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7.72 KB
- 2021-06-18 发布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试卷
高二年级 数学模块2
A卷(本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40分)
1. 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直线,
,
倾斜角.
故选.
2. 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直线,
代入点解出,
故直线方程为.
故选.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切 B.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C.直线过圆心 D.相离
【答案】B
【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说明两者相交,且直线不经过.
故选.
4. 已知,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中,若,则与平行、相交或异面,所以不正确;B中,若,则与可能是相交平面,所以不正确;C中,若,则与可以是相交平面,所以不正确;D中,根据垂直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是平行的,所以“若,则”是正确的,故选D.
考点:线面位置的判定与证明.
5. 若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正三棱柱的高和底面边长分别为(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由左视图知,棱柱高为,
底面三角形高为,
正三角形边长为.
故选.
6. 直线与直线平行,那么的值是( ).
A. B. C. 或 D. 或
【答案】A
【解析】两直线平行,则,
解出或,
当时,直线分别为,
,
当时,直线分别为,
.重合(舍去)
7. 设直线过点,其斜率为,且与圆相切,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直线为,
圆心到直线距离,
解出.
故选.
8. 己知正方体棱长为,则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球的半径为,
球是正方体的内切球,,
表面积.
故选.
点睛:空间几何体与球接、切问题的求解方法
(1)求解球与棱柱、棱锥的接、切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接、切点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与圆的接、切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中元素间的关系求解.
(2)若球面上四点构成的三条线段两两互相垂直,且,一般把有关元素“补形”成为一个球内接长方体,利用求解.
9. 如图,将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线段,
所在直线在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且垂直 C. 异面 D. 相交成
【答案】D
【解析】在原正方体中,,相聚为一点,
连接,则,
为等边三角形,
、相交成.
故选.
10.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棱锥,
底面积,
高,
体积.
故选.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1.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距离
12. 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圆半径,
.
点睛:处理直线与圆的弦长问题时多用几何法,即弦长的一半、弦心距、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代数方法: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
1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答案】外切
【解析】圆心分别为、,
半径分别为,,
圆心距,
等于两圆半径之和,外切.
14. 为圆上的动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圆心到直线距离
,
圆上动点到直线距离最小值为
.
点睛: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与圆有关的长度或距离的最值问题的解法.一般根据长度或距离的几何意义,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数形结合求解.
(2)与圆上点有关代数式的最值的常见类型及解法.①形如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过点和点的直线的斜率的最值问题;②形如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的截距的最值问题;③形如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平方的最值问题.
15. 底面边长是,高为的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__________,侧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侧棱长,
侧面三角形的高,
侧面积.
16. 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互异的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条件的序号)
①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平行; ②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平行;
③直线,直线,且;④直线,直线,.
【答案】②④
②成立.
③一条直线平行于平面,无法判断.
④成立.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本题共36分)
17. 已知平面上有三个定点,,.
(I)已知、分别为、中点,求所在直线方程.
(II)求的边的高所在直线方程.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坐标,再根据两点式求所在直线方程.(2)先求斜率,再根据负倒数得的高斜率,最后根据点斜式写高所在直线方程.
试题解析:(I),,,
,
,
∴,
,
整理得.
(II)∵,
∴边上高斜率为,
∵高经过,
∴,
整理得:.
18. 如图,四棱柱中,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底面,为的中点.
()求证:平面.
()求证:.
【答案】(1)见解析(2) 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交于点,根据中位线性质得,再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论(2)先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再根据侧棱底面得,最后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平面,即得结论
试题解析:()
证明:连接交于点,
∵在中,
、分别是,中点,
∴,
∴平面,
平面,
∴平面.
()∵在正方形中,
,
在四棱柱中,
平面,
平面,
∴,
∵点,
,平面,
∴平面,
∵平面,
∴.
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19. 如图,四棱锥中,四边形为矩形,为等腰三角形,,平面平面,且,,、分别为和的中点.
()证明:平面.
()证明:平面平面.
()当上的动点满足什么条件时,使三棱锥的体积与四棱锥体积的比值为,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 见解析(2) 见解析(3) 在中点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再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论(2)由矩形性质得,再根据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得平面,最后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结论(3)
两锥体体积高之比为1:2,所以对应底面面积之比为1:8,在正方形中易得点中点
试题解析:()证明:连接,
在矩形中
为中点,
同为中点,
∵为中点,
∴,
∵平面,
平面,
∴平面.
()在矩形中,
,
∵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
()当动点在中点时,
,
,
,
即.
点睛:(1)探索性问题通常用“肯定顺推法”,将不确定性问题明朗化.其步骤为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2)反证法与验证法也是求解探索性问题常用的方法.
B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20. 正四棱锥底面外接圆半径为,斜高为,则棱锥侧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正四棱锥底面为正方形,
正方形边长为,
侧面积.
21. 已知、满足方程,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在圆中,
过原点作直线与圆相切,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解得或,
即最大值为.
点睛: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与圆有关的长度或距离的最值问题的解法.一般根据长度或距离的几何意义,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数形结合求解.
(2)与圆上点有关代数式的最值的常见类型及解法.①形如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过点和点的直线的斜率的最值问题;②形如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的截距的最值问题;③形如型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平方的最值问题.
22.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底面圆的半径为,
圆柱高为,
则,
侧面积,
全面积,
∴.
23. .如图:点在正方体的面对角线上运动,下列四个命题:
①三棱锥的体积不变;②平面;
③;④平面平面.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解析】①正确,∵面积不变,
且点到平面的距离不变,
∴三棱锥体积不变.
②正确,∵在正方体中,
,
平面,
平面,
∴平面,
∵,
平面,
平面,
∴平面,
∵点,
、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
③错误,在上移动,
当在处时,有.
④正确,连接交于点,
∵在正方形中,
,
在正方体中,
面,
∴,
∵点,
、平面,
∴平面,
∴,
同理可证,
∵点,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
综上①②④正确.
24. .已知平面上的线段及点,任取上一点,线段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点到线段的距离,记作.则点到线段的距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过点作直线①,
∵,
∴,
∴,
整理得②,
联立两直线方程①②,
解得,,交点,
∵,即点不在线段上,
∴当时,.
二、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5. .已知圆的方程为.
(I)求过点的圆的切线方程.
(II)求平行于直线且被圆截得的弦长为的直线方程.
【答案】(1) 或.(2) 直线方程为或.
【解析】试题分析:(1)设切线点斜式方程,根据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半径可得斜率,最后验证斜率不存在时是否满足题意(2)根据平行关系可设直线方程,再根据垂径定理列等量关系,求参数
试题解析:(I)设切线方程,
整理得,
圆心,半径,
∴圆心到切线距离,
解出,
即切线方程为,
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切线平行于轴,
切线方程为,符合要求,
综上,切线方程为或.
(II)设直线方程,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代入解出,
∴直线方程为
或.
点睛:1.圆的切线问题的处理要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从而建立关系解决问题.
2.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一条;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两条,若仅求得一条,除了考虑运算过程是否正确外,还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以防漏解.
26. 关于,的方程为.
()若上述关于,的方程表示圆,求的取值范围.
()若圆与直线的两个交点为,,且满足其中(为坐标原点),求此时的值.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一般式条件得,解得的取值范围.(2)由条件可得圆心到直线距离,再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的值.
试题解析:()
化成标准方程为
,
∴,
解出.
()∵,
在中,,
∴,
解出.
27. .某几何体如图所示,平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点、分别是、的中点.
(I)求证:平面.
(II)求证:平面平面.
(III)求该几何体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2) 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再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论(2)由正三角形性质得,由平面,得,再由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平面,最后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结论(3)几何体为四棱锥,C到直线AB距离为高,根据锥体体积公式可得结论
试题解析:(I)证明:
连接,
在中,
、分别是、中点,
∴,
∵平面,
平面,
∴平面.
(II)∵在等边中,
是边中点,
∴,
又∵平面,
∴,
∵点,
且、平面,
∴平面平面.
(III)将直角梯形看成底面,
过点作于点,
看成几何体的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