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6.00 KB
- 2024-02-06 发布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俞洁岚 审核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共32题,64分)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限;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读下表,完成1-2题。
1.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 )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2.历经80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 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我国各省级行政区都展示了各自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其中四个省展馆的主题分别是:中华水塔三江源;人文长安之旅;水润天府生命之舟;丝路城歌。各展馆依次对应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 乌鲁木齐、兰州、重庆、太原 B. 拉萨、哈尔滨、武汉、合肥
C. 西宁、西安、成都、兰州 D. 南宁、郑州、昆明、长沙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读下图回答4-5题。
4.“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
A. a B. b C. c D. d
5.“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
A. a B. b C. c D. d
6.山脉是省级行政区的天然界线,下图为“我国四条山脉位置示意图”,关于图中的四条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
A. A山脉以东的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B. B山脉是四川盆地与东南丘陵的分界线
C. C山脉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D. D山脉山高谷深,阻断了东西方向交通
读我国省区轮廓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省区位于我国季风区
B. B省区的喀斯特地貌广布
C. C省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
D. A、B、C、D四省区都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8.图中甲、乙、丙三个省区按气候的大陆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甲、丙、乙 D. 乙、丙、甲
下图中右图是沿左图(相邻经线或纬线的间隔均为5°)某剖面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
9.右图依据的剖面线是左图中的( )
A. L1 B. L2 C. L3 D. L4
10.乙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我国其他地区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丙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B. 甲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C. 日照时间较长 D. 海拔较低
读我国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和1月份某日某种天气系统等压线形势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该区域( )
A. 地形平坦开阔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 太阳能资源丰富 D. 河川径流季节变化较大
12.图中a、b两地1月气温差异明显,其原因是( )
A. a地为平原,b地为高原 B. a地较b地受海洋影响大
C. a地海拔高,b地海拔低 D. a地较b地受冷空气影响小
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给,降雨供给不足的部分需由灌溉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下图示意我图冬小麦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值线,据此完成13—14题。
13、丙地冬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作物生育期长 B、降水变率大,水分蒸发旺盛
C、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 D、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
14、下列四地中,冬小麦净灌溉需水量较少的地方是()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蔽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16.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春季防风固沙 B.夏季遮荫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 D.冬季挡风避雨
17.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10℃等积温线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银川≥10℃的积温值最可能是( )
A、2 700 B、2 800 C、3 000 D、3 100
19、导致唐山与包头的积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状况 D、大气环流
吐鲁蕃市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城历史悠久。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立地级吐鲁番市,辖高昌区、鄯善县和托克逊县,人口614 616人(2009年),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读吐鲁番行政区域图,完成20—21题。
20、吐鲁番市的行政中心位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北部( )
A、铁路交通建设 B、旅游资源开发
C、矿产资源开发 D、河流分布多
21、吐鲁番的无霜期平均每年达到268.6天,是我国长城以北无霜期最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为( )
A、沙漠面积广,夏季增温明显
B、北部天山的屏障,削弱冷空气的侵入
C、降水稀少,大气削弱作用弱
D、河湖与植被稀少,对气温调节作用弱
下面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位置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下题。
22.当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时,雨带位于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23-25题。
23.上图中甲河是( )
A. 渭河 B. 汉江 C. 西江 D. 闽江
24.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相比较,南岸支流( )
A. 流程长,较稀疏 B. 水质清,无结冰
C. 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D. 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25.上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
A. 年800mm等降水量线 B. 一月均温0℃等温线
C.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 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检测显示:2004—2016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上游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青海湖面积增加了169.67平方千米。下图为青海湖流域某时段年降水量和水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2004~2016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 )
A.逐年增加 B.波动增加
C.低于平均值 D.低于1965年
27. 青海湖湖面面积增加可能得益于( )
A.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B.流域面积扩大,来水量增多
C.跨流域调水,保障湖泊水量 D.农业产值下降,湖泊取水量下降
28 青海湖上游大风日数减少( )
A.造成生态恶化 B.严重影响青海省电力供应
C.加剧土壤水分蒸发 D.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
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铁路干线可能穿过的城市( )
A、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B、北京—太原—西宁—拉萨
C、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 D、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30、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①地春季的融雪泥石流 B、②地夏秋季节的风暴潮
C、③地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D、④地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介绍了一种神奇果树——黄果柑(下图),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的自然奇观。黄果柑产地冬季气温日较差不大,平均气温在10℃左右,没有严寒,无霜期长。每年4月开花,果子次年5月才成熟。据此完成31—32题。
31、“花果同树”奇观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松嫩平原 D、江淮地区
32、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图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双峰林场又名“中国第一雪乡”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1 200米以上,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米,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隙中填塞苔藓,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4分)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2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枣树喜光照,好干燥,而干旱,地区适应性强。下图中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红枣产地。
B图
A图
(1)说出A图和B图北部地区地形类型 。(2分)
(2)指出与乙地相比,甲地枣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甲地果农多以销售干果为主,乙地果农则多销售鲜果,请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35、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钾肥是三大农业化肥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钾肥消费国,国内钾肥生产供不应求,需大量进口。察尔汗盐湖蕴藏着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在盐盖上。1958年,国家决定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设钾肥生产基地,当年出产钾肥1 000吨,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2015年产量已突破500万吨。下图为察尔汗盐湖位置图。
(1)说明我国是世界钾肥消费大国的原因。(4分)
(2)分析察尔汗建设钾肥生产基地之初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6分)
(3)说明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建在盐盖上的原因。(4分)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共32题 64分
1-5 CBCCD 6-10 ADBCA
11-15 DDACA 16-20 BADCD
21-25 BAACD 26-30 BADDC
31-32 BA
二、综合题 共3题 36分
33.12分(1)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所以分布稀疏;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所以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6分
(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中,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水汽影响带来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4分
(3)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中段,木材中丰富。2分
34.10分(1)甲处为高原,乙处为丘陵。2分
(2)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生长周期长。4分
(3)甲地距离消费市场远,乙地距离消费市场近;甲地气候干燥,有利于晾晒鲜果成干果,便于长途运输。4分
35.14分(1)钾肥能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对钾肥需求量大,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钾肥浪费严重(或我国缺钾土地比重大,钾肥施用量大等)。4分
(2)海拔高,寒冷时间长,缺氧,降水少,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建设之初,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任3点6分,每点2分)
(3)盐盖坚硬,路基牢固、稳定,盐盖平坦,施工方便,建设成本低(或气候干燥暴露,维护方便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