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00 KB
- 2023-05-03 发布
2019秋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二第1次阶段考生物试卷
命题:吴海燕 审核:郑小雪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选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细胞分裂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核DNA不会随细胞长大而无限增加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裂间期有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B. 分裂间期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
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3.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4.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是
A.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 B.因创伤引起的细胞坏死
C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 D.蝌蚪发育成青蛙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
5、基因型为AaBb动物,在其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基因B和B分开发生在( )
A、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B、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中没有基因表达过程
B.细胞分裂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出现纺锤体
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存在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
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
7.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病毒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B.癌变细胞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转移
C.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发生变化 D.癌变细胞的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减缓
8、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它的体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条数依次是 ( )
A.4、4、4、2 B.4、4、4、4
C.8、8、8、4 D.8、8、16、4
9、遗传学两大规律在哪种生物中不起作用 ( )
A.豌豆 B.果蝇 C.玉米 D.蓝藻
10、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B.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
C.“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D.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做了自交实验
11、现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与纯种抗锈病的小麦进行杂交 B.与易染锈病的小麦进行测交
C.与杂种抗锈病的小麦进行杂交 D.自交
12、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等位基因的结构不同
D、D和D、D和d是等位基因
1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正常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形状 B、获得双亲各一半的DNA
C、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D、染色体数改变
14、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a、b、c、d中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C.图Ⅰ表示的细胞中全部DNA是8个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15、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后代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后代18黑光
C、黑光×白粗,后代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后代10黑粗:9黑光:10白粗:11白光
16、 一个患某病的男人和正常女人结婚,后代所有男性均正常,女性后代均患该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A、女孩患病概率1/2,男孩正常
B、患病的概率1/4
C、男孩患病概率1/2,女孩正常
D、健康的概率1/2
17.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蝇
3
1
0
0
雄蝇
3
1
3
1
A.AaXBXb、AaXBY B.BbXAXa、BbXAY
C.AaBb、AaBb D.AABb、AaBB
18.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XHXH B.AABb C.AAXHXH D.aaXHXh
19、萨顿和摩尔根都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观点,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顿的结论不具逻辑必然性,摩尔根用事实证明了其结论
B.萨顿和摩尔根都分析了染色体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
C.萨顿和摩尔根在分析实验过程中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
D.萨顿和摩尔根都是提出假说后再对新实验进行预测并验证
20、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一般不同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 DNA 数目确切地说应为( )。
A. 大于 46 B. 等于 92 C . 等于 46 D. 大于 92
22、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只进行一次染色体复制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膜均会消失和重现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所有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着丝点所附着的纺锤丝都来自两极
23、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
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
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
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24、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D.细胞内脂褐素占有的面积增大
25、研究人员给中风小鼠脑内移植了神经干细胞并注射了3K3A—
APC化合物。一个月后对小鼠进行测试,发现神经干细胞发育成的神经元数量增多,小鼠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明显恢复。对此研究分析正确的是
A.大多数神经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神经细胞的2倍
B.神经干细胞发育为功能正常的神经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植入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和注射3K3A—APC化合物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D.神经干细胞发育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了稳定性改变
26.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 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C.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27.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遗传
D、生殖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28、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29、基因型为AaBb的两只家鼠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6:1
则子代中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1/16 B、 3/16 C、 1/8 D、 1/3
30、二倍体喷瓜有雄性(G)、两性(g)、雌性(g-)三种性别,三个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G>g>g-,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雄性喷瓜的基因型中不存在GG个体
B.两性植株自交后代中不存在雄株
C.雄株与雌株杂交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为2/3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授粉,子代纯合子比例﹥50%
31、已知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对如图所示三个遗传系谱图的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A.甲和丙不能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乙可以表示红绿色盲遗传
B.若表示白化病遗传,甲、乙中患者的患病概率因性别而不同
C.甲、乙、丙都可表示白化病的遗传,丙中的子代一定是杂合子
D.若乙表示红绿色盲遗传,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
32.根据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中各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②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③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④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33、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
A.1∶1∶1 B.3∶1
C.2∶1∶1 D.1∶1
34.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35.某果蝇基因型为AaXbY,正常减数分裂产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考虑交叉互换),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不可能是是( )
A.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Y染色体
B、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1条X染色体
C.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
D.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36、(13分,除特殊空外,)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相。请分析并回答:
a
甲 乙 丙
图2
b
c
4
图1
I
II
III
IV
数量(个)
2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 ,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图2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 。
(2)图1中III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 ,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II的过程,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
由II变化为III,相当于图2中的 过程。
(4)符合图1中IV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与图1中 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5)在该动物卵巢中能观察到图2中的细胞类型有 。
(6)该动物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 条染色体。
37、(9分,除特殊空外,每空1分)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_______
Aa________
aaB______
aa____ D__
aabbdd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3)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个体自交,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
38、(12分,除特殊空外,每空1分)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性基因。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____________;Ⅲ8:_________________;
Ⅲ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
39
、(16分)肉鸡(ZW型)的银色羽和金色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银色对金色为显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一个方案,单就颜色就能鉴别雏鸡: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上肉鸡的羽色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在自然群体中,金色羽公鸡的比例比金色羽母鸡_____(高/低/相等)
(3)羽毛生长的快慢受另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慢羽受A控制,快羽受a控制,下图为某银色羽公鸡种等位基因(A/a)与(B/b)可能的三种位置关系,请回答:
-b
B-
B-
A-
-b
-a
甲 乙 丙
(3)请补充完整乙图。
(4)若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如甲图,一个这样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多能形成_______种精细胞。
(5)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判断该只公鸡等位基因(A/a)与(B/b)的位置关系如丙图(假设各种基因型的肉鸡都有,不考虑交叉互换)。(4分)
答案
一、单选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DACDD 6-10CDCDD
11-15DDCAD 16-20DBCDA 21-25DDCDD
26-30DCBDC 31-35BDCCA
36、(13分,除特殊空外每空1分)
((1)a b 甲
(2)乙 初级卵母细胞
(3)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2分) 丙 乙
(4)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III和IV
(5)甲乙丙
(6)4
37.(9分,除特殊空外,每空1分)
(1)AaBBDD 乳白花∶黄花=1∶1(2分)
(2)8 1/5
(3)AaBbDd (2分) 乳白花(2分)
38.(12分,除特殊空外,每空1分)
(1)常 隐 X 隐性
(2) AAXBY或AaXBY(2分) aaXBXb 或aaXBXB(2分)
AaXbY或AAXbY (2分)
(3) 1/12(2分)
39、(16分,每空2分)
(1)金色公鸡和银色母鸡杂交
子一代中金色鸡均为母鸡,银色鸡均为公鸡
(2)5种 低
(3)
-b
-A
B-
a-
(4)4
(5)让多只金色快羽母鸡和该只公鸡杂交。(2分)
若子代中雌雄均有快羽金色、快羽银色、慢羽金色、慢羽银色,则等位基因(A/a)与(B/b)的位置关系如丙图所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