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 MB
- 2023-12-16 发布
崇仁二中 2016 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读下图,回答 1~3 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各点,按其所在省区的简称排序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黑、滇、粤
B.甘、辽、藏、闽
C.新、内蒙古、川、桂
D.新、甘、黑、粤
2.四地所在省区中,与俄罗斯接壤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关于四地所在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四地所在省区大部分都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B.①所在省区境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分布
C.②地所在省区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区
D.④地所在省区,集中分布着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读经纬网图,回答 4~5 题。
4.H 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5.E 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 )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105° 110°
40°
35°
E
H
读右图,回答下题。
6.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7. 下图中的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
顺序排列的是 ( )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8-9 题。
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 )
A.夏季普遍高温,温差小 B.夏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C.冬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D.冬季普遍低温,温差小
9.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天气状况
下图中的 4 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完成 10~11 题。
10.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 )
A.①岷江 ②额尔齐斯河 ③松花江 ④海河
B.①大渡河 ②塔里木河 ③辽河 ④淮河
C.①岷江 ②塔里木河 ③松花江 ④辽河
D.①雅砻江 ②额尔齐斯河 ③辽河 ④闽江
11.关于河流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茶树的栽培
B.②中的河流,每年 1、2 月份经常断流
C.③河流域所在省区是我国特大城市数目最多的省区
D.④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右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 12~13 题。
12.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温度 C.地形 D.光照
13.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 )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读右图,回答 14~16 题。
14.图中 A 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 (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
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0°N
90°E
16. 对图中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7~19 题。
17.图中 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 )
A.贺兰山 B.阴山 C.大巴山 D.秦岭
18.下列矿产地,位于①、②两地所在省区的是 ( )
A.神府煤矿 B.白云鄂博铁矿
C.平朔煤矿 D.金昌镍矿
19.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下图显示我国五省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 20—21 题。
20. 甲、乙、丙三省区的人口密度依
次对应正确的是 ( )
A. 陕、新、鲁 B. 新、陕、鲁
C. 陕、鲁、新 D. 新、鲁、陕
21. 十年间,关于甲、丙两省区的人口密度
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省区人口密度变化较小,
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②丙省区人
口密度变化较大,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较高 ③甲省区人口密度较小,反映该地环境承载量较小④丙省区人口密度变化主要是人口自然增
长和人口迁移造成的(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 22~23 题。
9
12 57
66 175
189 540
617 610
566
甲 陇 乙 豫 丙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01 年
1991 年
图 2
22.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3.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 24~25 题。
24.根据雨带在 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 月 B.6-7 月 C.6~8 月 D.5~8 月
25.如在 7 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 I 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二、综合题(共 50 分)
1.中国局部地图,完成。(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
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 G 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3)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简称)境内。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 原因
是 。
2.读某地区相关地理要素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 分)
(1)比较 B 河流在 A、C 两测量站的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3 分)
(2)分析甲地区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3 分)
(3)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3 分)
(4)简要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3 分)
3.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图甲所示区域中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设商品粮基地必
须具备的条件。(4 分)
(2)甲图 中著名 的冶金 工业 基地是________,该 基地利 于生产 特种 钢的矿 产资源 优势是
________ 。(3 分)
(3)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图乙中等温线所示季节 C 地的降水往往比附近的 D 地和 E 地少很多,请简
要分析原因。(3 分)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图 C 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 D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线路
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 52 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
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1%,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
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 2014 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
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图 C 图 D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6 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2 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
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_
原因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2 分)
5.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地为
主,植被覆盖率在 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
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 义。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4 分)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江南_________地区(地形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的措施。(2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二 、
综合题(共 50 分)
1.(1)E F G B
(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3)甘肃 豫
(4)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2.(1)A 测量站水量较 C 测量站水量大 AB 河段为灌溉农业区,大量引水灌溉农田和生活用水量
大,BC 河段流经地区降水较少,没有较大的支流注入。
(2) ① 位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 ② 属于中温带,光照充足; ③ 有黄河水作灌溉水源;
④ 长期耕作,土壤肥沃。
(3)水源 原因: 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解决途径: 临近黄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
(4)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壤盐碱化和风沙危害。
① 该区地处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加之不合理的灌溉致使土壤盐碱化严重;
② 该区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周围多沙漠,植被覆盖较差,风沙危害严重。
3.(1)成都平原
自然条件:平原内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
(2)攀枝花 铁、钒、钛等矿产丰富
(3)图乙中所示地区,E 和 D 都处于西南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 C 地位于西南季风背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C B D A A C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A B D A C B
题目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A B C
风坡,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
4. (1)(6 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
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
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
水量耗
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
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2 分)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2 分)
5.(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4 分)
(2)丘陵 表层土壤流失; (2 分)
(3)北方:植树造林;退耕还牧,防止过度放牧等;南方: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开发新型能源,退
耕还林等。(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