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00 KB
- 2023-08-14 发布
新洲一中阳逻校区2020届高二物理电学综合训练试题
2020.2.11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B、磁感线一定从磁体的N极出发,到S极终止;
C、任何磁场的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磁感线在空间不能相交;
D、磁感线密处磁场强,磁感线疏处磁场弱;
2.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面列举的四种器件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是( )
A.回旋加速器 B.日光灯 C.质谱仪 D.示波器
3.右图所示,为正电荷Q的电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将电量为q=5×10-8库仑的正点电荷(试探电荷)置于A点,所受电场力为2×10-3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点电荷q从A点移走,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将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放于A点,A点场强大小为4.0×104N/C,方向指向B
C.将电量为2q的正点电荷放于A点,A点场强大小为8.0×104 N/C,方向指向B
D.B点处的电场强度小于4.0×104N/C
4.点电荷Q1、Q2和Q3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等势面与纸面的交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图中标在等势面上的数值分别表示该等势面的电势,a、b、c……表示等势面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位于g点的点电荷不受电场力作用
B.b点的场强与d点的场强大小一定相等
C.把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i点,再从i点移到f点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总功大于把该点电荷从a点直接移到f点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D.把1库仑正电荷从m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
场力做的功等于7KJ
…………
5.如图,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当电路中点亮的电灯的数目增多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
B、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不变
C、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不变
D、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
6. 高温超导限流器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如图。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时,将造成超导体失超,从超导态(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一个纯电阻),以此来限制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流。已知超导部件的正常态电阻为,超导临界电流,限流电阻,小灯泡上标有“,”的字样,电源电动势,内阻。原来电路正常工作,现突然发生短路,则( )
、短路前通过的电流为;
、短路后超导部件将由超导状态转化为正常态;
、短路后通过的电流为;
、短路后通过的电流为;
a
b
c
E
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方向竖直向下,水平匀强磁场B垂直纸面向里,三个油滴a、b、c带有等量同种电荷。已知a静止,b、c在纸面内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未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a的质量最大,c的质量最小,b、c都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B.b的质量最大,a的质量最小,b、c都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C.三个油滴质量相等,b沿顺时针方向运动,c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D.三个油滴质量相等,b、c都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8. 如图所示,一个理想边界为PQ、MN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宽度为d,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电子从O点沿纸面垂直PQ以速度v0进入磁场。若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d。O′在MN上,且OO′与MN垂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vo
d
O
MH
NMH
PMH
QMH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左
右
A.电子将向右偏转
B.电子打在MN上的点与O′点的距离为d
C.电子打在MN上的点与O′点的距离为
D.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a
b
c
甲
B
t/s
1 3 5 7
O
B0
-2B0
-B0
乙
9. 如图甲所示,正三角形导线框abc
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图丙中能表示线框的ab边受到的磁场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是(力的方向规定以向左为正方向)
I1
L
S
I2
A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S闭合且电路达到稳定时,流过灯泡A和线圈L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在电键S切断的瞬间,为使小灯泡能比原来更亮一些,然
后逐渐熄灭,则
A.必须使I2>I1
B.与I1、I2大小无关,但必须使线圈自感系数L足够大
C.自感系数L越大,切断时间越短,则I2也越大
D.不论自感系数L多大,电键S切断瞬间I2只能减小,不会增大
b
a
c
d
M
N
11.如图所示,在理想边界MN的左侧空间存在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MN右侧有一矩形金属线圈abcd,ab边与MN重合.现将a、b两端分别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同时使线圈以ab边为轴从图示位置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则从示波器中观察到a、b两端电压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12.2020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安装的一种电磁装置可以向控制中心传输信号,以确定火车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其原理是将能产生匀强磁场的磁铁安装在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如图甲所示(俯视图),当它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线圈时,线圈便产生一个电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线圈边长分别为l1和l2,匝数为n,线圈和传输线的电阻忽略不计.若火车通过线圈时,控制中心接收到线圈两端的电压信号u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cd均为直线),t1、t2、t3、t4是运动过程的四个时刻,则火车
A.在t1~t2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t3~t4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在t1~t2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为
D.在t3~ t4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
B
C
D
E
P
G
_
+
-
G
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电键的瞬间观察到电流表G指针向右偏转.电键闭合后,他还进行了下列操作: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快速向接线柱C移动,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
(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将线圈A中的铁芯快速抽出,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0
5
10
20
50
100
500
1k
∞
Ω
(2)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内阻,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0(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
D.电池组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可忽略)
E.多用电表
F.开关S1、S2
G.导线若干
V
R0
乙
S1
S2
E
A
V
甲
S1
E
有一同学利用上述所给的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选用________倍率.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上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大约是_________kΩ.
为了更准确的测出此电压表内阻大小,该同学设计了甲、乙两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电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所测各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为RV=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5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一个正方形导线圈边长,共有N=100匝,其总电阻,线圈与阻值的外电阻连成闭合回路.线圈所在区域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平面向外,如图甲所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如图乙所示.
0
B/T
1.0
t/s
0.1
0.2
0.3
0.4
0.5
0.6
(1)若取向上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正,试画出流过电阻R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要求至少画出一周期,并在图象上标明有关数据);
(2)求流过电阻R的电流的有效值.
B
P
d
E
A
15.(10分)静电喷漆技术具有效率高、质量好、有益于健康等优点,其装置可简化如图.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间距d=0.40m,两板间有方向由B指向A,大小为E=1.0×103N/C的匀强电场.在A板的中央放置一个安全接地的静电油漆喷枪P,油漆喷枪的半圆形喷嘴可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喷出带电油漆微粒,油漆微粒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0=2.0m/s,质量m=5.0×10-15kg、电荷量q=-2.0×10-16C.微粒的重力和所受空气阻力均不计,油漆微粒最后都落在金属板B上.试求:
(1)微粒打在B板上时的动能;
(2)微粒到达B板所需的最短时间;
(3)微粒最后落在B板上所形成的图形的面积.
y
E
A
O
x
B
C
v
φ
φ
16、(10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轴向下;在x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量+q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轴上A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φ,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与x轴的夹角为φ,求:
⑴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
⑵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
×
×
×
×
×
y
×
×
×
×
×
×
×
×
×
×
×
×
×
×
×
×
×
×
x
O
B
P(x,y)
17、(10分)在场强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在O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⑴小球运动到任意位置P(x,y)的速率v;
⑵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ym;
⑶当在上述磁场中加一竖直向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时,小球从O静止释放后获得的最大速率vm.
18、(1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0.1 kg、阻值R=0.5Ω的正方形金属框,放在表面绝缘且光滑的斜面顶端(框上边与从AA‘重合),自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下滑过程中穿过一段边界与斜面底边BB‘平行、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后滑至斜面底端(框下边与BB‘重合)。设金属在下滑过程中的速度为v时所对应的位移为s,那么v2—s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试问:
(1)根据v2—s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斜面倾角和匀强磁场的宽度d。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大?金属框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新洲一中阳逻校区2020届高二物理电学综合训练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CD
B
BD
D
D
BC
D
D
A
AD
D
ACD
b
a
c
d
M
N
13.右偏;左偏. (每空1分)
×100Ω;3kΩ; (每空1分)
乙 (2分)
因为甲图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小(或电流表量程太大),读数误差比较大;(2分)
S2断开前、后电压表的读数U1、U2(1分),. (2分)
14.(10分)解析:(1)由图乙可知,0.1s时间内:
-2
0
i/A
t/s
0.1
0.2
0.3
2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由楞次定律可知0.1s时间内电流方向为正.
流过电阻R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
,代入数据解得
15.(10分)解析:(1)对任意一个微粒,从A板运动到B板,电场力做的功相同,因此打在B板上时的动能也相同.根据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解得Ek=9.0×10-14J (
(2)初速度垂直B板的微粒到达B板的时间最短.设这样的微粒到达B板是的速度为v,则
由运动学公式得,解得
(3)初速度平行于A板的微粒做类平抛运动,打到B板上的位置离中央最远,设其运动时间为t',水平位移为x,则
,,解得
根据对称性可知,所有微粒打在B板上应形成一个圆,此圆的面积
16、解:⑴由几何关系得:R=dsinφ
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⑵质点在电场中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设质点射入电场的速度为v0,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则有
v0=vcosφ vsinφ=at
d=v0t 解得:
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a 解得:
17、⑴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⑵设在最大距离ym处的速率为vm,有:
解得:
得:
⑶小球运动如图所示
由动能定理得:
由圆周运动得:
且: 解得:
18.解:(1)由图象可知,金属框从开始运动到位移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①,动力学公式②,代入数据解得,。
由图象可知,金属框从1.6 m运动到2.6 m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加速度,速度;从2.6m运动到3.4m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加速度。由此可判断,金属框从进入磁场开始到完全离开磁场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s2=2d③,d=0.5 m。
(2)由匀速直线运动,当金属框运动位移为s=2.6m
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力平衡。即④,解得。
金属框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需的时间 ⑤
新洲一中阳逻校区2020届高二物理电学综合训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k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V=___________________.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