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50 KB
- 2021-06-17 发布
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6月考试
化学科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O 16 Zn 65 Cl 35.5 Cu 64
第I卷(必考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溶解 B. 过滤 C. 萃取 D. 蒸馏
2.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13饱和溶液制备Fe(0H)3胶体
C. 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D.液氯、乙醇、NH3均属于非电解质
3.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羟基电子式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 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7.8gNa2O2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3NA
C. 标准状况下,1.12L乙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
D. 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A
5.在同温同压下,向大小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CO 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当体积相等时A、B、C、D 四个气球内,与充入CO 气球内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9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和液氧气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N2和Cl2O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D.石墨转化金刚石,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Al3+)=0.1mol/L的溶液中:K+、Mg2+、SO42-、AlO2-
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NH4+、C1-、SO42-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Zn2+、Ba2+、NO3-、Cl-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Na+、CH3COO-、NO3-
8.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
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9.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2等份,一份用b mol的NaOH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的BaCl2,则原溶液中c(NO3-)为( )
A.(b-2c)/2a mol·L-1 B.(2b-4c)/a mol·L-1
C.(2b-c)/a mol·L-1 D.(b-2c)/a mol·L-1
10.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9 -
A.古法炼铁
B.粮食酿醋
C.煅烧贝壳
D.火药爆炸
A.A B. B C. C D. D
11.下列说法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 )
A.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B.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O42-+Ba2++4OH-=BaSO4↓+AlO2-+2H2O
C.工业制取漂白液原理: Cl2+2OH-=Cl-+ClO-+H2O
D.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2A13++3C032-+3H2O=2Al(OH)3↓+3CO2↑
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正确且设计合理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B. 可用图②所示装置及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 装置③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或氨气
D. 实验室可用装置④制取NH3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A102-、Si032-、SO42-、HCO3-、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 -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a2SO4、可能不含有CO32-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只有:OH-、A102-、CO32-
C.原溶液中含CO32-与A10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D.a-d>3/4
14.在一定条件下,氯气与碘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ICl,ICl有很强的氧化性,ICl跟Zn、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IC1+2Zn=ZnCl2+ZnI2,IC1+H2O=HC1+HIO,下列关于ICl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nCl2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ICl跟H2O的反应,IC1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反应6.5gZn,转移电子0.1mol
第Ⅱ卷(必考题43分+选考题15分,共58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43分)
15(10分).已知某试剂瓶上贴有标签如下,完成以下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37.25%的消毒液.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成1L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_____。
(4)配制上述“84消毒液”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用天平称量该物质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入贴有标签的试剂瓶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G.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 9 -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
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B.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84消毒液”而未洗净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D.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16(10分).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Na+、Cu2+、Al3+
阴离子
SO42-、HCO3-、NO3-、OH-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仅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只有A中放出无色气体,只有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 9 -
(1)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_________。
(2)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装置C中通入足量SO2发生反应后,检验生成的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的装置C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该做法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装置C中FeCl3溶液更换为Fe(NO3)3和BaCl2的混合液,可观察到装置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小组对装置C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假设(不考虑各因素的叠加):
假设1:装置A中白雾进入装置C中参与反应。
假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在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SO2。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3,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简述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18(10分).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ΔH>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
平衡常数K=64×10-4。
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________;
(2)假设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N2)正=v(NO)逆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
- 9 -
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时反应v正_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选考题)
三.(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5分,只能选择一题作答)
19.【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L,最高能级上只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X单质。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积等于R、W、X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Z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YX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与YX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HYX4酸性比HYX2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简式为RX(WH2)2的化合物中R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1molRX(WH2)2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____。(H为氢元素,下同)
(4)往Z的硫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WH3,可生成[Z(W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Z(W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在[Z(WH3)4]2+中Z2+给出孤对电子,WH3提供空轨道
C.[Z(WH3)4]SO4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5)某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黑点代表Z原子)。
- 9 -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②已知Z和Y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Y与Z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③ 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Z原子和Y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pm(只写计算式)(Z原子位于体对角线上)。
20.[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由芳香烃X合成一种功能高分子H的过程如下。(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的链节组成为C7H5NO
已知:I. 芳香烃X用质谱仪测出的质谱图如图所示
请根据所学知识与本题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③和④的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司匹林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一种同系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共有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6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2:1:1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 9 -
①能与 NaHCO3反应放出CO2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苯环上的一取代物有两种
(6)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A和其他无机物合成最合理的方案。
例: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