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 MB
- 2021-06-24 发布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据下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B.各区域不能再进行下一级区域的划分
C.各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②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③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减轻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应加快各地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的建设
②宁夏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③四川、广西是我国主要的火电输出省区
④四川和湖南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北京市区划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京市区划中( )
A. 平谷区是按照自然要素划分的 B. 昌平区与门头沟区的界线不明确
C. 海淀区和密云区都是行政区 D. 朝阳区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
5.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近10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应该是( )
A.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B. 第二、三产业比重呈反向变化
C. 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D.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6.2016年西城区GDP约3533.56亿元,而密云区GDP却只有243.6亿元,二者GDP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经济密度 ②面积 ③自然资源 ④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表为近60年我国某区域主要资源类型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公顷)。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7.据表中信息,该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森林面积锐减 ②土地荒漠化严重 ③水土流失严重
④水资源短缺 ⑤草地退化严重
A.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8.近几年,该地区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取得很大成就。 下列措施对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实施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C. 全面禁止耕作业 D. 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耕
读长三角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区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有( )
①水热组合较好 ②精耕细作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④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太湖平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
A.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 B.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C. 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 D. 农业技术进步,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
1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B.全球气候变化
C.人口分布变化 D.土地生产力差异
1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人均耕地多
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14.该地生产成本主要随本地经济发展而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有 ( )
①地价上升 ②劳动力价格上涨
③输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④协作条件变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8.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30%,预计2019年中国市场销量将达到21万台左右,约占全球销量的5成左右。据此完成15-16题。
15.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制造业规模大
C.国家政策支持 D.劳动力数量多
16.中国东部沿海企业逐渐用机器人替代工人产生的影响是( )
①缓解用工荒 ②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加速区域的产业转移
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①④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洞庭湖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洞庭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上游砍伐植被 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③围湖造田 ④流域内降水量不断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
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B.库区蒸发量加大
C.洞庭湖湿地的功能完全丧失 D.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加
19.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B.高收入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C.发达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20.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 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
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 D.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因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图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弃风”现象最突出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黑龙江 B. 江苏 C. 内蒙古 D. 河北
24.解决该省级行政区“弃风”现象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风电发展规模,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 提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化水平,扩大电能消费市场
C. 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消耗多余电能
D. 运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跨区域输电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回答下题。
25.恢复黑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①下游推广节水农业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上游修建水库储水 ④全流域用水量协调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集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是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时隐时现。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26.上述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那个阶段( )
A.传统农业 B.工业化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D.高水平的开发
27.该区域( )
A.对外开发程度较低
B.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
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D.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28.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 )
(1)科技,教育 (2)金融,贸易
(3)信息,旅游 (4)钢铁,普通服装
A.234 B.134 C.124 D.123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此线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此线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30.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博斯腾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沿河两岸生长着成片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8分)
(2)如今,塔里木河流域绿洲面积减小沙化面积扩大,试分析其主要认为原因。(5分)
3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响水村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见下图),这一带是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由于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凝结形成的熔岩台地,其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经过多年的风化、侵蚀,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一尺来厚的腐殖土,其土质松软、肥沃,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
响水村盛产大米,称为响水大米,因为大米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因此也称石板米。响水大米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在古代曾为皇室贡品。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
(1)分析响水村石板米品质较一般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对该区域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33.(8分)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2: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
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2分)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3分)
(3)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
34.(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区城市。六盘水市是一个“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城市,城市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煤、电、钢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六盘水市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进行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中心城区水城河畔梯田湿地建设引人注目。下列图甲示意六盘水市位置,图乙示意六盘水市梯田湿地景观。
(1)试说明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六盘水市承接产业链整体转移的好处。(3分)
(2)分析六盘水市水城河畔梯田湿地建设的意义。(6分)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答案
1 C 2D 3A 4C 5A 6D 7B 8D 9B 10A 11A 12D 13B 14A 15B 16A 17B 18A 19C 20C
21B 22C 23C 24D 25C 26C 27D 28D 29B 30C
31.(13分)、(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退化,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8分)
(2)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用水;工矿交通城镇建设等破坏地表植被。(5分)
32.(10分)、(1)土壤肥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位于镜泊湖流出的河流上游,灌溉水源水质纯净无污染;石板地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大(石板地白天吸收热量多,使石板地的地温和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夜晚散热快,);多孔的玄武岩渗水、透气作用好,排水迅速,便于通风和晒田。(任答3点得6分)
(2)扩大大米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任答2点4分)
33.(8分)
(1)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充足、工人工资低、优惠政策等。(2分)
(2)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迁移。(3分)
(3)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协调
各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全省经济发展。(3分)
34.(9分)(1)能够加速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实现规模效应;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有利于脱贫致富。(3分)
(2)增加城区湿地面积,起到良好生态效益;坡地改为梯田湿地,减少地质灾害产生;
给市区居民提供休憩场所。(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