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6.00 KB
- 2021-06-26 发布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
命题教师: 2019.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共60分)
1. 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5S、15N B. 可在DNA中找到32P、15N
C. 可在外壳中找到32P、15N D. 可在DNA中找到32P、35S、15N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 荚膜多糖 B. 蛋白质 C. R型细菌的DNA D. S型细菌的DNA
3. 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32P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
B. 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
C. 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350个
D. C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
4. 在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家、实验方法及技术不相互匹配的是()
A.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法
B.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注射
C.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
D.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
5.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R型菌都能转化为S型菌
B. 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从而被标记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而实验技术不同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D. 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2. 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 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C.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D. 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3.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4. 在DNA分子中,碱基A和T通过两个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G和C通过三个氢键形成碱基对.有一个DNA分子含1000个脱氧核苷酸,共有12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
A. 150个 B. 200个 C. 300个 D. 无法确定
5.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其中的一条链上有20个腺嘌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2004种
B. 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2:3:4
C.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80个
D. 另一条链上有40个腺嘌呤
1.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DNA分子的一条链与其互补链中碱基相同
C. 生物体通过DNA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D. DNA分子的每个磷酸基团上均连接2个脱氧核糖
2. 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将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16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
A. 3次 B. 4次 C. 5次 D. 6次
3. DNA分子的碱基种类是固定不变的,但各种碱基的数目却因生物种类而异。下列比例关系中,因生物种类而不同的是( )
A. B. C. D. 和
4. 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是( )
A. 豌豆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B. 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碱基数等于磷酸基数
C. T2噬菌体内,由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共有6种
D. 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C、H、O、N、S等元素
5.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0.25,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
A. 0.25 B. 4 C. 1 D. 0.75
6.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②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⑤每条染色体上总是只含一个DNA分子;⑥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⑦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⑧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多样性
A. 四项 B. 三项 C. 两项 D. 一项
1. 如果对某DNA分子进行标记,此DNA分子连续复制四次,那么第四次复制后的DNA中,含有标记链的DNA占( )
A. B. C. D.
2. 用15N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让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得到两个DNA分子,那么每个子代DNA分子中( )
A. 只含有15N
B. 只含有14N
C. 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
D. 一个DNA分子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另一个DNA分子两条链都是14N
3.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或2个DNA分子
4.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三过程所用原料都有核苷酸,参与甲过程的RNA有三类
B. 甲、乙、丙三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
C. 甲、丙过程中对模板信息的读写都从右向左
D. 甲、乙、丙三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和形成
5. 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⑤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 ⑤①③ B. ⑥②④ C. ⑤①② D. ⑥③④
1. 图中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B. 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②不同于③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
C. 在原核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
D. 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⑤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内
2.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 RNA 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催化反应的底物是RNA
C. 酶能有效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 HIV 病毒的遗传物质中有4 种核苷酸
3.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mRNA分子的4种核苷酸共组成了64种密码子
B. 反密码子为AUG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其密码子为TAC
C. 在人的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基因表达,血红蛋白基因不表达
D.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能够准确地进行
4.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B. 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
C. 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
D. 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
5. 一个DNA分子片段有碱基2 400个,它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有氨基酸( )
A. 200个 B. 400个 C. 600个 D. 800个
6. 据下表判断,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
A
A
信使RNA
A
转运RNA
U
氨基酸
异亮氨酸
A. ATA B. AAU C. UAU D. AUA
1.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中所没有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 )
A.DNA→DNA B.DNA→RNA C.RNA→RNA D.RNA→蛋白质
2.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解中每一过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B. 逆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三种
C. tRNA是单链与双链的混合分子
D. 与此图解过程有关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
3. 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中间省略46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A. 19个 B. 15个 C. 16个 D. 18个
4.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翻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B. 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此过程有水的生成
C. 若某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则翻译时一定需要51种tRNA参与
D. 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不变
5. 下列各项过程中,所需原料相同的是:(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逆转录 ④翻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6.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胞分裂都伴随着DNA复制 B. 真核与原核生物不共用一套密码子
C. 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储存于细胞核中 D. 转录和翻译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
1.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个
B. 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 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2. 对于如图,正确的说法有( )项:
①可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可表示转录过程
③可表示为逆转录过程 ④共有8种核苷酸
⑤共有5种碱基 ⑥C代表不同的核苷酸.
A. 3 B. 4 C. 5 D. 6
3. 如图象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合成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B. 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C. 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分子的水,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O原子
D. 若合成产物为胰岛素,则它不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4.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时,RNA聚合酶与R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
B. 转录时,在酶的催化下以A、U、C、G四种碱基为原料合成RNA
C. 翻译时,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遗传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
D. 翻译时,若干个mRNA串联在一个核糖体上的肽链合成方式,大大增加了翻译效率
5. 一种动物体内的某种酶是由2条多肽链构成的,含有l50个肽键,则控制这个酶合成的基因中核苷酸的分子数至少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 912个 B. 456个 C. 450个 D. 906个
6. 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进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
B. 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
C. 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
D. 若X是mRNA,Y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
1. 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2.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 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 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 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3.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可以表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方式的是
A. B. C. D.
4. 在生物的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生物是()
A. 大肠杆菌 B. 人 C. 小麦 D. 玉米
5.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 1/2 B. 1/ 8 C. 3/8 D. 1/4
6.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儿子,那么第二胎还是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 )
A. B. C. D.
1.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B.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12 D. 11号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杂合的可能性大于纯合
2. 下列关于遗传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父亲通过儿子将其细胞中的染色体传至孙子体细胞中,最少可能有1条,最多可能有23条
B. 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C. 男人的色盲基因不传给儿子,只传给女儿.所以色盲男人的女儿一定会患色盲,也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
D. 如果父亲患病,儿子也患病,那么该病一定是伴Y遗传
3. 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4. 杂交实验中,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 )
A. 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 C. 显性性状 D. 优良性状
5. 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 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患病的概率为
C.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儿子都患病,女儿都正常
D. 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6. 下图为某家庭肾源性尿崩症遗传系谱,经鉴定Ⅱ3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Ⅰ1、Ⅱ2均为杂合子
C. Ⅱ1和Ⅱ2再生一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
D. 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再生一孩子不患此病的概率是1/4
1. 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同源区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不存在等位基因。下列关于性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Ⅰ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较多
B. Ⅰ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父女可能均患病
C. Ⅱ区段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D. Ⅲ区段上的遗传病,可能每一代均有患者
2. 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 )
A. ZAZA×ZAW B. ZAZA×ZaW C. ZAZa×ZAW D. ZaZa×ZAW
3. 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 )
A. 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B. 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 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D. 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4. 某夫妇表现正常,其儿子为白化病兼色盲患者,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不考虑突变),则该女孩( )
A. 色觉一定正常,肤色不一定正常 B. 肤色和色觉一定正常
C. 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为 D. 不含白化病基因的概率为
5.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俩的父亲都是色盲,在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色盲儿子的几率、色盲女儿的几率和男孩中色盲的几率分别是( )
A. 、0、 B. 、0、 C. 、、0 D. 、0、
1. 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患者为色盲,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来自( )
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
2. 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疾病.下列有关血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母亲是携带者,儿子患病的概率为50% B. 儿子患病,母亲可能正常
C. 母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 D. 父亲正常,女儿患病的概率为0
3. 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若父亲是患者,则儿子全是患者,女儿均正常。控制此遗传病的基因是( )
A.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 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 D.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4. 如图中,一定能排除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
二、简答题(共60分)
5. (11分)下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6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的名称是
(2)2的名称是 ,7的名称是 。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遗传信息蕴藏在 ,基因是有 的DNA片段。DNA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 结构。
(4)若8代表的脱氧核苷酸链中(A+T)/(C+G)为36%,则(A+T)/(C+G)在整个DNA分子的比值为___________。(A+T)/(C+G)的比值越______(大/小),DNA的热稳定性越高。
(5)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DNA片段上是基因D与d,这两DNA片段的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3分)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__的一部分,它主要在_______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 ]_____,细胞内酶的合成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经过该过程。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_。
(4)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做 ______ ,该过程需要 ______ 酶。图中核糖体在信使RNA上相对运动方向是 ______ (A→B或B→A)
(5)假若转录形成mRNA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_____________。
(6)图1显示的遗传信息的流向是: 。(2分)
1. (10分)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I.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实验的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如上图所示,第四步离心后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侵染_______________。
Ⅱ.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
1. (7分)某校生物活动小组要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学习,对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分子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该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 -DNA;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 –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上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位置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
如果DNA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 ,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二代(Ⅱ),请分析:
如果DNA1/4在重带位置3/4在轻带位置,则是 ;
如果DNA1/2在中带位置1/2在轻带位置,则是 。
(2)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 ,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原因是 。(2分)
(3)该实验用到的最主要的方法叫 。
1. (10分)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概率用分数表示):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性遗传。
(2)Ⅱ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2分)
(3)若Ⅲ3和一个基因型与Ⅲ5相同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2分)
(4)若Ⅱ1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2分)
②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如果Ⅲ2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则该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2分)
1. (9分)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______,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______。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______。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_____。(3分)
高二生物月考答案2019.3
1-5:BDABD 6-10:BBCBD 11-15:CBBBA 16-20:DBDCA
21-25:BDDBB 26-30:BDCBD 31-35:CAADC 36-40:CBADB
41-45:DDAAB 46-50:CABBB 51-55:BCDAA 56-60:ABCCD
61. (1) 碱基对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 脱氧核糖 氢键
(3)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遗传效应 双螺旋
(4) 36% 小
(5)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62. (13分)
(1) RNA 细胞核 核糖核苷酸
(2) 翻译 [ ⑥ ] 核糖体 不一定
(3) UAA
(4) 转录 RNA聚合酶 A→B
(5) 翻译提前终止
(6) DNA→mRNA→蛋白质 (2分)
63. (10分)
I(1)侵染时,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2) 大肠杆菌 含35S的噬菌体
Ⅱ(1)被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侵染细菌时,理论上应将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细菌体内,离心后沉淀
(2)a. 部分含32P的噬菌体被细菌裂解释放 b. 是
含32P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含32P 的噬菌体会到上清液中
(3) DNA是遗传物质
(4) 不能 N元素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64. (7分)
(1) 第二步:全在中带
第三步: 全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
(2) 不确定 不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解旋后都是一般重带,一半轻带 (2分)
(3) 同位素标记法 。
65. (10分)
(1) 常或X 隐
(2) 0 (2分)
(3) 1/4 (2分)
(4) AA或Aa (2分) 101/299 (2分)
66.(9分)
(1) ZW
(2) 1/4 1/8
(3) TTZBZb
(4) TtZBZbxTtZbW 3/16
(5)TTZbZb×TTZBW,TTZbZb×ttZBW,ttZbZb×TTZBW(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