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7.50 KB
- 2024-01-27 发布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限时:9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共45小题。1至40每题1分,41至50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2、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3、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
A.有1/4的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2的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
4、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5、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NaCl、水、蛋白质 B.无机盐、水、维生素
C.蛋白质、脂肪、NaCl、水 D.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6、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并改变发酵条件,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B.醋酸菌也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醋酸菌发酵温度要求在50℃左右 D.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通氧气
8、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9、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
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
B.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
C.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
10、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11、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
A.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
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
12、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13、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04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0
100ml
MgS04
9.25g
CaCl2
0.5g
I
+
+
+
+
-
+
+
+
Ⅱ
+
+
+
-
+
+
+
+
Ⅲ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足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14、若将某种细菌置于有营养的物体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胞群(如下图)。有什么适当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用?
15、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
16、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A.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需氧型
B.兼性厌氧型、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
C.兼性厌氧型、需氧型、需氧型、厌氧型
D.厌氧型、需氧型、兼性厌氧型、需氧型
17、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能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18、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刚果红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形成的
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
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19、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20.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果酒自然发酵中,需人工添加酵母菌种
B.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
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完全相同
D.只有在糖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醋酸发酵
21.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①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青霉、曲霉和毛霉
②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做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易成形,且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④决定腐乳特殊风味的是卤汤
⑤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⑥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21%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22.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转变成强致癌物质
B.乳酸菌在有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
C.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
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23.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发酵影响不大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24.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除草剂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
B.制备选择培养基时,需要在无氮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
C.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D.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该除草剂,有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氮气
25.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杆菌的发酵作用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26.用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连续过程中要保持温度恒定
B.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定时拧松瓶盖放出CO2
C.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型酵母菌
D.变酸的酒表面常有一层由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菌膜
27.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压力一般为10 kPa
B.倒平板时,培养基高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2/3
C.实验结束后带菌培养基应加热后再倒掉
D.接种固体培养基时应将菌种接入培养基内部
28.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29.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 )
①涂布平板法 ②单细胞挑取法 ③选择培养分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30. 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用于鉴别和分离细菌
31.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无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3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一个视野中,完整的细胞个数为80个,当放大倍数增加4倍,该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完整细胞个数为20个
B.一个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60%、10%,该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中雌雄比例为1∶1,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基因型频率不变
C.某学校的学生中某一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
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约为9.3%
D.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型(IAIA,IAi)=0.45,B型(IBIB,IBi)=0.13,AB型(IAIB)=0.36,
O型(ii)=0.06。IA、IB基因的频率分别是0.3、0.1
33. 一个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个体减少20%,AA和Aa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A.45.5% B.20% C.18.2% D.15.6%
34.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 )
A.基因突变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被32P标记的含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含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个数可能是0、1、2,标记细胞数可能为2、3、4
B.在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正常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
36.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是(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37.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减数分裂间期,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缺失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C.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子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38.喷瓜的叶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因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呈黄色。浅绿色植株的部分叶片上出现了黄化现象,下列对黄化叶出现原因的推测中,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3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B.高茎豌豆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后可能产生新基因
40. 科学家以正常人及某种疾病患者的相应mRNA为模板合成了cDNA。已查明该患者相应蛋白质中只有32号氨基酸与正常人不同,cDNA中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发生改变。对比结果见下表。以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研究对象
cDNA的碱基位点
32号氨基酸及密码子
94
95
96
密码子
氨基酸
正常人
G
C
G
CGC
精氨酸
C
G
C
患者
G
组氨酸
C
注: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CAC
A.cDNA所含的碱基数等于96 B.合成cDNA时需要DNA解旋酶
C.患者第94号位点碱基对缺失 D.患者相应氨基酸密码子为CAC
41.大龄父亲容易产生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小孩。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
B.患病基因多在有丝分裂时产生
C.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D.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42.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43. 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杂交
亲本
F1
雌蝇
雄蝇
雌蝇
雄蝇
1
镰刀形
圆形
镰刀形
镰刀形
2
圆形
镰刀形
镰刀形
圆形
3
镰刀形
椭圆形
椭圆形
镰刀形
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
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
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
44.已知与人类地中海贫血有关的基因有A+、A、a,其中A为正常基因,A+、a为地中海贫血基因。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与2可能都携带A基因
B.遗传系谱图中至少有8个人含有a基因
C.7与8婚配,后代患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性为1/6
D.两个地中海贫血患者结婚,后代发病率最低为1/2
45. 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 )
A.♀DD×♂dd,F1全是右旋,F2全是右旋,F3中右旋/左旋=3/1
B.♀dd×♂DD,F1全是左旋,F2也全是左旋,F3中右旋/左旋=3/1
C.♀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
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
46. 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不同基因(A1,A2)效应相同,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的品系种类及比例分别为( )
A.9种,1∶1∶2∶2∶4∶2∶2∶1∶1
B.5种,1∶4∶6∶4∶1
C.4种,9∶3∶3∶1
D.4种,1∶2∶2∶1
47. 一种观赏植物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都为蓝色;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蓝色植株中的双杂合子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A.1紫∶1鲜红∶1蓝 B.1紫∶2蓝∶1鲜红
C.1蓝∶2紫∶1鲜红 D.2蓝∶2紫∶1鲜红
48. 与果蝇眼色有关色素的合成受基因D控制,基因E使眼色呈紫色,基因e使眼色呈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ddXeY
B.F1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C.F2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若F2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其子代红眼∶白眼=8∶1
49.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区同时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某遗传研究小组对皖南地区一种家鼠做了实验,让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所有F1性状,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XY同源区)( )
表现型
有尾
无尾
F1数量(只)
雄家鼠
50
0
雌家鼠
48
46
A.仅从一代杂交结果中还不能判断发生缺失的染色体类型
B.题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与尾的有无相关的基因会随之丢失
C.亲本与尾有关的基因型是:XA+XA-×XA+Y
D.让F1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有尾∶无尾=6∶1
50.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其正常叶基因(D)与马铃薯叶基因(d)位于6号染色体。番茄变异后可出现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而不能配对的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及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三体番茄1个体细胞中最多含有50条染色体
B.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可检测出三体番茄
C.三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D.若将基因型为D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dd的个体杂交,后代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3∶1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请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之内作答。)
51.(11分)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其中a、b、c为控制开关,d为过滤膜。请分析回答:
(1)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 。
(2)该发酵装置的一个缺点是 。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 。
(3)若要从生产的果醋中分离纯化出所用的微生物,则具体方法应是: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成分。
第二步:灭菌。对培养基用 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和 。
第四步:培养。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时是否需要提供氧气? 。一般用 的方法进行培养,这样可以防止 。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4)如果将该装置改为果酒的发酵装置,在利用酵母菌制作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在制作果酒过程中,B装置内的pH变化趋势为 。
52、(8分)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 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中步骤①称为________消毒法。步骤②是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________。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________附近进行。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_同时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________个/mL。
牛奶稀释倍数
10-2
10-3
10-4
平板1菌落数
87
10
1
平板2菌落数
83
12
1
平板3菌落数
85
10
0
53.(11分)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E、e,F、f)控制,图1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则A基因对E基因的表达有 作用。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请推断图中有色物质Ⅱ代表 (填“蓝色”或“紫色”)物质,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将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蓝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3)基因型为AAeeff的植株和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已知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图2是基因型为aaEeFf的两种突变体类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①图中甲所示的变异类型是 ,基因型为aaEeFff的突变体花色为 。
②现有纯合的紫花和蓝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确定aaEeFff植株属于图中的哪一种突变体类型,请完善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 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蓝花∶紫花=3∶1,则其为突变体 。
Ⅱ.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 。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D
D
B
C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C
B
C
B
D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C
D
D
A
C
B
B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C
A
B
B
C
D
B
D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C
C
A
B
B
C
D
D
D
二、简答题答案
51答案:(1)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2)没有放气装置 便于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3)高压蒸汽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需要 平板倒置 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逐渐下降
52答案 (1)巴氏 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2)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B 酒精灯火焰 (3)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 10﹣2 8 500
53答案:(1)抑制 (2)紫色 aaeeff 5/36
(3)白花∶蓝花=13∶3
(4)①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 蓝色
②实验步骤:蓝花 结果预测:Ⅰ.甲 Ⅱ.蓝花∶紫花=1∶1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