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1-06-25 发布
绝密★启用前
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21届第一期半期考试试题
物 理
说明:1.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试卷中取g=10 m/s2
第I卷 (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9为单选,10—13为多选。)
1、有关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m/s2 的加速度一定比 2m/s2 的加速度小
B.速度变大,加速度一定变大
C.只要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D.只要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物体就一定做加速运动
2、用手握住圆柱形玻璃杯,使杯子竖止静止在手中,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杯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玻璃杯的压力等于玻璃杯的重力
B. 手压玻璃杯的力不够大,玻璃杯一定没有发生形变
C. 手压玻璃杯的力增大,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 手压玻璃杯的力增大,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3、如图所示,工件随倾斜传送带一起匀速上升过程中,关于工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工件受到四个力,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牵引力
B.工件受到三个力,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工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D.工件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
4、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s后汽车的位移为( )
A.192m B.72m C.50m D.48m
5、一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初速度为0,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当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那么速度为2v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2L B、4L C、6L D、8L
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第1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C)第2s末物体回到了起点
(D)第1s末、第3s末、第5s末物体所在的位置相同
7、在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8、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如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此过程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乙所示.则F1、F2的大小关系满足( )
A.F1 = F2 B.F1 < F2
C.F1 > F2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如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F1F2
A. 0 N B.2 N C.8 N D.10 N
提醒:以下为多选题
10、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可能是动力 (B)有摩擦力就有弹力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D)物体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11、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1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13、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 O′ 处(O 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 m 的小球相连,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小球位于 P 点。已知容器半径为 R、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
(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
B.容器和弹簧对小球的合力大小为 mg,方向竖直向上
C.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
D.弹簧原长为R+
第Ⅱ卷(满分48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16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4、(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频率为50赫兹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的某段中标出五个计数点ABCDE如图所示,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4分)在“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的实验中,有四个同学画了以下的力图,图中F1、F2是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 F’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1、F2、F’的图示,以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 以F1、F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表示,(1)在以下四幅图中,只有一幅图是合理的,这幅图是(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微元法.
16、(6分)质量均匀分布的球重G=300N,置于竖直墙和支架之间,球半径R=10cm,支架和墙之间的距离a =15cm,各接触处摩擦均不计。支架对球的作用力为 N,墙对球的作用力为 N(结果可以含根号);如果支架水平向右缓慢移动少许,则墙壁对球的作用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计32分。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相关方程以及重要的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M
m
O
A
B
17、(10分)如图所示两物体M、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M重为20N,m放在水平面上,M、m均处于静止状态,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7°、53°,(sin370=0.6,cos370=0.8)求:
(1)OA、OB对M的拉力大小;
(2)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8、(10分)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19、(12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块套在水平固定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5N拉着小球并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0,g=10m/s2.在运动过程中,求:
(1)轻绳的拉力大小及小球的质量m;
(2)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结果可以含根号)
高一物理半期考试答案:
1-5: C D B C B
6-9: D B A A
10—13: AB BC AC BD
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14、 0.1 4.00 1.10
15、 C B
16、 200 100 变小
17、(10分)(1)FA=GMsin370……………2分
绳子OA的拉力FA=12N ………………1分
FB=GMsin530 ……………2分
绳子OB的拉力FB=16N ………………1分
(2)FA+f=FB ……………2分
f=4N ………………1分
方向向左。………………1分
18. (10分) 解:(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由, …………………………1分
得: …………………………1分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1分
乙车的位移为: …………………………1分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1分
(2)设甲车停止的时间为,则有,…………………………1分
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1分
乙车发生的位移为…………………………1分
则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2分
19、(12分)(1)m受力平衡,合力为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水平方向,Fcos600=Tcos300 …………………………2分
所以绳的拉力T=5N …………………………1分
竖直方向,Fsin600=Tsin300+mg …………………………2分
所以小球质量m=0.5kg …………………………1分
(2)以木块M为研究对象,受力平衡,合力为零
水平方向,Tcos300=f …………………………2分
竖直方向,Tsin300+N=Mg …………………………2分
有因为,f=N …………………………1分
联立解得, …………………………1分
([ 或者方法二,以木块和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
水平方向,Fcos600=f
竖直方向,Fsin600+N=Mg+mg
有因为,f=N
联立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