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1-06-26 发布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①“仁” ②“礼” ③“为政以德”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2.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他主张人应该顺其自然
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墨翟 B.孟轲 C. 韩非 D. 荀况
4.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5、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改革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6.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②“致良知”
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经世致用”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7、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
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统治的需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
8.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B.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C.孟子“性善论” D.老子“无为思想”
9.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新”,指的是旧儒学吸收融合了诸子百家的一些思想,它包括( )
A.道家、法家、墨家
B.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C.墨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D.墨家、道家、阴阳五行家
1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11、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的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
12.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到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3、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始终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B、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C、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D、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积极作用
14.理学产生于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是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成熟完备的新儒学体系。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 )
A、儒学自产生以来长盛不衰
B、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C、儒学融合了佛、道教思想
D、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1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礼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16、“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1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8.思想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为此他主张( )
A.“格物致知” B.无为而治
C.“致良知”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西学
20.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
A、“理气一体,理在气先”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2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2、程朱理学成为明清反封建思想的斗争对象,是因为( )
A、其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2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
A.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B.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24、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 )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25、《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③经世致用
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6、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出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 )
①社会危机严重 ②八股取士制度日趋腐朽
③民主思想产生 ④思想界因循守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电视剧《大国医》播出后,获得观众的好评,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医文化的渴求和回归。历史上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九章算术》
28、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保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马克思评价道:“……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马克思评价的是四大发明中的 (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30、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 )
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
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31题21分,32题9分,共1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4分)
(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2分)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2分)
(4)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8分)
(5)儒家学说能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2分)
32、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
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敢于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带有一定的进步思想。
请回答: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们?(3分)
(2)与传统儒家思想相比,他们的进步思想主要都包含哪些内容?(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约占总数的58%,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材料二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为“知识普及”打开了道路,标志着我们心中所谓的开端。
(1)请列举中国古代两项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以前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什么到了明清以后,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于西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