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MB
- 2023-11-27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在△ABC中,若a=2bsinA,则B为
A. B. C. 或 D. 或
【答案】C
【解析】, ,则或,选C.
2.在△ABC中,,则S△ABC= ( )
A. B. C. D. 1
【答案】C
【解析】
,选C
3.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 )
A. 60° B. 30° C. 120° D. 15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长为7的边所对的角为θ,根据余弦定理可得cosθ的值,进而可得θ的大小,则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180°﹣θ,即可得答案.
解:根据三角形角边关系可得,最大角与最小角所对的边的长分别为8与5,
设长为7的边所对的角为θ,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180°﹣θ,
有余弦定理可得,cosθ==,
易得θ=60°,
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180°﹣θ=120°,
故选B.
【考点】余弦定理.
4.等差数列{an}中,a1+a5=10,a4=7,则数列{an}的公差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a1+a5=10,a4=7,∴⇒d=2
5.已知△ABC的周长为9,且,则cosC的值为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不妨设,,
则 ,选A.
6.在200m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30°,60°,则塔高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如图,易知,在中,,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故选A.
7.已知△ABC中,a=4,,则B等于( )
A. 30° B. 30° 或150° C. 60° D. 60°或120°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BC中,a=4,b=4,A=30°,由正弦定理可得,得.
再由b>a,大边对大角可得B>A,∴B=60°或120°,
故选D.
【考点】正弦定理.
8.已知在△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 ( ).
A. 9 B. 18 C. 9 D. 1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30°,∠B=120°所以∠C=30°
【考点】解三角形
9.某人先向正东方向走了x km,然后他向右转150°,向新的方向走了3 km,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为km,那么x的值为( )
A. B. C. 3 D. 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由余弦定理得,解得或.
【考点】余弦定理的应用
10.在中,,,,则( )
A. 或 B.
C.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得
【考点】正弦定理
11.在△ABC中,若∠A=60°,b=1,其面积为,则=( )
A. 3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三角形的面积,所以,又,所以,又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则,故选B.
【考点】解三角形.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点的综合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本题的解答中利用比例式的性质,得到是解答的关键,属于中档试题.
12.在△ABC中,若,则等于( )
A. 1 B. C. D.
【答案】C
【解析】,则, , , ,,
,选C.
13.在△ABC中,若,则A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则 或 ,选D.
14.在△ABC中,若,则其面积等于( )
A. 12 B. C. 28 D.
【答案】D
【解析】, ,
,选D.
15.在△ABC中,若,则∠A=(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即:
则 , ,,选C.
16.在△ABC中,若,则△ABC的形状(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C. 不能确定 D. 等腰三角形
【答案】B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又因为,所以
或,即或,所以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A.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属于中档题.判断三角形状的常见方法是:(1)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化边为角,利用三角变换得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为边,通过代数恒等变换,求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3)根据余弦定理确定一个内角为钝角进而知其为钝角三角形.
17.在△ABC中,若则A=(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 ,
,则 ,选B .
18.在△ABC中,若,则最大角的余弦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余弦定理
,,
, 最大角为,
,选C.
【点睛】余弦定理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第二是已知三边求任一角,本题属于前者,先求出边,根据“大边对大角”可以判断最大角,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余弦值.
19.在中,若,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解:因为在中,,利用正弦定理,则可知a>b,那么再利用大边对大角,因此选A
20.在△ABC中,,则等于
A. 1 B. 2 C. D. 3
【答案】B
【解析】根据正弦定理, ,,,则,则 ,,选B 。
2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是,这条高与底边的夹角为,则底边长=( )
A. 2 B. C. 3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则,在直角中,根据正弦定理可得,故选D.
【考点】正弦定理.
22.在△ABC中,bcosA=acosB ,则三角形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 ,则,则,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选C.
23.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且,,则的外接圆直径为( )
A. B. 5 C. D.
【答案】C
【解析】 ,,
, ,
,选C.
24.在△ABC中, 其面积,则BC长为( )
A. B. 75 C. 51 D. 49
【答案】D
【解析】,,
,选D.
25.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8=4a3,a7=-2,则a9=( )
A. -6 B. -4
C. -2 D. 2
【答案】A
【解析】由条件得解得故a9=10+8×(-2)=-6.
26.在△ABC中,已知b=4,c=2,∠A=120°,则a等于( )
A. 2 B. 6 C. 2或6 D. 2
【答案】A
【解析】 ,
,选A.
27.已知在△ABC中,sinA∶sinB∶sinC=3∶5∶7,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 )
A. 135° B. 90° C. 120° D. 150°
【答案】C
【解析】根据正弦定理 ,有
不妨设, ,显然 ,三角形的最大角为,
,
,选C.
【点睛】正弦定理有如下变形: , ,
, 等,这些公式要灵活应用.
28.在三角形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一个解的是( )
A. b=7,c=3,C=300 B. b=5,c=,B=450
C. a=6,b=,B=600 D. a=20,b=30,A=300
【答案】C
【解析】略
29.(5分)(2011•重庆)在等差数列{an}中,a2=2,a3=4,则a10=( )
A. 12 B. 14 C. 16 D. 18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的等差数列的两项做出等差数列的公差,写出等差数列的第十项的表示式,用第三项加上七倍的公差,代入数值,求出结果.
解:∵等差数列{an}中,a2=2,a3=4,
∴d=a3﹣a2=4﹣2=2,
∴a10=a3+7d=4+14=18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公差求法,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一个数列中最常出现的基础题.
30.等差数列{an}中,若a1+a4+a7=39,a3+a6+a9=27,则前9项的和S9等于( ).
A. 66 B. 99
C. 144 D. 297
【答案】B
【解析】∵{an}为等差数列,由a1+a4+a7=39,a3+a6+a9=27可知3a4=39,3a6=27.∴a4=13,a6=9,∴S9=×9=×9=9×=9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英语卷·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押题卷(一)(2017-05)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ppt课件 (5)
- 语文(心得)之好评有道+妙改生花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倍的认识丨苏教版(4)
- 2020感谢师恩教师节征文三篇
- 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政治卷·2017届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前黄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马塘中学四校高三12月联考(2016-12)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 监理工程师年终总结700字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