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00 KB
- 2021-06-24 发布
2018-2019下学期华美实验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受到一个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后,获得加速度a.下列各图中,能正确反映v、F、a及小球运动轨迹(虚线)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2.某人骑自行车以10 m/s的速度在大风中向东行驶,他感到风正以同样大小的速率从北方吹来,实际上风的速度是( )
A. 14 m/s,方向为北偏西45° B. 14 m/s,方向为南偏西45°
C. 10 m/s,方向为正北 D. 10 m/s,方向为正南
3.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分别从斜面的顶端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其中A、B落到斜面上,C落到水平面上,A、B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C落到水平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4.如图所示,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P、Q两点均绕地球自转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P、Q两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P、Q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P点的角速度比Q点的角速度大
D.P点的线速度比Q点的线速度大
5.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a随半径r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甲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为2 rad/s
B. 乙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为6 m/s
C. 甲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不变
D. 乙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不变
6.下列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与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小时速度小,距离大时速度大
D.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短
7.关于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发射时处于失重状态,落回地面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 由公式v2=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越大,速度越小,发射越容易
C. 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正上方,且到地心距离一定
D.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
8.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 N,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10 m/s2.它在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 N,则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忽略地球自转)(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一半
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多选)如图所示,以v0=3 m/s的速度水平抛出的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垂直地撞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取g=10 m/s2,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撞击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5 m/s
B. 物体飞行时间是0.3 s
C. 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是2 m
D. 物体下降的距离是0.8 m
10.(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匀速转动的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上放着两个木块M和N,木块M放在圆盘的边缘处,木块N放在离圆心r的地方,它们都随圆盘一起运动.比较两木块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木块的线速度相等
B. 两木块的角速度相等
C.M的线速度是N的线速度的3倍
D.M的角速度是N的角速度的3倍
11.(多选)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运行的“天宫一号”内上了节物理课,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其一初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绕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此装置带回地球表面,仅在重力场中,仍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初速度,则( )
A. 小球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 小球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D. 小球一定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12.(多选)有消息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已经在银河系里发现一颗由曾经的庞大恒星转变而成的体积较小的行星,这颗行星完全由钻石构成.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还需知道哪些信息可以计算该行星的质量( )
A.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绕行星运行的卫星的轨道半径
B. 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与星体的半径
C. 围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公转周期及运行半径
D. 围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公转周期及公转线速度
13.(多选)地球半径为R0,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若卫星在距地面R0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卫星速度为 B. 卫星的角速度为
C. 卫星的加速度为 D. 卫星周期为2π
14.(多选)如图所示,发射同步卫星的一般程序是: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点变轨,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远地点为同步圆轨道上的Q),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1,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的近地点P点的速率为v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3,在同步轨道上的速率为v4,三个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T2、T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P点变轨时需要加速,Q点变轨时要减速
B. 在P点变轨时需要减速,Q点变轨时要加速
C.T1<T2<T3
D.v2>v1>v4>v3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5.(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A.调节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s=0.2 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 m,h2=0.2 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10 m/s2)
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m/s
②物体经过B时速度为________m/s.
16.如图所示,A,B,C,D为物体做平抛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的四个点,通过某种方法把四个点记录在了图纸上,图中的网格区域是由许多个正方形小方框构成(实验时,纸张竖直放置.网格竖直线和重垂线平行),每个正方形小方框的边长均为L=5 cm.由于保存不当,纸张被污染了,导致C
点的位置无法确定.现在想要用该实验图纸来研究平抛运动,
(g=10 m/s2)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A点是否为平抛的起始点________(填“是”或“不是”)
(2)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 s.
(3)该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2分)
17.(8分)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1的小球A与质量为m2的物块B通过轻绳相连,轻绳穿过光滑水平板中央的小孔O.当小球A在水平板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物块B刚好保持静止.求:(重力加速度为g)
(1)轻绳的拉力.
(2)小球A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18.(12分)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它是利用依山势特别建造的跳台进行的.运动员穿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取得高速后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重新落在山坡上,这项运动极为壮观,设一位运动员由a沿水平方向以20 m/s的速度水平跃起,到b点着陆,山坡倾角θ=37°,试求(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1)他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ab间的距离L
(3)何时离斜面最远?
19.(12分)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B的质量都是m,A、B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0,且=k(k<1),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的影响,并认为C位于双星A、B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B静止,求:
(1)两个星球A、B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T0;
(2)星球C的质量.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A
B
B
A
D
C
B
AD
BC
BC
CD
AB
CD
15.【答案】(1)ACE (2)2.0 2.5
16.【答案】(1)不是 (2)0.1 (3)2
17.【答案】1)m2g (2)
【解析】(1)物块B受力平衡,故轻绳拉力FT=m2g
(2)小球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轻绳拉力F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2g=m1 解得v=.
18.【答案】(1)3s (2)75m (3)1.5s
【解析】(1)人在空中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有:x=v0t 竖直方向有:y=
由几何关系得:tan37°=, 解得:t=3 s
(2)ab间的距离为:L====75 m
(3)当运动员的速度与斜面平行时离斜面最远,则 gt′=v0•tanθ
得t′===1.5 s
19.【答案】(1)2π (2)()m
【解析】(1)两个星体A、B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相同,设两星轨道半径分别是r1、r2.两星之间万有引力是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对A:= 对B:=
且r1+r2=L 得T0=2π
(2)由于星体C的存在,双星的向心力由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则:
对A或者对B:+= 可求得:T=2π
===k 所以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