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50 KB
- 2023-12-01 发布
物 理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1题,共38分)、非选择题(第12题~第16题,共62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的方格内,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对晶体和液晶的特点展开了讨论.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B.乙说,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丙说,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D.丁说,液晶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2.关于质点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时刻,它的速度与回复力的方向相同,位移方向也相同
B.在某一段时间内,它的回复力的大小增大,动能也增大
C.在某一段时间内,它的势能减小,加速度的大小也减小
D.在某一时刻,它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4.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相同温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
D.纵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能迁移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振子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相同,且从a到b历时0.2 s,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 s,aO=bO,c、d为振子最大位移处,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A.1 Hz B.1.25 Hz
C. 2 Hz D.2.5 Hz
6.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发生以下两种状态变化:第一种变化是从状态A到状态B,外界对该气体做功为6 J;第二种变化是从状态A到状态C,该气体从外界吸热的热量为9 J,图线AC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两状态的温度相同,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状态到B状态气体放出3 J的热量
B.从A状态到C状态气体内能增加9J
C.气体从A状态到B状态与外界交换热量和A状态到C状态相同
D.气体从A状态到B状态的内能变化小于从A状态到C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C.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来自某遥远星系上的某种原子光谱,与地球上同种原子的光谱相比较,光谱中各条谱线的频率均变小,说明该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8.关于液体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液体分子都没有固定的位置,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时刻变动
B.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要比液体内部分子分布紧密些
C.从燃烧的蜡烛上滴下来的蜡,冷却后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造成的
D.在夏季,人穿棉线衣服感觉舒适是因为汗水对棉线浸润
9.如图甲所示,一个单摆做小角度摆动,从某次摆球由左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对于这个单摆的振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x=8sin(πt)cm
B.单摆的摆长约1m
C.从t=2.5 s到t=3 s的过程中,摆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D.从t=2.5 s到t=3 s的过程中,摆球所受绳子拉力逐渐减小
10.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
B.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
b
a
P
Q
O
θ
θ
第11题图
11.a、b、c三条平行光线垂直于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截面直径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如图所示,光线b正好过圆心O,光线a、c从光线b的两侧对称入射,从玻璃砖下表面进入空气后与光线b分别交于P、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对三种光的折射率关系为na>nb>nc
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c光的折射率
C.a光比c光穿过该半圆柱体玻璃砖所需时间长
D.a、b、c三种光穿过该半圆柱体玻璃砖所需时间b光最长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第12题图1
O
a
b
c
L
T2
O
第12题图2
O
第12题图3
A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1
2
3
摆长L/cm
80.00
90.00
100.00
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s
90.0
95.5
100.5
振动周期T/s
1.80
1.91
重力加速度g/(m·s-2)
9.74
9.73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 s,g=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 - 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T2 - L的图线的示意图如图2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3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 (用l1、l2、T1、T2表示).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7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9分)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缸内气体温度为T1.现对汽缸缓慢加热,使体积由V1增大到V2,该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1.求:
第13题图
(1)加热后缸内气体的温度;
(2)该过程中气体增加的内能.
14.(12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与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小球从弹簧上端由静止开始释放,在竖直方向上作简谐运动,其周期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弹簧质量和一切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开始运动时刻为0时刻,求:
(1)小球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形变量及简谐运动的振幅A;
(2)小球简谐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3)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弹力.
15.(12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P和Q是介质中的4个质点,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B点.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1)该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2)从t=0到t=1.6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3)经过多长时间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谷?
16.(14分)如图所示,某玻璃砖的截面由半圆和正三角形组成,半圆的直径为d,正三角形的边长也为d,一束单色光从AB边的中点D垂直于BC射入玻璃砖中,结果折射光线刚好通过半圆的圆心O,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不考虑光的反射).
(2)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将光在AB面上的入射点下移,使折射光线刚好能照射到圆的最底部,入射点沿AB移动的距离为多少?这时光束在圆的最底部经玻璃砖折射后的折射角为多少?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D 2. C 3. D 4.B 5. B 6.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 BD 8. ACD 9. AB 10. A C 11. BC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2.(1)AD (3分,漏选得1分) (2) (3分)
(3)2.01,9.76(9.76~9.77) (4分) (4) B (2分)
(5) (3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7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9分)解析:(1)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解得: (3分)
(2)气体升温过程
气体做功: (3分)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3分)
14.(12分)解析:(1)物体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形变量: (2分)
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振幅: (1分)
(2)开始时刻物体的位移为负向最大,则: (3分)
解得: (2分)
(3)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最低点物体的加速度: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则: 解得 (2分)
15.(12分)解析:(1)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波长λ=20 m (1分)
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T=0.8 s (1分)
传播速度 (2分)
(2)从t=0到t=1.6 s,质点P通过的路程
s=2×4A=16 m (4分)
(3)质点P、Q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
L=85 m-10 m=75 m (2分)
由L=vt,解得t=3 s 即通过3 s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谷.(2分)
16.(14分)解析:
甲
(1)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 (2分)
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2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路程s=d (2分)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2分)
乙
(2)由几何关系可知
求得 (2分)
因此入射点沿AB移动的距离Δs=AE-AD=d (2分)
由几何关系F点入射角为30°,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解得F点出射角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