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3-11-09 发布
××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D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答案】D
3.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
①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④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4.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9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答案】D
5.关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C.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D
6.“哲学是智慧的源泉”是说(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一切智慧都源于对哲学的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7.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④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8.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
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9
9.大到国际关系,小到居家生活,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衣食住行,处处有学问,处处有哲学,同样的生活,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我们之所以说生活处处有哲学,是因为
A.哲学是聪明人想出来的
B.哲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抽象概括与升华
C.哲学能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
D.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B
1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民主主义文化 B、毛泽东思想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B
11.下列选项按照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科学的原子和分子
③天地合力,万物自生
④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答案】C
12.马克思提出的科学论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人人平等、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的大思路,仍然是当代世界进步发展的先锋潮流和方向。新世纪以来新一轮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运动再次表明,在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仍然“在场”!材料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科学性 ②具有革命性 ③是普世价值 ④中国化成果丰硕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C
13.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9
③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14.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说:“哲学不能给人带来面包,但会让人吃面包的感觉更加香甜”。尼采也说:“哲学是文化的医生”。这说明( )
①哲学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文化提供确切的方法
②哲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要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1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
①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③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④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C
16.“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适应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路。这说明真正的哲学能
①指导社会的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
②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
③成为时代的精华,社会发展的源泉
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9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它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是
①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造世界
②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③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④旧哲学从没有过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A、①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18.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答案】C
19.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是
①艰苦奋斗 ②解放思想 ③实事求是 ④群众路线 ⑤独立自主 ⑥自强不息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答案】C
20.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
②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21.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
9
A、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B
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B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答案】B
24.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提出“理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不同点是
A.都承认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D.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答案】C
25.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乙秀才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考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二者的话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9
④二者的话都坚持了唯物主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26、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C
27、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科学观点
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答案】B
28、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答案】A
29、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答案】C
30、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答案】A
二、非选择题(3小题,总计40分)
9
31、材料: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基础及其基本特征。(15分)
【答案】
①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9分)②基本特征: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6分)
32、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4分)
(2)简要分析上述两种世界观。(8分)
答案(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
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科学的。
33. 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共鸣与热议,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亲子教育反思潮,也树立了国产教育题材影视剧的新标杆。《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它触动了教育这一社会敏感点。学区房、幼升小、择校热、隔代疼。《虎妈猫爸》不回避热点话题,向观众传达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虎妈猫爸》中的“虎妈”
9
作为当代父母的典型代表,也曾随波逐流,试图把别人的成功历程复制到自己女儿身上,但面对女儿的痛苦和抵触,“虎妈”进行了积极的反思,最终做出了符合女儿实际的正确选择。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其实是在呼唤自省精神,这种精神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尤为可贵。
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虎妈”育女过程的认识。(13分)
【答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3分),在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上(2分),“虎妈”试图把别人的成功历程复制到自己女儿身上这没有做到存在决定思维(2分),后来做出了符合女儿实际的正确选择,做到了存在决定思维(2分);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上(2分),“虎妈”积极反思自己从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2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