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0 KB
- 2024-01-16 发布
南京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
高 二 历 史 2019年11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值,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每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距今4500年左右 “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大片的水稻田,面积很大,平整得很好,有沟渠等设施。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良渚的稻作农业较为发达 B.表明了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完善 D.良渚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2.战国时期,秦国攻伐魏国后,把孔氏家族迁到南阳。之后,他们大规模地经营冶铸业,开辟鱼塘养鱼,经常游访诸侯,借此获取经商发财的便利,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材料说明了
A.商人势力过大危及政权统治 B.多样化经营已成为普遍现象
C.巨商大贾颠覆社会等级秩序 D.战国时期的工商业有所发展
3.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历史概念,有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理解。下表从三个维度解读了某一历史概念,它是
历史概念:
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
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
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
A.三纲五常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D.格物致知
4. 北宋诗人苏轼描述当时煤的使用情况时,说道:“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该材料反映了
A.北宋百姓普遍使用煤炭燃料 B.矿冶业成为北宋的支柱产业
C.燃料改进提高金属冶炼质量 D.北宋冶铁业长期居世界领先
5.《宋史》这样描述了一位历史人物:“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他是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陆九渊
6.《天工开物》描述一种农业工具“
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旱。”材料反映该工具主要用于
A.灌溉 B.冶铁 C.排涝 D.播种
7.李贽评点《水浒传》人物时,他最瞧不起的就是宋江,认为这个人是假道学,装出来的;最赞扬的就是黑旋风李逵,认为李逵出身市井,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一看法
A.启示了近代的思维方法 B.突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
C.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诠释了经世致用的内涵
8.诗词一定程度上能佐证历史,是一种重要的史料素材。但下列选项中,对应表达错误的是
A.
草 书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B.
京 剧
素装彩扮聚梨园,酣畅淋漓咏叹。
C.
《清明上河图》
画桥虹卧汴河渠,两岸风烟天下无。
D.
《聊斋志异》
妖魔鬼怪何所惧,八十一难只等闲。
9.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采用大幅降低运费等手段想挤垮招商局。结果旗昌公司反遭破产,而太古、怡和等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三次签订“齐价合同”,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洋务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经济衰退
C.招商局扭转了中国经济颓势 D.近代工业受封建政府的压迫
10.下表是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统计表(单位:两),出自杨端六《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
年份
总计
进口
出口
入超(-)
1894
290207433
162102911
128104522
-33998389
1895
314989926
171696715
143293211
-28403504
1896
333671415
202589994
131081421
-71508573
1897
366329983
202828625
163501358
-39327267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贸易逆差持续加大 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 D.列强加大对中国资本输出
11.据吴乘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统计,自辛亥革命到1920年,外国在华产业投资增长率为4.5%,官僚资本的增长率下跌到3.8%,唯民族产业资本的增长率仍保持两位数。这是因为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清除列强在华势力
C.工业产业结构趋于完善 D.实业救国思想盛行
12.《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后写下的词。“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表达了当时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变革社会制度的豪迈气概,体现了毛主席对未来伟大景象的展望。这首词应创作于
A.1945年 B.1956年 C. 1966年 D.1976年
13.下表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建设主题,其中“二五计划”期间对应的经济增长率最有可能的是
时 期
建设主题
“一五”计划时期
工业化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
“二五”计划时期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A.3%~4% B.5%~15% C.21.3%~负增长 D.18.3%
14.下图展现的是中国一座城市披荆斩棘,趟出一条改革开放之路的艰苦历程。从阡陌纵横的农田,到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现代化建设的缩影,记录着改革开放的点点滴滴。这一成果
浦东开放开发主题展
A.得益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成为了21世纪对外开放格局的重点
15.苏格拉底指出,在我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唯一的不同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着重关注理性思考 B.强调了人的价值
C.肯定了辩论的作用 D.主张美德即知识
16.有学者评论道,他的爱情诗冲破了禁欲主义的藩篱,一扫中世纪诗歌中隐晦寓意、神秘象征的笔法,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他向人们公开袒露自己向往幸福生活的内心活动。他是( )
A.普罗泰格拉 B.彼特拉克 C. 马丁・路德 D.康德
17.赵林在《大航海时代的中西文明分野》中指出:“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以一种暴戾的方式开辟了全球化进程,使西欧基督教社会从亚欧文明地带的僻陋边陲,一跃成为整个人类文明世界的中心。”这种“暴戾的方式”主要是指( )
A.商品贸易 B.投资办厂 C.集团垄断 D.殖民掠夺
18. 1760年,农业资金是600百万英镑,占整个国民资本的74%,
1860年下降到36%;同时期,工业、商业和交通资金是60百万英镑,占整个国民资本的10%,1860年增加到36%。这一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 B.圈地运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交通工具革新
19.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指出,生长在南方浅水区的贝类比北方深水区的颜色要鲜艳的多;同种的鸟,生活在清澈的大气中,其颜色要比海岛上的鲜亮;生长在近海岸的植物叶子多肉质。这体现了达尔文的
A.自然选择说 B.遗传变异论 C.生命共源说 D.用进废退论
20. 列宁说:“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这一“围攻”
A.应对了艰苦的国内战争 B.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机制
C.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D.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21.疾病的折磨使罗斯福“从一个轻浮的年轻贵族变为一个同情并能理解下层的人道主义
者”,他全方位的关注“金字塔底被遗忘的人们”。因此,罗斯福
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②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③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 ④为减耕减产农户提供补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 罗斯福在 1932 年初说:“以高关税为代表的对外经济政策中的经济民族主义 ,是造成全世界经济萧条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只有排除这一障碍,国际贸易才能恢复。”为此,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签署了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罗马条约》
23.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粮食产量的柱状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优势 B.赫鲁晓夫推行农业改革
C.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作用
24.通讯卫星和计算机全球网络等通讯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现代化, 使得从纽约、伦敦、巴黎到香港和东京每天24小时营业的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实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B.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
C.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基本规则 D.金融业是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25.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漫画反映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它反映出
A.互联网将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 B.互联网大大密切了人们之间的关系
C.人类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现象 D.人类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28题各13分,27题、29题各12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士阶层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就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发展出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成为制约君主重要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明初,忠君爱国,乐于为君王服务、奉献成了士人的普遍心态。到明中期,即使朝政混乱,大多数官僚仍在凭借责任感与良心为国服务,直言敢谏、廉洁奉公是士人阶层的突出爱国心态……到晚明时期一股新异的思想解放之风开始在士人群体中弥漫,这股新异的思想在理性精神上唤起了人们的觉醒,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彰显。
——梁琨《论晚明士人心态变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理想中的“士”应具备的品德,为此,他提出什么主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阶层”出现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晚明时期“新异的思想解放之风”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从家国情怀角度,指出中国古代士人阶层的共性。(4分)
27.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979年在建设首项工程蛇口港之初,由于吃平均主义“大锅饭”,工人每天运泥20-30车,严重拖慢了工程进度。袁庚着急之下想出了“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人完成定额则每车奖励2分钱,超出定额则奖励4分钱。正是这“4分钱”的超额奖励被上级有关部门勒令停止,袁庚甚至为这4分钱的“官司”闹上中南海。在中央的最终支持下,超产奖励被重新执行,而这一创新性举措也拉开了蛇口全面改革的序幕……差不多就在蛇口工业区筹建半年后,深圳特区也于1980年8月成立了,“春天的气息”开始从南海边画就的小圆圈里弥漫开来。
——《4分钱惊动中南海》
材料二 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的55位厂长经理们齐聚福州,参加“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会议期间,厂长经理们的抱怨之声不断,“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厂长们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项南、省长胡平写了一封信。
——吴晓波《激荡中国三十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析蛇口工业园发放“4分钱”奖金的历史作用。(5分)
(2)材料二中“厂长公开信”的诉求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政府为他们“松绑”的举措。(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指出中国改革进程中呈现的基本特点。(4分)
28.蔗糖原产于亚洲,15世纪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世界商品”。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十五世纪末,蔗糖的生产中心从地中海东北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上的群岛,在这些地方,开始大规模发展使用非洲奴隶制作蔗糖的种植园。蔗糖生产成为当时最有利可图的产业,但是由于岛屿面积有限,欧洲人迫切需要找到能够大量种植甘蔗的新土地。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甘蔗被带到了新世界——美洲。
——摘编自《改变历史、引发罪恶——蔗糖的世界之旅》
材料二 巴巴多斯一名殖民者在1700年如此谈论糖厂:简而言之,那些人生活在噪音不断、永远匆忙的环境中……奴仆(即奴隶)日夜站在庞大的蒸煮室里……我们把糖当作是娱乐消遣性的产品,当作是从风光宜人之加勒比海岛屿进口的东西,但它其实是最早的工业产品,是奴役数十万奴隶,驱使他们将汗水化为甘甜的残酷主子。马克思论道,“以领工资的工人为幌子的欧洲奴隶制,是以新世界赤裸裸的奴隶制为基础的。”照他的思路,他很可能还会说,加勒比海的工厂正握着一面镜子,让欧洲能从那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工业化未来。
——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以后蔗糖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5分)
(2)综合上述材料,以“蔗糖贸易对世界的双重影响”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8分)
29.二战后,英国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工党政府1945年上台后,把一些工业企业收归国有,付给原企业主巨额赔偿费,成立了有关公司的国家管理局,由政府任命董事,归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工党政府通过 8 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对英国 20%的工业行业进行了国家控制。1945到1951年英国工党的经济政策,促进了英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摘编自赵君《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45-1951)》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之后,撒切尔夫人在执政期间,针对英国经济的痼疾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保守党政府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环节。撒切尔夫人严格控制政府支出,反对靠扩大政府支出来摆脱经济危机和缓和失业,把私有化与更多发挥市场作用密切相连。经过治理,英国通货膨胀年率持续7 年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财政出现20年来未曾有过的盈余。
——摘编自《撒切尔主义救英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初期英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出台这些政策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二,概括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作用。与材料一相比,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有何不同之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你对战后英国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2分)
南京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11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B
C
D
C
B
D
A
B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D
A
A
B
C
B
B
A
C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13分)
(1)品德:超越利害得失;关怀社会。(2分) 主张:仁;礼。(2分)
(2)原因:科举制度;旧士族消亡;理学兴起。(3分)
影响:扩大统治基础;参与国家治理;限制君权;维护中央集权。(任答1点给1分,共2分)
(3)特征: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理学走向僵化。(3分)
共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爱国)。(1分)
27.(12分)
(1)作用:打破平均主义,调动了工人积极性;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拉开了蛇口改革的序幕;为深圳开放作出了探索;经验辐射全国。(5分)
(2)诉求:要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1分)
举措: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革分配方式。(任答1点给1分,共2分)
(3)根源:“左”的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2分)
特点:从基层探索、民众诉求到中央肯定;从试点到逐渐推广。(2分)
28.(13分)
(1)趋势:种植区域扩大;大规模使用奴隶、建立种植园。(2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奴隶贸易(三角贸易);市场的需要(蔗糖有利可图)。(任答1点给1分,3分)
(2)论点:蔗糖贸易对世界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蔗糖贸易既推动世界发展,也带来一定的灾难)。(1分)
论据: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世界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到来;(4分)
造成非洲黑人的灾难,推动了罪恶的奴隶贸易,是建立在残酷的剥削上。(2分)
(小论文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给1分)。
29.(12分)
(1)特征:国有化或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1分)
背景: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二战后英国经济的衰退(发展经济的需要);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工党上台执政。(4分)
(2)作用:降低通货膨胀率;政府财政盈余;摆脱危机、缓和失业。(3分)
不同:私有化与发挥市场的作用(采用混合经济);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2分)
(3)认识:英国的经济政策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数学试题
- 英语口语自我介绍「模板」
-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
- 【精品】2020-2021德育工作计划_德育工作计划_
- 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在2020届高考“线上”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019届二轮复习 平面向量学案(全国通用)
- 关于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范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