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 )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被当时统治者普遍接受
C.儒家借助古人宣扬伦理思想 D.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5、《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错误的是( )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可能推崇黄老学说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6、《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
A.天人感应的学说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仁政的政治主张 D.无为而治的思想
7、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 ( )
A. “三纲五常” B.“仁政”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大一统”思想
8、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
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C.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D.儒家伦理渗透于司法审判中
9、“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佛教适应时代需要融汇儒学伦理
C. 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1、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 )
A.董仲舒 B.王阳明 C.朱熹 D.李贽
12、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C.程朱理学深刻影响
D.少数民族统治中国
1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
A.朱熹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14、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论断,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针对的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B.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
C.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民权”思想 D.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
15、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C.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指南针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术 D.火药与火器
17、从以下两张图片中能够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宋朝( )
宋朝“桨轮船” 宋代装配的投石车的海军战船
A.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 B.科技与军事、航海相结合
C.在航海中开始使用机器动力 D.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
18、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A B C D
19.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描述错误的是( )
A.科举制度的实行 B.城市商业的繁荣
C.印刷技术的应用 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 )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C.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 D.反映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1、明末小说主人公的层面十分广泛,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小说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市民文学开始兴起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通俗文化发展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D.中外交流的扩大
22、2015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点项目,《杨门女将》和《霸王别姬》两部经典大戏赴英国的利物浦和伦敦进行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历史上曾经有皮黄等称呼 B.以徽戏和汉戏为基础逐渐形成
C.徽戏进京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 D.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23、希波战争时代的希罗多德在记述几场重大战斗时始终未提神的干预和帮助,同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恰成鲜明对比。这一历史变化体现了( )
A.工商贸易的繁荣 B.人文精神的兴起
C.民主政治的成熟 D.历史叙述的科学
24、“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中古黑暗时代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5、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
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 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
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 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
26、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否定宗教信仰 B.主张废除所有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27、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较,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对天主教会发起了摧毁性的冲击 B.致力于政治蓝图的设计
C.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D.号召广大民众投身资产阶级革命
28、“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旗号
C.率先提出信仰得救主张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29、 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
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B.经典力学的形成
C.进化论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30、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蒸汽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电力与钢铁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孔子与苏格拉底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出现各自主张的社会背景。(8分)
材料二: 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传统儒学影响下的财富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9分)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君主专制。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2分)?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截至2010年,中国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派出教师3000余名,注册学员人数达30万。英国在2012年增长到20所孔子学院和63间孔子课堂,此外,还有20多所大学在“排队”申请希望能早日开设孔子学院。
——摘自新华社报道
(4)如今全球都兴起一股孔子热。请问孔子的思想对当代社会有什么意义?(4分)
32、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
,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儒家思想的主张?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在国家、人权、法治学说方面提出的主张?(9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不能像欧洲一样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原因。(6分)
2016年璧山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C 6--10 ADDBC 11-15 CCBCB
16-20CBCDD 21--25BCBCB 26--30CBDBD
二、 材料解析题
31.
(1)孔子:实行德政;遵守礼制。背景:春秋末年,诸侯混战,生灵涂炭;周朝的制度遭到破坏。苏格拉底:主张选用专门人才从事政治(或反对雅典政治中的选举和抽签制度)。背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弊端也日益显露。(8分)
(2) 财富观念: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获取财富的目的是固守本业、光宗耀祖。(4分)
评价:积极:有利于构建重义和诚信的社会风气;有利于规范商业活动等方面阐述;
消极:不利于资本的积累,阻碍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答案言之有理亦可)(5分)
(3)德意志分裂割据,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君主专制(4分)
(4)当代社会意义:有利于规范诚信社会风气;有利于世界各种矛盾的缓和化解;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分任答2点即可)
32.
(1)明清儒家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工商皆本”;学以致用,发展了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 3分)
卢梭主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分,每方面2分)
(2)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每点2分,任意答对3点得6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卷·2018届重庆市璧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
- 生物文卷·2019届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 专题6+近三年高考真题之动量+动量守恒定律-2018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 【数学】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习题
- 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总结(Word版)
- 天津市七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PDF版)
-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 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文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