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1.00 KB
- 2021-06-26 发布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考生须知:1. 本卷中数值计算时g取10 m/s2
2. 不得使用计算器
3. 答案填在答题卡或答题卷相应位置,填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得0分)
1.火车的鸣笛声由空气传到铁轨中,则关于其频率和波长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B.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C.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D.频率变大,波长变短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入射角为45°,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几种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拳击手比赛时所带的拳套是为了增强击打效果
B.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质量小的先停下来
C.汽车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使人更快的停下来
D.从越高的地方跳下,落地时越危险,是因为落地时人脚受到的冲量越大
4.作简谐运动的质点,某段时间内速度在增加,则这段时间内质点的
A.机械能一定增加 B.振动位移一定增加
C.加速度一定增加 D.弹性势能一定减小
5.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电磁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B.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
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随频率的增加而递减
6.下列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与机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C.将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做解调
D.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波上的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一个波长
7.光在某种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8 m/s,则光由该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为
A.30° B.45° C.60° D.90°
8.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幅波形图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9.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振动频率为4 Hz
B.在第2 s内质点的位移为-2 m
C.在5 s末,质点的振动速度达到最大值
D.在3 s末,质点的加速度沿负向达到最大
10.如图所示的4幅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经过间距不同的双缝及宽度不同的单缝所形成的。则在下面的四幅图中(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双缝宽间距,双缝窄间距,宽单缝,窄单缝
B.双缝窄间距,双缝宽间距,窄单缝,宽单缝
C.宽单缝,窄单缝,双缝宽间距,双缝窄间距
D.窄单缝,宽单缝,双缝窄间距,双缝宽间距
11.关于图中四幅图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海面上的“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引起的
B.乙图中,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若匀速拉动纸条的速度较小,则由图象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短
C.丙图中,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样品的平整度
D.丁图中,显示的是阻尼振动的固有频率f与振幅A的关系图线
12.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的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乙图中经调制后的无线电波的波形是调频波
C.丙图是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膜竖直放置后,观察到的干涉图样
D.丁图中用相机拍摄玻璃橱窗内的景时,可通过镜头表面的增透膜减弱玻璃橱窗表面的反射光影响
13.一水平轻绳拉着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小球绕行一圈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速度的变化量不为0 B.小球动能的变化量不为0
C.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做功不为0 D.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冲量不为0
14.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速度是9 m/s,B球的速度是3 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不可能是
A.vA=6 m/s,vB=6 m/s B.vA=3 m/s,vB=9 m/s
C.vA=4 m/s,vB=8 m/s D.vA=0,vB=12 m/s
1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15 s时的波形图,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的速度为v=10 m/s,则质点a的振动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
1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相距1.8 m,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可能为
A.1.8 m/s B.3.6 m/s
C.7.2 m/s D.9 m/s
二.选择题Ⅱ(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17.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S1
S2
a
b
d
A.b质点为振动加强点
B.c质点为振动减弱点
C.该时刻a质点的振动位移不为0
D.d质点既不振动加强也不振动减弱
18.将一个力电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小球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图象提供的信息做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t=0.2 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
B.t=0.8 s时摆球处于超重状态
C.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摆球摆动的周期是T=0.6 s
19.a、b两束可见单色光,分别沿半径方向射向圆柱形的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由圆心O沿OP方向射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
B.b光在玻璃中的波长较a光短
C.一束a光与一束b光能发生干涉
D.同样的入射角下,b光的偏折角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3分)
20.(7分)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选用缝间距d=0.2 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 mm。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 ▲
A.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 B.滤光片、双缝片、单缝片
C.偏振片、单缝片、双缝片 D.双缝片、偏振片、单缝片
(2)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条纹(暗条纹)间的距离,可采取的方法有 ▲
A.减小双缝间距离 B.增大单缝间距离
C.减小透镜与光源的距离 D.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3)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甲所示,图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条纹的编号,此时图乙中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1=1.16 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丙所示,此时图丁中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2= ▲ mm;
(4)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Δx,进而计算得到这种色光的波长λ= ▲ nm。
(5)一同学通过测量头的目镜观察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时,发现里面的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未对齐,如图所示。若要使两者对齐,该同学应如何调节 ▲
A.仅左右转动透镜 B.仅旋转滤光片
C.仅拨动拨杆 D.仅旋转测量头
21.(7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小博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单摆,你认为他应选用 ▲ 图来做实验;
(2)实验过程小博同学分别用了图(a)、(b)的两种不同方式悬挂小钢球,你认为
▲ (选填“a”或“b”)悬挂方式较好;
(3)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
▲ s;
(4)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线的斜率表示 ▲ .
22.(9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24 t,以12 m/s的速率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不超载时则为4 m/s2)。
(1)若前方无阻挡,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
(2)若超载货车刹车时正前方20 m处停着总质量为1 t的轿车,两车将发生碰撞,设相互作用0.1 s后获得相同的速度,问货车对轿车的平均作用力多大?
23.(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水平面的高度h=0.45 m。物块B质量是小球的2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点的正下方。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摆至距水平面0.05 m高处速度减为0。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A在与物块B碰撞前瞬间,对细线的拉力;
(2)发生正碰后,物块B的速度大小;
(3)请判定此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并说明理由;
(4)若物块B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t=1 s,则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24.(8分)一质量为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至某一高度后返回,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已知木块在ab段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在斜面bc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h(距ab平面);
(2)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高二物理联考答案(2019.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得0分)
二.选择题Ⅱ(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C
C
A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C
A
D
D
D
B
AC
AB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3分)
20.A(1分);AD(2分,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得0分);
15.02(2分);660(1分);D(1分)
21.乙(1分);b(1分);1.89(2分);
T(或t、n)和θ(一项1分,共2分);(1分)
22.(9分)
(1) (公式2分,答案1分)
(答案1分)
(2)
(公式或答案2分)
(公式2分,答案1分)
23.(12分)
(1) (公式1分)
(公式1分)
,竖直向下 (答案1分,方向1分)
(2) (答案1分)
(公式1分,答案1分)
(3) ,
(1分)
是弹性碰撞 (1分)
(4) (公式2分,答案1分)
或 (公式1分)
(公式1分,答案1分)
24.(8分)
(1) (公式1分,答案1分)
(公式2分,答案1分)
(2) (答案1分)
(答案1分)
(答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