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00 KB
- 2021-06-24 发布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4
第4单元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内容
了解
理解
应用
六年考情
解释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
√
6年4考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
√
6年3考
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
6年1考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6年7考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2.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2.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能力方面
3.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3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教学重点】
解释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举例
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
四【教学方法】练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五【教学工具】学案、PPT
六【教学时数】1标准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梳理
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1.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保持原状。
1.1.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吸水和失水。
1.1.3实验过程:
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滴加0.3 g/mL的蔗糖溶液→观察原生质层与液泡的变化→滴加清水→观察原生质层与液泡的变化
1.1.4质壁分离的内因:
1.1.4.1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1.1.4.2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2.11970年,科学家用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2.2.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它具有一定流动性(一定流动性/恒定性)。
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
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作用。
2.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举例
O2、CO2、H2O、
甘油、乙醇、苯
等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本单元应重点关注:
1.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联系及图形辨别。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及图形辨别。
2水考真题体验
2.1(2015·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下图甲、乙是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两种状态,图乙显示原生质层发生了收缩。从甲→乙的条件是( )
甲 乙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D.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
【解析】 因为乙显示原生质层收缩,也就是细胞失水,所以,甲→乙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答案】 A
2.2(2016·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约高1 065倍,丽藻细胞从细胞外吸收K+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解析】 K+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答案】 C
2.3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膜上标上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请分析:
(1)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壳将会________。
(3)本实验中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的是________。
【解析】 卵壳也是半透膜,只要在膜的两侧存在溶液浓度差,
就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由于蛋内是清水,外界是0.3 g/mL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穿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槽中,鸡蛋变轻而上浮;反之变重而下沉。
【答案】
(1)因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
(2)下沉
(3)壳膜
八【课堂演练】
1.(2015·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人体白细胞吞噬入侵细菌的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胞吞 D.胞吐
【解析】 人体白细胞吞噬入侵细菌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属于胞吞。
【答案】 C
2.小丽想探究活细胞的膜透性,将兔子的红细胞放到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膨胀,体积明显增加。可知( )
A.水分子不能通过红细胞细胞膜
B.水分子可以通过红细胞细胞膜
C.红细胞的膨胀与水分子无关
D.红细胞的膨胀与其外界环境无关
【解析】 红细胞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细胞内液浓度高于清水,水分子会进入细胞,使细胞体积增加。
【答案】 B
3.实验员以紫色洋葱的鳞茎表皮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观察到( )
A.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白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C.紫色的细胞明显膨胀
D.白色的细胞明显膨胀
【解析】 紫色洋葱的鳞茎表皮细胞为紫色,色素又存在于液泡中,且质壁分离会失水,因此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答案】 A
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所必需的( )
A.细胞是活细胞
B.不能是动物细胞
C.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中必须要有叶绿体
【解析】 只要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的时候,细胞都会发生渗透失水,导致质壁分离。
【答案】 D
5.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是逐渐 ( )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等于零
【解析】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吸水能力增加。
【答案】 B
6.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解析】 细胞膜的亲水基团朝向细胞膜的两侧,而且在细胞膜的外侧应有糖蛋白。
【答案】 B
7.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
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解析】 考查物质运输方式及浓度差。甲组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差没有乙组和蔗糖溶液的浓度差大,所以甲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低。H2O的运出方式是被动运输里的自由扩散。【答案】 C
8.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跨膜速度刚开始时与膜外该物质浓度成正比,说明是顺着浓度梯度运输的。最后跨膜速度达到饱和,说明该物质运输还与膜上载体数量有关,此运输不属于自由扩散。水和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答案】 B
9.下图是离子跨膜主动运输示意图,其中X为 ( )
A.O2 B.H2O
C.ATP D.葡萄糖
【解析】 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答案】 C
10.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①所示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②所示
C.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图③所示
D.①和②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被动运输
【解析】 ①代表协助扩散,②代表自由扩散,③代表主动运输。①和②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被动运输。
【答案】 D
11.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方式,C表示________方式,D表示__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结构特点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______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解析】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是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其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协助,但是主动运输除能逆浓度梯度运输外,还需要消耗能量。该图中颗粒多少代表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的大小,膜上的大圈圈代表载体。
(2)水分子、气体分子以及甘油、脂肪酸、尿素、苯等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K+主动运输被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被红细胞吸收。
(3)B代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4)胰岛素是蛋白质,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出去,需要借助细胞膜的流动性。
(5)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需消耗能量。故选择B、C。
(6)C代表主动运输,它的运输速度受氧气浓度和载体数量的限制,故线粒体和核糖体与之有关。
【答案】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吐
(2)葡萄糖
(3)载体蛋白 核糖体
(4)D(或胞吐) 一定的流动
(5)C、D(或主动运输和胞吐)
(6)B、C 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线粒体和核糖体
12.下图是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理状态的3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处于何种状态?________。
(2)图中各细胞的初始状态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上图是同一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的状态,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质壁分离的发展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标号①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
(1)题图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有A、C,C比A更严重。
(2)环境相同,细胞失水量不同,说明细胞和外界溶液浓度差不同。失水多的,细胞液浓度相对小。C失水量最多,A失水次之,B最少,故最初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是B>A>C。
(3)若是同一细胞处于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失水最多的则是外界溶液浓度最大的,故A的外界浓度大于B的外界浓度。
(4)若三细胞是一个细胞质壁分离的不同阶段,则先后顺序是B、A、C。
(5)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存在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就是细胞外溶液(外界溶液)。
【答案】
(1)质壁分离
(2)B A C
(3)A B
(4)B A C
(5)细胞外溶液
相关文档
-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生物实验及2021-05-26 00:39:2243页
- 新步步高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2021-05-25 15:19:564页
-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在2021-05-25 10:37:199页
- 名师面对面2017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2021-05-24 19:38:406页
- 三维设计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江西专版2021-05-24 19:04:118页
- 名师面对面2017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2021-05-19 13:47:508页
- 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2021-05-12 23:14:2215页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2021-05-10 19:27:5513页
-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在2021-05-06 09:33:0418页
-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2021-04-27 11:51: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