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00 KB
- 2021-06-25 发布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抚顺一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1-8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做精彩表演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B.研究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
C.研究火车通过某个大桥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需的时间
2.在物质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发展( )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伽利略
D. 亚里士多德
3、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0.2 m/s B.9.6 m/s
C. 9 m/s D. 10 m/s
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C.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
D. 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C.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C.平均速度v甲>v丙>v乙,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7.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3:4 B.3:1 C.1:1 D.4:3
8、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 s末开始刹车,经4 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
A.1:4 B.2:1
C.1:2 D.4:1
9.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
10.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m/s,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则( )
A.加速度为6m/s2 B.加速度为4m/s2
C.5s内位移为19m D.5s内位移为55m
1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A. v0t﹣at2 B.v0t C. D. at2
1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计16分)
1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 )
14.(12分)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g=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高度
(2)最后一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
15.(12分)电车从车站匀加速起动时,有一自行车以υ=5m/s的速度匀速从电车旁超出,过10s后电车追上自行车.求:
(1)电车的加速度;
(2)电车追上自行车之前,电车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时的距离.
参考答案
1 .B 2.C 3 . D 4.B 5.C 6.A 7.A 8.C 9.BD 10.BD
11.ACD 12.BC
13.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DCBA (用字母填写)
②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 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三、计算题:(每题 12分,共计36分. )
14解:(1)物体下落的高度
(2)运动总时间
前2s位移为h1==20m,
所以最后1s的位移为h2=h﹣h1=45﹣20=25m
答:(1)物体下落的高度为45m
(2)最后一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为25m.
15解:(1)在电车启动后10s,电车追上自行车,即在10s末电车和自行车通过的位移相等.
电车所通过的位移
自行车所通过的位移x′=vt
由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代入数据有,求得a=1m/s2
(2)在电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车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有:
△X=x′﹣x=vt﹣代入数据得:△X=5t﹣=﹣(t﹣5)2+
所以两车的最大距离为12.5m.
答:(1)电车的加速度为1m/s2;
(2)电车追上自行车之前,电车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时的距离为1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