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 MB
- 2023-11-08 发布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时间: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面商国家大计。
2.目的
(1)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身上。
(2)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
3.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4.意义:与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全面进攻: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发动了全面内战。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2.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解放区与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粉碎全面进攻: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粉碎重点进攻: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4
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美国用军用飞机空运国
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常考点】
1.内战爆发的背景: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性质: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4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重大措施
内容
结果
土地政策的变化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的土地政策
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中国土地法大纲》()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战略反攻: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
2. 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3)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南京解放: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在大陆的统治。
4
三大战役示意图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常考点】
1.时间: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2.成果: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3.作用: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 2021届新高考英语人教版一轮考评训练::写作规范练(四)
-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 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交流
- 乡镇镇长年度述职述廉报告范文
- 语文(心得)之语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享受对话
- 2017-2018学年广西桂梧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 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第九课 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1框 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练习
- 优秀团员自我鉴定2000字
-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