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7.50 KB
- 2024-01-26 发布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榆树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 单选选择题(每个小题1.5分 共60分)
1. 、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3、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极高
4、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
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6、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材料一:21世纪全球已经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信息和高科技的竞争。
材料二:“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
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有关查询,但GIS系统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7—8题:
7、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8、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 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9、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10、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
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2、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 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13、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C.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
14、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B.移民亚马孙平原
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 D.建立自然保护区
15、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纬度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C.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 D.两极地区
16、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7、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
19.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 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 加珍惜
20.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 B.煤—电—铜
C.煤—焦—化 D.煤—铁—钢
21、热雨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
A、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
B、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C、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
D、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马达加斯加岛
22.绿色腰带”是指: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林 D、绿色植物
23、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2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
A.以荒漠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 D.以草原、荒漠为主
25.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26.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 .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
27.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28.人类活动不当是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原因,针对过度樵采,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B.合理分配水资源
C.调整农、林、牧用地的比例关系
D.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29.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
A.固定沙漠 B.削减风力
C.吸收地下水 D.增加降水
30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31.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想比,黑龙江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大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32.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否 ( )
A、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C、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D、GIS技术可分析、处理GP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 图像和数据
34、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文字处理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35. 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36.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C.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D.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37.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最大支流
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
C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东坡
D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南坡
38.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9.下列铁路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的是 ( )
A.胶济线 B.大秦线
C.神黄线 D.焦(作)— 日(照)线
40.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缩小煤炭开发规模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从而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D.到目前为止,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十分单一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题。(7分)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3)热带雨林地区土壤一般很 -------,养分保留在
---------,生态系统很---------
42. 读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
(2) 写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
(3)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 、
(4)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 、 。
43.
读图回答问题( 15分每空1分 )
1. 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
1.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 。
2.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是 系统。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即 、 、 。
3.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监测主要是靠 进行的。运用该技术的优点有: 、 、 。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6分)
材料: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 。
(2)下列属于山西煤炭资源突出特点的是( )。
A.分布范围广,全省有6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B.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 械化开采
(3)上图为“山西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上述结构调整能延长
,增加产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