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0 KB
- 2023-12-24 发布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30小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的选项,1-10题为1分,11-30题为2分)
1.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环境影响
D.
染色体变异
2.下列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A.
②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④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A.
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
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
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
D.
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4.细胞中的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是( )
A.转运RNA B.核糖体 C.氨基酸 D.脱氧核苷酸
5. 若对抗虫棉基因是否进行了转录进行检测,检测的方法是( )
A. DNA分子杂交技术 B.分子杂交技术
C.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D.个体水平的检测
6.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水肥充足时水稻穗大粒多
B.经常锻炼使四肢肌肉发达
C.经生长素处理后获得的无子番茄
D.镰刀型贫血症
7.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体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
8.人们利用X射线、紫外线等处理野生青霉菌,最终培育出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其育种原理是(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
9.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依次存在于( )
A.信使RNA和转运RNA B.DNA和信使RNA
C.DNA和转运RNA D.转运RNA和DNA
1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对被捕食者不利 B.基因频率的改变离不开突变
C.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11.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和矮秆不抗锈病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占
B.后一种育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C.前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具体类型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
B.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
C.遗传病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D.单基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13.经检测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其性状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
A.遗传信息没有改变
B.遗传基因没有改变
C.遗传密码没有改变
D.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
14.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核辐射处理后,对谷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核辐射直接造成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B.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整体通透性降低
C.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D.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5.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是单倍体 ②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⑥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⑦一定是纯合子 ⑧是二倍体.
A. ①④⑤⑥ B.④⑤⑦⑧
C.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⑦
16.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缬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的序列,可以确定这3种突变最可能是( )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对碱基的缺失
B.突变基因2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对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对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和3为一对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对碱基的缺失
1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18.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e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b、e过程所需要的酶分别是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
C.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可以发生a、b、d过程
D.若进行a过程时某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则生物的性状也一定会改变
19.如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某种蛋白质的示意图,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B.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C.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左向右
D.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20.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 )
A. B. C. D.
21.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比例是36%,则该种群( )
A.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B.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D.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32%
22.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高秆抗病与矮秆不抗病两个纯合品种作亲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选育类型中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23.科研人员研究棉花细胞核中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连续的基因,其分布状况如图所示,图中Ⅰ、Ⅱ为基因间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可能同时得到执行
B.基因片段中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
C.基因的载体只能是染色体
D.一个基因转录时其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24.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
B.④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高度不育
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a
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
25.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26.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A(或a)与B(或b)可发生自由组合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7.某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28、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30、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第Ⅱ卷(5大题,共50分)
31.(共10分,每空1分)如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中,转录的模板链是 ,mRNA是 .(填图中字母)
(2)转运RNA的功能是识别并转运特定的 .
(3)图示中mRNA共含 个密码子,可决定 个氨基酸.
(4)图示中在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做 ,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叫 .
(5)图中核糖体上的信使RNA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 .
(6)该过程在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能完整进行
A.胰腺细胞 B.肠黏膜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白细胞
(7)在细菌中,转录过程可发生于 (结构).
32.(共8分,每空1分)“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每年的4、5月间,大理蝴蝶泉一带有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其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而且它们之间随机交配.
(1)大丽王蝴蝶种群中黄翅黑斑(A)的基因频率是 .
(2)大理蝴蝶泉周围环境在蝴蝶泉翅色进化过程中起了 作用,使蝴蝶的翅色的 发生定向改变,此过程中 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3)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个体中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 , 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 ,(A)的基因频率为 .
(4)该种群数量明显减小,观赏价值降低.专家提出要加以保护,这是在 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3.(共14分,每空2分)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白化病患者则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1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2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1)由图1判断,缺乏酶①不会导致白化病,请说明理由 .
(2)白化病的基因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对性状的 控制.
(3)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要注意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 .
(4)若Ⅱ3再度怀孕,医院会建议她进行 ,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若Ⅱ3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胎儿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34.(共8分,每空1分)如图所示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原因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④⑤处分别代表的三个碱基序列:④ ⑤
(2)由图可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 .
(3)③过程发生的时间一般是 .
(4)从图解可知,由于DNA分子中的一个碱基 被替换成了 ,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改变,导致 容易破裂,造成溶血性贫血,甚至引起死亡,这说明基因突变一般是 .
35.(共10分,每空1分)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符合农业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育种名称: 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填写字母)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
④希望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 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 .
(2)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成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 ,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 .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得到预期中的理想性状? .为什么?
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段生物学科
参考答案
1——5 BDADB 6——10 DBCBC 11——15 CDDDA
16——20 DADDA 21——25 DABBC 26——30BDCCA
31. (共10分,每空1分)
(1)E A (2)氨基酸
(3)4 4 (4)转录 翻译
(5)由左向右 (6)C
(7)拟核(和质粒)(写出一个可得分)
32. (共8分,每空1分)
(1)60%
(2) 选择 基因频率 突变和基因重组
(3) 36% 48% 60% (4)物种
33.(共14分,每空2分)
(1)酪氨酸可以从食物从获取 (2)酶的合成 间接
(3)随机调查 常染色体隐性 (4)产前诊断
34.(共8分,每空1分)
(1)CAT GUA (2)GAA
(3)分裂间期 (4)T A 红细胞 有害的
35. (共10分,每空1分)
(1)①单倍体 ②A、B ③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 ④纯合 ⑤
(2)①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②基因重组
(3)不一定 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