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34 KB
- 2024-01-26 发布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四地六校联考协作卷
高二生物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题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中)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
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C.雌雄配子的分离
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种子的黄粒与白粒 B.豌豆的红花与桃的白花
C.狗的卷毛与白毛 D.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3.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不必进行的操作是:
A.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 B.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C.开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进行套袋处理
4.孟德尔在对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如下哪一种科学方法进行分析?
A.类比推理法 B.假说-演绎法
C.同位素标记法 D.模型构建法
5.下列基因型表示纯合子的是:
A. BbDD B. AaBb
C. AAdd D. aaBb
6.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7.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
8.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最简便遗传方法是: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9.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C.采取人工杂交的实验方法
D.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10.测交是指:
A.Fl与显性类型相交
B.基因型相同的两个体相交
C.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体相交
D.Fl与隐性类型相交
11.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色的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4仔,它们的表现型是:
A.全部黑色 B.三黑一白
C.一黑三白 D.ABC三种都有可能
12.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13.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
A.杂种后代中性状自由组合
B.杂种后代性状比例9∶3∶3∶1
C.杂种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种产生的配子自由组合
14.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15.下列各组基因型中,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 AaBb和aaBb B. AABb和AaBb
C. aaBb和Aabb D. AABB和aabb
16.下列哪项不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DdFf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A.AbDF B.abdf C.aBdF D.abdF
17.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18.按自由组合定律,一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与另一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为YYRR、YyRR、yyRR。那么,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19.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2中的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有6186粒,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种子约有:
A.6186粒 B.12372粒
C.18558粒 D.3093粒
20.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黄粒(G)对绿粒(g)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都是独立遗传。则Ttgg和TtGg杂交后代中黄粒矮茎个体占:
A.3/16 B.1/8 C.3/8 D.1/16
21.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 ×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22.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B.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出现4种基因型和9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l
2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2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2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有: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26.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7.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A.同源染色体间 B.姐妹染色单体间
C.非同源染色体间 D.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28.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29.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1 B.2 C.3 D.4
30.下图是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模式曲线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和F点处进行DNA复制
B.A—D点表示有丝分裂,E—I进行减数分裂
C.F点对于维持种的染色体数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D.图示两个细胞周期
3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例子是:
A.池塘中的鱼 B.池塘中的动物
C.池塘中的生物 D.一个池塘
3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3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①生产者 ②分解者 ③消费者 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⑤食物链和食物网 ⑥物质循环 ⑦能量流动 ⑧信息传递
A.①②③④
B.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4.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营养级
a
b
c
d
能量(×105J·m-2)
141.10
15.91
871.27
0.88
A.a B.b C.c D.d
35.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36.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37.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
B.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
C.20 kg的粪中的能量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3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参与循环的物质对象是:
A.单质
B.含碳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生物体所特有的物质
C.化合物
D.C、H、O、N等化学元素
39.在局部地区的暴雨会使提供特定生态系统的氮、磷、钙的量受到限制,而提供给该系统的碳量很少出现这一问题,其原因是:
A.生物体不需要多少碳
B.植物用阳光和水分就能制造自身的碳
C.植物能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碳
D.氮、磷、钙来自土壤,碳主要来自空气
40.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异化作用
41.某地区青蛙被大量捕捉,致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造成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物链
42.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的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的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剌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43.生物间传递的信息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下列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A.孔雀开屏
B.昆虫释放的信息素
C.蟋蟀发出的声音
D.植物分泌的有机酸
44.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D.喷洒赤霉素,增加黄麻产量
45.科学家曾用柑桔雌果蝇的性外激素涂在纸片上,挂在柑桔园里诱得大量雄性柑桔果蝇并加以消灭,这种对有害动物控制的方法属于:
A.机械防治 B.生物防治
C.化学防治 D.物理防治
4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强
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总保持平衡
C.森林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D.受到外界破坏时,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越强
4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天然落叶林 B.人工纯种林
C.天然常绿林 D.人工混交林
48.芦苇常用来造纸,这体现了芦苇的价值是:
A.科学研究价值 B.潜在价值
C.间接价值 D.直接价值
4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D.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
50.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全面禁止采伐树木 B.全面禁止捕鱼
C.过量使用农药防治害虫 D.发展生态农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四地六校联考协作卷
高二生物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6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51.(10分)下图表示某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条。
(2)B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个DNA分子。该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3)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 ,其分裂后可否产生E细胞?
(4)A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依次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
(5)若该生物体的基因为Dd,则D与d的分离发生在 图所示时期。
52.(7分)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白花×白花
0
820
三
紫花×紫花
1240
413
(1)根据组合 可判出 花为显性性状。
(2)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为 ,该组交配方式为 。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 ,其中纯合子比例为 。
(4)组合三中,F1中紫花正常繁殖,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53.(8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杂交实验遵循 定律。
(2)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
(3)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 、 。
(4)请写出实验2的遗传图解。(2分)
54.(8分)下图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图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这部分能量是 通过同化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由图可知,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 ;
②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
③还有少量能量被 利用。
55.(10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 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图中为大气中CO2的是 (用字母表示),它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
(2)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特点:① 、
② 。
(4)我国政府倡导低碳生活,积极开发使用环保新能源,主要目的是为了
减少 的排放,避免 效应进一步加剧。
56.(7分)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1
各加入等量的水
2
不加河泥
加少许河泥
3
不加金鱼藻
加入等量的金鱼藻
4
加入相同状况的金鱼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6
置于室温20℃条件下
金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
(2)以下关于生态缸设计的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用无色透明玻璃,保证能量能输入生态缸
B.要定期通气,以保证各种生物的正常呼吸
C.要放在散射光处,以避免缸内的温度过高
D.水量应为容器的4/5,以使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3)能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是 。
(4)3号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说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 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容易被破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
小。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实验设计思路: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瓶,进行 处理,与3号瓶作对照。
(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四地六校联考协作卷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A
C
B
C
B
C
D
C
D
D
A
C
B
B
C
B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D
B
B
B
B
C
D
C
C
D
B
B
C
D
C
C
B
题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C
D
D
D
B
D
C
A
D
B
A
B
D
B
D
二、非选择题 (本题6小题,共50分)
51.(10分)
(1)4
(2)有丝分裂 后 4 8 体细胞或精原细胞
(3)初级精母细胞 否
(4)A→D→C→E
(5)D
52.(7分)
(1)三 紫
(2)Aa 测交
(3)AA或Aa 1/3
(4)紫花:白花=5:1
53.(8分)
(1)自由组合
(2)有毛 黄肉
(3)DDff ddFf ddFF
(4)略(2分)
54.(8分)
(1)119.5 生产者
(2)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20%
(3)①呼吸作用消耗 ②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③分解者
55.(10分)
(1)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A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2)E→F→D→B
(3)①带有全球性 ②循环性
(4)CO2(或二氧化碳) 温室
56.(7分)
(一)
(1)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2)B
(3)1号瓶和2号瓶
(4)抵抗力 自我调节能力
(二)
(1)遮光
(2)第4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比第3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协作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公司客服年终总结精选四篇(二)
-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考试(二)数学(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 【物理】福建省莆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2020高中地理 第2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2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学案 鲁教版必修2
- 责任审计科工作的自我总结(通用)
- 【精品】2020年信访总结例文
-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圆柱的表面积 北师大版(含答案)
- 八一建军节活动心得感想2020范文
- 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2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1) 无机非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