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50 KB
- 2023-11-14 发布
第八章 浮力真题演练
1.(2014·淄博中考)下列关于压强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B.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所受的浮力变大
C.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数值
D.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2.(2016·淄博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圆筒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A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B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m1<m2 B.p1<p2,m1=m2
C.p1>p2,m1>m2 D.p1>p2,m1=m2
3.(2018·淄博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A和B分别放入溢水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4.(2017·淄博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0.9 N的液体,乙杯溢出0.8 N的液体。则( )
4
A.小球在甲杯中受浮力,在乙杯中不受浮力
B.小球重0.9 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 N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5.(2015·淄博中考)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A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B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B.苹果排开A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B液体的重力
C.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苹果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6.(2014·淄博中考)如图所示的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相平),慢慢放入一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从溢水杯中溢出6×10-4 m3的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g=10 N/kg),木块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水溢出前后,溢水杯底受到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2018·淄博中考)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4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8.(2016·淄博中考)在水平台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 cm2的圆筒形容器,容器内水深20 cm,将一个长方体用细线拴好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水面开始逐渐浸入直至浸没到水面下某处停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g=10 N/kg,容器厚度、细线重均不计,容器内的水未溢出)求:
(1)长方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长方体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4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6 N F浮=G木 不变
7.(1)测量空桶的重力 BDAC(或DBAC)
(2)0.2 0.2 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换用不同的液体和不同的物体(如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 (3)体积
8.解:(1)由图像知,当h=0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
即G=9 N;
当h≥10 cm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浮力不变,圆柱体完全浸没,
此时F=5 N;
所以长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9 N-5 N=4 N。
(2)由F浮=ρ液gV排得,排开水的体积:
V排===4×10-4 m3,
容器内水的体积:
V水=100 cm2×20 cm=2 000 cm3=2×10-3 m3,
长方体浸没时,水和长方体的总体积:
V=V水+V排=2×10-3 m3+4×10-4 m3=2.4×10-3 m3,
容器内水的深度:
h水===0.24 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水=1×103 kg/m3×10 N/kg×0.24 m=2 400 Pa。
答:(1)长方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4 N;
(2)长方体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 400 Pa。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