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50 KB
- 2024-02-05 发布
长乐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二生物(理科)试卷
命题人:朱庆锋 审核人:邓军波
命题内容: 必修三第一至第二章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有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活的内环境是( )
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 D.血浆
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3.如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c
B.c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
C.图中a处的CO2浓度最高
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进入c
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增大
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性激素 C.氨基酸 D.血红蛋白
6.下列各物质中,通过循环系统的运送与外界环境交换的有( )
①葡萄糖 ②血浆蛋白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⑤尿素
⑥氨 ⑦激素 ⑧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⑧ C.②④⑤⑦⑧ D.④⑥⑦⑧
7.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8.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9.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
10.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某人由于肾小球炎症会引起图中⑤部分的液体增多
B.若②的通透性增强会引起组织水肿
C.图示中的①④⑤是生物代谢的主要场所
D.①中的液体成分来源于④流向⑤
11.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
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
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D.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1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1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
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
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
14.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若Q处受损,仍可产生感觉
B.该反射弧中包括三个神经元
C.在神经中枢中表示有两个突触
D.若P处受损,电刺激Q处肌肉不收缩
15.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6.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
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17.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A.人体能通过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
B.人体通过皮肤散发热量
C.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控制机体产热量
D.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之维持相对平衡
18.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19.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核糖体等的活动增强,导致细胞周期变长
D.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前者的细胞膜上具有相应抗原的受体
20.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
方向相反
21.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含量很少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血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
22.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23.下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
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效应T细胞
D.记忆B细胞
24.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过程①②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程⑤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⑤,因为过程③可迅速完成
25.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中与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D.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26.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7.效应T细胞的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分泌淋巴因子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与靶细胞结合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张磊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糖原合成量增加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9.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30.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常取同种鱼的脑垂体研碎注入鱼体内,可促使其产
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 )
A.性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 D.生长激素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5分)
31. (12分)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所示结构或物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和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
境是________(填标号)。
(3)我国前几年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
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上图中[ ]________的液体增多所致。
32.(12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图中________(填字母)中的
CO2浓度最高。
(3)一般情况下,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A中________含量较少。
(4)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消化酶)和胰岛素;这两种物质哪种可以进入血浆________。
(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A)________增多,其结果是将
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下面有关组成细胞生活环境的概念图:
33.(10分)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
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
是____ (填字母)。
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
包括a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_____(离子)内流的结果;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_________造成电子的定向移动从而形成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
但还会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在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__.
34.(11分)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
是靶细胞细胞膜上有_________。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
是_________,该激素是由_________分泌的。
(3)受寒冷刺激时,若图中血管内的信号分子
为TSH,则分泌细胞是_________ (填写内分泌腺名称),靶细胞是_________。靶细胞又可分泌_________作用于_________,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
(4)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___。
试简要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如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某物质”指的_____________.
(2)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具有特异性
识别能力的是_______.(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3)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
(4)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_______
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______吞噬消化.
(5)若该抗原为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细胞,该细胞成熟于______.
长乐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二生物(理科)
1-10:DABDD BDDCA
11-20:CABDC BDBBC
21-30:CCDBD BADDC
31. (1)淋巴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血浆 红细胞 组织液 组织细胞
(2)④和⑥ ①和⑥
(3)⑥ 组织液
32. (1)内环境
(2)D
(3)蛋白质
(4)毛细血管内的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的CO2浓度
(5)胰岛素
(6)组织液 水肿
(7)淋巴 组织液 内环境 酸碱度 温度
33. (1) B a、b、c
(2)h Na+ 电位差 局部电流
(3) 大脑皮层(或“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34.
(1)受体蛋白
(2)胰岛素 胰岛B细胞
(3)垂体 甲状腺细胞 甲状腺激素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4) 能 当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垂体的活动
(5) ①通过体液运输, ②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5.
(1)淋巴因子
(2)A E BCDF
(3)靶细胞裂解死亡
(4)血清(或血浆) 相应抗原 吞噬细胞
(5)T 胸腺
长乐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二生物(理科)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座号:
准 考 证 号
注 意 事 项
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定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
贴条形码区域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请在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
21[A][B][C][D] 26[A][B][C][D] 31[A][B][C][D] 36[A][B][C][D]
22[A][B][C][D] 27[A][B][C][D] 32[A][B][C][D] 37[A][B][C][D]
23[A][B][C][D] 28[A][B][C][D] 33[A][B][C][D] 38[A][B][C][D]
24[A][B][C][D] 29[A][B][C][D] 34[A][B][C][D] 39[A][B][C][D]
25[A][B][C][D] 30[A][B][C][D] 35[A][B][C][D] 40[A][B][C][D]
31、(12分)
(1) ; ; ;
; ; ; ;
(2) ; ; ;
(3) ; 。
32、(12分)
(1) (2) (3) ;(4) 。
(5) ;(6) ; ;
(7) ; ; ; ; ;
请在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3、(10分)
(1) ; ; ;
(2) ; ; ;
(3) ; ;
(4) ;
34、(11分)
(1) ;(2) ; ;
(3) ; ; ;
(4) ; ;
(5) ; ;
35、(10分)
(1) ; (2) ; ; ;
(3) ;(4) ;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