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14 KB
- 2021-06-18 发布
1.C
【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可见,只有当v0=0时,a才等于是2m/s2.故A错误.前5s内位移为,当v0=0时x=25m,故B错误.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秒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所以前10s内平均速度为10m/s,则前10s的位移一定为x=t=100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2.C
3.D
【解析】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fm1=μmAg=0.1×30N=3N,当B刚要拉动时,右侧绳子的拉力至少等于A、B间最大静摩擦力,即T=fm1=3N.再对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进行研究,由于地面光滑,由平衡条件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F=2T=6N.故选D.
点睛:本题中当A、B刚要相对运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而BC间并没有相对滑动.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求解.
4.C
【解析】滑雪运动可抽象为物体在斜坡上的平抛运动.设水平位移x,竖直位移为y,结合几何关系,有:水平方向上:x=Lcosθ=v0t;竖直方向上:y=Lsinθ=gt2;联立可得: ,可知t与v0成正比,故C正确,D错误.L=v02,可知L与v02成正比,故AB错误.故选C.
5.C
【解析】为最大环绕速度,则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小于,故A错误;卫星从轨道1到轨道3需要克服引力做较多的功,故在轨道3上机械能较大,故B错误;依据万有引力公式. ,则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它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故C正确;依据牛二定律.卫星沿轨道经过点时的加速度等于轨道经过点时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
6.D
7.C
【解析】假设磁体不动,导线运动,则有: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电导线左边的磁场斜向下,而右边的磁场是斜向上,那么在导线两侧取两小段,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左边一小段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右侧一小段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从上往下看,知导线顺时针转动,当转动90°时,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上,所以导线的运动情况为,顺时针转动,同时上升;如今导线不动,磁体运动,根据相对运动,则有磁体逆时针转动(从上向下看),即N极向纸外转动,S级向纸内转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D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总电阻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R0分压增大,并联支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灯泡变暗,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所以通过安培表的电流增大,AB错误;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P=UI,对副线圈,电压不变,而电流增大,所以消耗的功率增大,C错误,D正确,故选D.
9.ABC
10.ACD
【解析】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A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物体B损失的动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产生的内能之和,故B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故C正确;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等于B动能的减少,摩擦力对木板A做的功等于A动能的增加,由能量守恒定律,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和对木板A做的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增加量,故D正确。所以ACD正确,B错误。
11.AD
【解析】A、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故选项A正确;
B、电磁炉是利涡流的热效应加热的,故选项B错误;
C、电磁炉必须用铁锅,故选项C错误,D正确。
12.AD
【解析】解:由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可得;
Bqv=m
解得:R===0.0455m=4.55cm;
所有粒子的圆心组成以S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电子出现的区域为以S为圆心,以9.1cm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如图中大圆所示;
故当θ=90°时,纸板MN均在该区域内,故l=9.1cm;当θ=30°时,l=4.55cm;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充当向心力的运动规律,解题的关键问题在于明确粒子运动的圆心和半径,进而明确所有粒子可能出现的空间.
13. 三条细绳(拉力)的方向 A 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 ;或减小钩码C的质量;或减小AO与BO之间的夹角
14. 0.60 R1或④ E=1.5v
【解析】(1)改装后电流表量程: ;
(2)为使电路中电流较大,并且方便调节,故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阻值范围较小的④:R1.
(3)根据E=U+Ir,则图象的纵截距b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由图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E=1.50V.
点睛:本题考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采用改装的方式将表头改装为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再根据原实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注意数据处理的方法.
15.(1),(2)16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平衡条件得:
滑动摩擦力公式
联立解得:圆环的加速度
圆环继续沿杆上滑的最大距离
【点睛】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一已知物体的运动求物体的受力,二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求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桥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
16.(1),(2)45N,(3).
解得:
(3)设滑块从点开始运动时的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设滑块在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I,根据动量定理
解得:
17.(1)(2)带正电(3)
(2)由几何关系的
得: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圆周运动
18.(1)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改变。因为金属棒滑到圆弧任意位置时,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 (2分)
(2)0—t0时间内,设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0,感应电流为I,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为Q,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分)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分)由焦定律及②③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