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0 MB
- 2023-12-31 发布
第
Ⅰ
课时
习题课
——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第
Ⅱ
课时
讲评课
——
高频考点师生共研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山谷风使夜晚的谷底形成逆温层,加剧大气污染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影响
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山风
陆风
夜晚
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谷风
海风
白天
城郊环流
山谷风
海陆风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季节移动规律
全球七个气压带总是高压与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
相间分布
纬线
0
°
、
30
°
、
60
°
、
90
°
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分布的中心纬线
纬度
分布
微风
西南风
多云
多云
2
11
3
月
11
日
4
~
5
级
东北风
多云
多云
0
7
3
月
10
日
3
~
5
级
东北风
阴
多云
1
7
3
月
9
日
5
~
6
级
东北风
小雨
中雨
1
8
3
月
8
日
3
~
4
级
东南风
小雨
阴
7
16
3
月
7
日
3
~
4
级
东北风
多云
多云
10
19
3
月
6
日
3
~
4
级
西风
阴
阴
11
21
3
月
5
日
风力
风向
夜间天气
白天天气
最低气温
/
℃
最高气温
/
℃
日期
反气旋中心多盛行下沉气流,故水汽不易凝结,多出现晴朗天气
反气旋
气旋中心多盛行上升气流,故水汽易凝结,多出现阴雨天气
气旋
多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
准静
止锋
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降水区域主要位于锋前
暖锋
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变化,降水区域主要位于锋后
冷锋
天气特征
天气
系统
地点
纬度
气温
/
℃
降水量
/mm
1
月
7
月
1
月
7
月
全年
①
23
°
08
′
13.3
28.4
40.0
210.0
1 614.1
②
39
°
48
′
-
4.7
26.0
2.6
196.6
682.9
③
48
°
58
′
3.5
18.4
54.3
53.6
647.4
④
54
°
17
′
1.8
13.4
225.0
117.0
2 399.0
暖流使沿岸气温增高,降水增多;寒流使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洋流
山地、高原较同纬度平原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
地形
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海陆分布
下垫面
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冬季风控制低温少雨
季风
低气压带控制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干燥;西风带控制多雨,信风和极地东风带控制干燥;海风控制多雨,陆风
(
离岸风
)
控制少雨;风从低纬吹向高纬增温,反之降温
气压带、风带
大气环流
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
(
纬度位置
)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形成因子
角度
措施
气候变暖原因
应节能减排、保护森林、植树种草
气候变化特点
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耐旱品种、沿海加固堤坝等
改变人们不合理行为
加强管理限排限砍、公众参与、发展技术等
“
基础全面自检
”
见
“
大气
第Ⅰ课时作业
”
(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
立足于“综合思维”,综合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对气温的影响
考点
(
一
)
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影响气温
人类活动
海洋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较同纬度陆地白天、夏季温度低;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和坡向等对气温都有影响;不同地表的反射率差别很大,如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极高,导致地表气温低
下垫面
主要分析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晴天,空气稀薄,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此外,大气环流通过对热量的输送和对降水的影响,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大气自身条件
主要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低纬度气温高,夏季气温高;受其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状况
季节年代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0 cm
地温
气温
0 cm
地温
气温
0 cm
地温
气温
0 cm
地温
气温
1960s
10.7
8.6
26.2
22.7
10.1
8.9
-
9.9
-
9.7
1970s
10.4
8.4
25.7
22.3
9.9
8.8
-
8.8
-
8.6
1980s
11.3
9.1
26.3
22.7
10.2
9.1
-
8.4
-
8.2
1990s
11.9
9.5
26.7
23.1
10.4
9.3
-
7.8
-
7.5
2000s
12.2
9.8
26.6
23.1
11.1
9.8
-
6.4
-
7.5
50
年平均
11.3
9.1
26.3
22.8
10.3
9.2
-
8.3
-
8.3
着眼于
“
区域认知
”
,考查大气运动与降水
考点
(
二
)
大气环流
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海陆位置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
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下垫面
状况
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
落脚于
“
地理实践力
”
,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分析
考点
(
三
)
天气特征
大风降温天气
连续性
降水
沿海地区风暴潮、大风、特大暴雨天气
晴空万里
低压槽上多降水
高压区外围大风天气
天气系统判断
冷锋活动
暖锋或准静止锋
台风活动
(
气旋系统
)
高压控制
锋面气旋活动
高压脊
立足于
“
综合思维
”
,考查气候类型及其影响
考点
(
四
)
依据图文信息进行区域定位之后,结合材料中对湿地形成的描述,推理分析该地气候特点,强调气候中降水特点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推测扎龙湿地的气候特点
依据图文信息、经纬网及地名,准确定位区域地理位置,联系东北松嫩平原的知识进行地形描述
区域
认知
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特点
能力要求
素养
体现
问题设置
易忽略
“
沿海地区
”
一词,导致气候特点的分析范围扩大;易忽略
“
针对此气候特点
”
一词,导致分析防范的问题总结无针对性
2015
·
全国卷
Ⅱ
T
36(3)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易忽略
“
多年冻土
”
一词,导致对其形成的温度条件分析不准;易忽略
“
东北高纬地区
”
一词,导致忽略比较对象或误认为纬度差异是思考方向
2015
·
全国卷
Ⅰ
T
37(1)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易忽略
“
差异
”
一词,导致只回答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016
·
全国卷
Ⅰ
T
37(1)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易忽略
“
利于卤水蒸发
”
这一限制性条件,导致回答时大而全,缺乏针对性
2018
·
全国卷
Ⅲ
T
36(1)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易忽略
“
利于扎龙湿地的形成
”
这一限制性条件,导致回答该地的气候类型、特征,缺乏针对性
2018
·
全国卷
Ⅰ
T
37(1)
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失误表现
设问展示
受
××
影响,年降水量丰富
(
贫乏
)
;降水均匀或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或冬季多雨,夏季干燥;降水受
××
影响,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或降水从
××
向
××
递减
(
增加
)
降水
受
××
影响,终年气候温和
(
炎热
)
或夏季高温
(
凉爽
)
,冬季寒冷
(
温和
)
;受
××
影响,气温年较差大
(
小
)
;受
××
影响,气温日较差大
(
小
)
气温
答题术语
气温
→
纬度高
(
低
)
、地势高
(
低
)
、洋流
(
寒暖流
)
、阳坡与阴坡、沿海与内陆等;
气温日较差
→
地势高
(
低
)
、天气晴
(
阴
)
、下垫面比热容;
气温年较差
→
纬度高
(
低
)
、下垫面、距海远近、地势高
(
低
)
;
降水
→
迎风坡与背风坡、大气环流
(
上升或下降、从低纬吹向高纬或从高纬吹向低纬
)
、洋流
(
寒暖流
)
、迎
(
离
)
岸风
思维
线索
降水少
(
多
)
,晴天
(
阴天
)
多,光照充足
(
不足
)
,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
不利
)
光照
受
××
影响,降水少
(
多
)
,或
××
季节降水多
(
少
)
,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
不利
)
降水
位于大陆内部
(
沿海
)
或晴天
(
阴天
)
多,气温日较差大
(
小
)
;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
不利
)
日较差
纬度低
(
高
)
,气温高
(
低
)
;地势低
(
高
)
,气温高
(
低
)
;
××
季节气温高
(
低
)
,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
不利
)
气温
答题术语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该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昼夜温差、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等
思维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