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 MB
- 2023-10-02 发布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试 卷 2017.1
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至20题每小题1分,21至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成分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为( )
A.尿素、抗利尿激素、维生素、血浆蛋白 B.抗体、载体、线粒体
C.尿酸、氨基酸、胃液中的盐酸 D.白细胞、溶菌酶、呼吸氧化酶
2.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
A.是在神经、体液与免疫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3.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后,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4.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
内则相反,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则膜外与膜
内电流方向为( )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5.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6.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共同点是( )
A.元素组成相同 B.合成部位相同
C.生理功能相同 D.运输途径相同
7.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强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8.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降低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9.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
10.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11.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点是 ( )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产生淋巴因子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 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
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13.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14.在植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部位的激素有( )
A.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 D.脱落酸、乙烯、赤霉素
1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16.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假如某动物种群数量在2001年是20只,2002
年发展到40只,2003年发展到80只,那么2007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是( )
A.640只 B.1280只 C.2560只 D.5120只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群落范畴的是( )
A.一座山上所有的水杉 B.一块草地上所有昆虫
C.一片森林内所有的动植物 D.一块湿地内所有的生物
18.以下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例子( )
A.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苔藓
C.地衣→苔藓→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苔藓→地衣
19.研究表明,雄鼠的“气味”对幼年雌鼠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这种“气味”在生态学上称为( )
A.物理信息 B.营养信息
C.行为信息 D.化学信息
20.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成相反关系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相反关系
21.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细胞内浓度(mmol/L)
细胞外浓度(mmol/L)
K+
140.0
3.0
Na+
18.0
145.0
A. 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2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刺激A或B点时,甲、
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
A.给A点以一定刺激,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给A点以一定刺激,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给B点以一定刺激,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给B点以一定刺激,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甲不偏转
23.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
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2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25.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B.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
D.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26.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C.催乳素和呼吸酶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7.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
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28.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29.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30.如右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
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
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32.如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有三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含1.3×108 kJ,则 a至少约含4.5×107 kJ
31.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3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 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
A.600 g B.900 g C.1600 g D.5600 g
34.如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其中代表分解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35.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
A.a>b>c B.c>b>a C.c=b>a D.a>c=b
二.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共50分)
36.(8分)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_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它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_________ 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________(阴/阳)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上述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_________功能。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离子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GABA是一种_________性的神经递质。
(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 ,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_________(某结构)中,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____(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37.(9
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动物的器官,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 )________,
该器官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
(2)若a、b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 作用。若激素①表示性激素,则物质b是__________,据图分析,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激素①进入靶细胞内,通过I、II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形成,这个过程主要说明了能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激素②的生理功能是 。
(5)如果丙器官中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该激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图1 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植物体的特定部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
作用的 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和 。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 。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分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39.(12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E分别表
示不同的营养级,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储存的能量;R表示
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1.9
0.8
1.1
D
89.2
33.9
55.3
E
94.7
33.0
61.7
F
211.5
20.1
191.4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kJ/(m2·a)。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或食物): 。
(3)据表中数据推出Pg、Pn和R之间的关系是:Pn= 。
(4)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5)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6)如果D作为该湖泊中的经济鱼类,生产上既要获得最大捕捞量,又不破坏其种群稳定,通常将捕捞量
控制在D的环境容纳量一半的水平上,原因是此时种群的 最大。
40.(11分)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
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
(2)PCR过程中退火(复性)温度必须根据引物的碱基数量和种类来设定。表1为根据模板设计的两对引物序列,图2为引物对与模板结合示意图。请判断哪一对引物可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 。
(3)图1步骤③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 。
(4)为将外源基因转入马铃薯,图1步骤⑥转基因所用的细菌B通常为 。
(5)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2017.1
1-5 ABDAB 6-10 DDABB 11-15 BABAB 16-20 BDCDB 21-25 DCABA
26-30 CCDBD 31-35 ABBDA
36.(8分,每空1分)
(1)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阴 信息交流 抑制 (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
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 (3)GABA受体 延长
37.(9分,每空1分)
(1)( 甲 ) 下丘脑;突触;
(2)抑制(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自由扩散 (3)基因的表达
(4)神经递质;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5)组织细胞、垂体细胞、下丘脑细胞(答全给分或答:“几乎所有的细胞”)
38.(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调节 微量的 (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
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A叶数量越多,B叶生长越快) (6)a、e、g(2分)
39.(12分,每空2分)
(1)870.7×102 (2)
(3)Pg-R (4)11.9% (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对一个给1分)
(6)增长速率最大
40.(共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耐高温 (2)引物对B (3)否 (4)农杆菌(1分) (5)①2 ②1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答题卡 2017.1
一. 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至20题每小题1分,21至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共50分)
36.(8分)
(1) , ,_________,
, 。
(2) 。
(3) , 。
37.(9分)
(1)( ) , 。
(2) , , 。
(3) 。 (4) ,
。
(5) 。
38.(10分)
(1) , 。
(2) 。
(3) ,
。
(4) , 。
(5) 。
(6) 。
39.(12分)
(1) 。
(2)
(3) 。 (4) 。
(5) 。
(6) 。
40.(11分)
(1) 。 (2) 。
(3) 。 (4) 。
(5)①_________种。②_________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