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50 KB
- 2023-12-08 发布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初考试
化学试题
命题学校:凤城市第一中学 命题人:赵伟泽 校对人:李庆祝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
B.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x)
C.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是由于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英坩埚、水泥和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 HCl,若将两者混合使用,其杀菌效果和去除厕所污渍的效果都将加强
C. “玉兔号”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 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3.能确认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4.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选项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C
Fe、Zn
Cu、Ag
电解液
FeCl3
Fe(NO3)2
CuSO4
Fe2(SO4)3
5.已知:H2 (g)+I2 (g) 2HI (g) Δ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甲中加入0.1 mol He,乙不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
6. 设 NA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的新制氯水中,若含有Cl-数为 NA,则其中含有 ClO-数也为NA
B. 12.0 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NA
C. 一定条件下,1.0 mol Cl2与足量铁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D. 78 g 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7. 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Fe2+(Fe3+):还原铁粉,过滤
B. 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
C.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加热
D. HNO3溶液(H2SO4):适量 BaCl2溶液,过滤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Na+的结构示意图:
C.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
D.M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原子符号为M
9.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铝热反应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0.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室制氨气
制过氧化钠
验证浓H2SO4
实验室制备Fe(OH)2
的脱水性、强氧化性
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 kJ·mol-1
C.2H2(g)+O2(g)===2H2O(g) ΔH<0且ΔS>0,能自发进行
D.浓硫酸的稀释和铝热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12.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
Ba与水反应会更快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C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
13.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A
B
C
D
甲
Cu
Na2CO3
Fe
NaAlO2
乙
CuO
NaOH
FeCl3
Al2O3
丙
CuSO4
NaHCO3
FeCl2
AlCl3
丁
Cu(NO3)2
CO2
Fe(NO3)2
Al(OH)3
14.Al-Ag2O电池是一种可用作水下动力的优良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式为2Al+3Ag2O+2NaOH=2NaAlO2+6Ag+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且正极质量逐渐减小
B. 当电极上生成1.08 g A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1 mol
C. Al电极的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D. 工作时电解液中的Na+移向Ag2O/Ag电极
15. 下列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AlCl3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Al(OH)3 能溶于强碱溶液
B
铝、镁用导线连接后投入NaOH溶液中,铝表面有气泡
铝比镁更活泼
C
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 NaOH溶液反应
单质硅是两性物质
D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加稀HCl溶解,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反应后固体中不含+3价的铁
16.在一个恒温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qD(s),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②气体总质量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A. 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3是电解质
②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101 kPa、150 ℃时,a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22.4 L的CO气体和28 g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⑥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⑦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⑧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A. ②③④ B.②④⑦⑧ C.①⑤⑥⑦ D.③⑤⑥⑧
18.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XZ2中,n是一种二元弱酸。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X<Y
B.非金属性:Y>Z>X
C.Y与Z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有漂白性
D.W与X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
19.如图所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反应:4CO(g) +2NO2(g)==N2(g) +4CO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T10
20.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为20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2
0.1
0.1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2
A.反应可表示为3X+Y2Z
B.建立平衡过程中,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 (Z)=0.005 mol·L-1·s-1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若初始浓度:X为0.2 mol·L-1,Y为0.2 mol·L-1,Z为0.8mol·L-1,则平衡向右移动
二、填空题(21~24题,共50分)
21.(12分) 某兴趣小组研究亚硝酸钠,查阅下列资料,试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
NaNO2 (亚硝酸钠)
性质
1.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氧化性,能将Fe2+ 氧化成Fe3+ ;
2.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盐。
(1)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若有0.75mol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氧化剂粒子数为_______。(用NA表示)
(2)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 维生素C > Fe2+ D.NaNO2是还原剂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 (填序号)。
A. 焰色反应 B.分别滴加酸化FeSO4溶液和KSCN溶液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 D.分别滴加AgNO3溶液
(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2.(12分)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
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 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____。已知ΔH2=﹣58 kJ•mol-1,则ΔH3=______。
已知:CO中的化学键是C≡O,CH3OH的结构式为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 + 2O2(g)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②C(s) + O2(g) CO2(g) ΔH2=―393.5 kJ·mol-1;
③H2(g)+1/2 O2(g)H2O(l) ΔH3=―285.8 kJ·mol-1。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ΔH=______kJ·mol-1。
(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CH3OH)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当12.8 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 NA个电子转移。
23.(12分)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 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ΔH <0,实验测得反应物在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ΔS 0(填>或<),该反应在 (填“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利于自发进行;
(2)比较T1与T2的大小关系:T1 T2(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 1和p 6的条件下,往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H2和1 mol CO2,该反应在第5 min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的体积为1.8 L;则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若温度不变,压强恒定在p 8的条件下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变为 L。
24.(14分)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C同主族,A与B、A与E形成共价化合物,A与B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E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五种元素中,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画出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2)B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X、Y、Z三种物质中均含有上述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①X、Y、Z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若W固体俗称干冰,则反应Y―→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W是强碱,且Y是白色难溶固体,则反应Y―→
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X、Y、Z是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W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上述转化均在常温条件下完成,则反应Z―→Y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