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MB
- 2021-06-25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周 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3题。
1、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判断4~5题。
4、图中所示范围最大且接近
准确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5米或72米
B、65米或83米
C、58米或69米
D、50米或70米
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
最适宜开凿窑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7.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8~10题。
8.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图16
B.环节③为陆地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9.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区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10.如果图示区域位于南印度洋,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那么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海域位于非洲板块 B.②处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块
C.③洋流流向随风向而出现季节性改变 D.④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2016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1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3~14题。
13.b点在a点的方向为(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14.对a、b两点的地理坐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位于同一半球 B.a点的经度数比b点小
C.a点的纬度数比b点小 D.a点的地理坐标为40os、160ow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15—16题
15、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
16、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1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0.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22、与1985年-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年-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右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23~24题。
23.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
A. 坡度和缓 B. 岩石裸露 C. 河流、沟谷众多 D. 降水集中
2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读图回答25题。
25.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降水
26.(15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写照。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析墨脱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写照的主要原因。(5分)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5分)
(3)墨脱县境内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试判断其水能开发规模大小并分析原因。(5分)
27.(1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柴达木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由海变成了湖,在无数次旱风与干燥的交替演变中,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泱泱大湖渐渐干涸露底。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贝壳梁)
(1)说明柴达木盆地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6分)
(2)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形成的原因。(6分)
(3)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6分)
28.(17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伦古湖地处额尔齐斯河南部,属于内流湖,湖水主要依赖乌伦古河补给。约一万年前,吉力湖与乌伦古湖属同一湖泊。之后,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分离成两个湖泊,其间有12千米长的河流沟通。乌伦古河汛期较早,5月下旬~6月中旬的水量占年水量的60%左右。下图为乌伦古湖周边示意图。
(1)据图文资料描述“一湖变两湖”的大体演变过程。(5分)
(2)说出乌伦古河水量的年内变化特点及其汛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5分)
(3)乌伦古湖近年来湖面萎缩现象较明显,请根据材料从“开源“的角度提出一种改善乌伦古湖萎缩局面的措施,并说明理由。(7分)
芷兰2018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C
C
B
D
D
B
B
C
B
B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A
B
C
D
B
C
B
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5分)
(1)(5分)地处低纬;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山麓水热充足;地势垂直高差大,随海拔的变化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
(2)(5分)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层(山体)破碎,利于地表水下渗;冰雪融水与大量的降水提供了充足的下渗水源。
(3)(5分)规模小 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工程难度大;建设物质运输距离长,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人口少,电力需求量小;
27、(18分)
(1)(6分)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盆地地形,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失。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荒漠),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比热容小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_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2)(6分)该区域干涸的湖底中,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2分)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裂隙愈来愈大,(2分)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土墩和沟槽,经过风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2分)
(3)(6
分)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求得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类成群结队地涌来,在此越积越多,随着干旱加剧(或河水改道),贝壳类全部死亡,形成贝壳的堤墙。
28.(17分)
(1)(5分)乌伦古湖形状南北狭长;乌伦古河河口位于湖泊(东岸)的中部;河流搬运泥沙(加之湖水顶托力作用)在河口沉积;河口三角洲将湖泊分割。
(2)(5分)变化特点:春、夏季多于冬季(季节变化大)(5月下旬~6月中旬多,7月~次年4月较少)。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此点必答);高山冰川(雪)融水;山地降水。
(3)(7分)措施: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开挖引水渠道引水(跨流域调水)(2分)。理由: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较近(两者之间地域狭窄);河流水量较大;额尔齐斯河海拔高于乌伦古湖湖面,水可自流。(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