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2.00 KB
- 2021-06-25 发布
茶陵三中高二物理期中考试卷
(高考科)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8题每题只的一个正确答案,9-12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国产手机也已极具竞争力,如图所示,为一款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的一些符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电池的容量为500 mA·h
B. 该电池的电动势为3.6 V
C. 该电池在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电流为500 mA
D. 若电池以10 mA的电流工作,可用50小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电池的铭牌读出:该电池的容量为500mA•h,电动势为3.6V,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电池的容量可知该电池在连续工作1小时时,电流为I=500mA,不是电池在工作1小时后达到的电流为500mA.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公式
可得若电池以10mA电流工作,可用
h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是熟悉描述电池特性的物理量,要能从表格中读出有用的信息.
2.一个电阻为R的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q与通电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此图线的斜率表示( )
A. U B. R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则q-t线的斜率等于 ;
A.U,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R,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3.用伏安法测电阻R,按图中甲图测得的结果为R1,按乙图测得为R2,若电阻的真实值为R,则( )
A. R1>R>R2 B. R1<R<R2 C. R>R1,R>R2 D. R1=R=R2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图接法:电压表的示数为R两端的电压和安培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U=UR+UA
电流表的示数I是通过R的真实值,则
故
R1>R;
乙图接法:电流表的示数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即
I=IR+IV
电压表的示数U是R两端电压的真实值,则
故
R>R2
则得
R1>R>R2;
A.R1>R>R2,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R1<R<R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R>R1,R>R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R1=R=R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4.如图所示,正方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面与EFGH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面带正电,EFGH面带负电.从ABCD面上的小孔P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最后分别落在BCGF面上的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抛运动 B.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
C. 液滴3在真空盒中的运动时间最长 D. 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的运动时间一定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真空盒内有水平向右的电场,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向右的电场力,不可能做平抛运动;根据液滴的受力情况,运用运动的分解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进行分析.
【详解】三液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三液滴在真空盒中做的不是平抛运动,故A错误;对液滴,由动能定理得:qEx+mgy=mv2-mv02,解得:,由图示可知:x3>x2>x1
,由此可知,三液滴落到底板上时的速度不同,故B错误;三液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重力场中的运动规律分析,要注意明确小球同时参与两个运动,要注意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规律进行分析求解.
5.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相同,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分别为8W、5W、4W,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 17W B. 16W
C. 12W D. 15W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三个电阻的阻值相同,根据P=I2R,可得电阻的电流的大小为,所以8W的电阻的电流最大为,5W的电阻的电流最大为,4W的电阻的电流最大为,由于4W的电阻和5W的电阻并联,之后和8W的电阻串联,所以经过8W的电阻的电流是另外两个的电流的和,由于+>,所以8W的电阻最先达到最大功率,由于三个电阻的阻值相同,所以并联部分的电阻的大小为R,并联部分的总的电流与8W的电阻的电流相同,根据P=I2R可知,并联部分的总功率为8W的电阻功率的一半,即为4W,所以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8W+4W=12W.
A.17W,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16W,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12W,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15W,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板间距为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板间场强为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板间距变为,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板间场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公式C=、C=和E=得U=,E=,当Q变为2Q、d变为时,电压U不变,电场强度E变为原来的2倍.C正确.
7.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和+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及带电体电量的转移问题.接触前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各自带电,接触后再分开,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所以两球分开后各自带点为+Q,距离又变为原来的,库仑力为,所以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C项正确.
8.如图所示,在真空中离子P1、P2以相同速度从O点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经电场偏转后打在极板B上的C、D两点.已知P1电荷量为P2电荷量的3倍.GC=CD,则P1、P2离子的质量之比为(重力忽略不计)( )
A. 3:4 B. 4:3 C. 2:3 D. 3:2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任一离子的速度为v,电量为q,质量为m,加速为a,运动的时间为t
,则加速度为:,离子运动的时间为:,由于GC=CD,所以飞行的时间之比 t1:t2=1:2,离子的偏转量:,因为P1带电量是P2的3倍,则P1、P2的质量之比:m1:m2= 3:4,故A正确,BCD错误.
9.对电动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B.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静电力把1 C的负电荷从正极移到负极所做的功
C.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D. 电源电动势越大,则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越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C.由可知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电源中1C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故A正确,BC错误;
D.电源电动势越大,则它把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越强,选项D正确.
10.对于有恒定电流通过的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
B. 导体是个等势体
C. 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压存在
D. 通过导体某个截面的电量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都相等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题,导体通有恒定电流,导体内部就建立了恒定电场,场强不为零,故A错误;
B、顺着电流方向,电势逐渐降低,B错误;
C、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存在恒定的电势差,即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压存在,C正确;
D、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q/t,电流I恒定不变,则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个截面的电量都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11.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 电势能逐渐增加
C. 动能逐渐增加 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粒子做直线运动,则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反向,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此A错误,D正确;由A选项分析可知,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故B正确;因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导致动能减小,故C错误.
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名师点睛】考查根据运动情况来确定受力情况,带电粒子在场中受到电场力与重力,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结合运动的分析,可知电场力垂直极板向上,从而可确定粒子的运动的性质,及根据电场力做功来确定电势能如何变化.
1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不变,不变 B. 变大,变大
C. 变大,不变 D. 变大,不变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根据欧姆定律得知:
,
故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不变,不变,A正确;
B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R2,变大,
,
变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
则有
,
不变,B错误C正确;
D.由于
,
变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
则有:
,
不变,D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共三小题,4+6+6共16分。)
13.一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 Ω,现串联一个9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为电压表,该电压表的量程是______ V;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电压的大小为______V.
【答案】 (1). 1 (2). 0.80
【解析】
【详解】[1].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U=Ig(Rg+R)=100×10-6×(100+9900)=1V.
[2].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表盘的最小分度为0.1V,要估读到下一位,读数为0.80V;
14.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_____________(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
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者“直流电流2.5”),再将_________(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待测金属丝 (2). ②直流电压10V; 红 (3). 0、 E、 E
【解析】
【详解】(1)如果待测金属丝断路,电路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动势,电压表示数为E,则电路故障是:待测金属丝断路.
(2)用欧姆表检查电路故障时,应断开电源,在该实验中并没有断开电源,因此应使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直流电压10V,再将红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时,多用电表示数是0,接c、d接线柱时,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多用电表测电源电动势,示数均为E.
15.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定值电阻.
(1)某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序号为2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序号
1
2
3
4
5
6
1.32
①
1.02
0.78
0.60
0.42
0.06
②
0.18
0.24
0.30
0.36
(2)在图丙中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_____,根据图线求得斜率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根据图线求得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V,内阻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1.14 0.12 (2). 如图所示; 3.0 (3). 1.5 1.0
【解析】
【详解】(1)[1][2].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所以电压表量程为0-3V,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示数U=1.14V,定值电阻R0=2.0Ω,电源内阻约为1Ω左右,所以电流选量程0-0.6A,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示数I=0.12A;
(2)[3].根据描点法做出图象,如图所示:
斜率
(3)[4][5].由得出的电源U-I图象可知,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1.50,则电源电动势E=1.50V,电源内阻:r=k-R0=3.0-2.0=1.0Ω.
三、综合题。(本题共三小题,12+12+12,共计36分。)
16.如果把的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点,需要克服静电力做功,那么:
(1)在点的电势能和点的电势各是多少?
(2)未移入电场前,点的电势是多少?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电荷在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也为零,即,.
由得:
,
再由.
(2)点的电势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跟点是否有电荷存在无关,所以未移入电场前,点的电势仍为.
17.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在30s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
(1)电动机输入功率;
(2)在提升重物的30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
(3)线圈的电阻.
【答案】(1)0.6(2)6(3)5
【解析】
【详解】(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入=UI=0.2×3 W=0.6 W.
(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
P机=Fv=(4×3/30) W=04 W.
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Q,得生热的功率
PQ=P入-P机=(0.6-0.4) W=0.2 W.
所生热量Q=PQt=0.2×30 J=6 J.
(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电阻
R==Ω=5 Ω.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穿在绝缘细杆上,杆的倾角为α,小球A带正电,电量为q.在杆上B点处固定一个电量为Q的正电荷.将A由距B竖直高度为H处无初速释放,小球A下滑过程中电量不变.不计A与细杆间的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k和重力加速度g.
(1)A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当A球的动能最大时,求此时A球与B点的距离.
【答案】(1)(2)
【解析】
【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α-F=ma,
根据库仑定律F=k,r=H/sinα
得a=gsinα-.
(2)当A球受到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时,动能最大.设此时A球与B球间的距离为R,则mgsinα=,
解得R=
【点睛】本题关键对小球A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根据力与速度关系分析小球A的运动情况;知道合力为零时动能最大.
相关文档
-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2021-06-02 18:33:276页
- 安平中学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2021-05-28 22:01:2512页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2021-05-26 22:20:187页
-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21-05-21 20:43:039页
-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 2016-2017 2021-05-11 02:44:5414页
- 雨金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2021-04-13 19:02:589页
-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2020-22021-04-12 19:46:265页
- 江苏省丹阳中学、沭阳中学、靖江中2021-02-26 18:06: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