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9.00 KB
- 2023-12-22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50分)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现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据此回答1-2题:
1. 近年来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
A.地形平坦 B. 位置优越
C. 气候温和 D. 劳动力充足
2. 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 )
A.广阔的经济腹地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 高素质的劳动力
读下图,完成3--4题。
3. 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D.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4.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5. 诗句所描写的地区目前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 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
B.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C. 作为全国的“粮仓”,粮食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D.水田农业,精耕细作
读我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6~7题。
6. 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 ③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C.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买,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回答8~9题。
8. 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高粱
9.“帕帕不装头上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B.降水较多,可减少洗头次数
C.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D.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10. 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017年多个台风登陆中国,分别是“苗柏”“洛克”“纳沙”“海棠”“天鸽”“帕卡”和“玛娃”等,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回答11-13题。
11. 台风卫星云图的获得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2. 台风路径预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3. 台风过境后的受灾情况分析及救援工作安排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4. 我国荒漠与世界荒漠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终年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由于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形成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主要是地质时期自然原因形成的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 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河口三角洲 B.河流沿岸平原 []
C.冲积扇 D.河边滩地
16.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17. 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18. 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 )
A. 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
B. 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C. 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
D. 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 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
A.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20. 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
① 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 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 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 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 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21~22题。
21.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
A.食品工业 B.高新技术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耗能工业
22. 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据此回答第23题。
23. 以下关于红水河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B.改变了珠三角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减少了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D.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 关于我国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
D.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25. 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
① 西气东输 ② 西电东送
③ 南水北调 ④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并由此形成了以 、 为主的景观特色。(6分)
(2)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4分)
(3)简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具体表现 (8分)
(4)简述宁夏草方格沙障的作用(4分)
27.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图1 图2
图3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10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8分)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10分)
2018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一、 单选题(每个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D
D
A
A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B
C[]
A
C
C
A
A
21
22
23
24
25
D
D
A
C
C
二、综合题
26.(每空2分,共22分)
(1) 气候干旱,温带草原,温带荒漠(6分)
(2)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形:周边高原山脉阻挡水汽的输入(4分)
(3) 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8分)
(4) 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削减风力
截留水分,提高植被的成活率(4分)
27.(共28分)
(1)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水位不稳定);
含沙量大;以夏汛为主;
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任选5点,可满分10分)
(2) B支流开发:水能(水电)、旅游等
C支流开发:航运、灌溉(8分)
(3) 存在问题:围湖造田、过度开垦(4分)
影响:湖泊面积萎缩,调洪蓄水功能减弱;
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流水不畅,洪涝加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体混浊,水质变差,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细菌疾病等(答对3点,可满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