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50 KB
- 2021-06-17 发布
2018-2019 学年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
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注意: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第 I 卷 (共 70 分)
一、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70 分)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 1-2 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④到⑤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日本 C.澳大利亚 D.美国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年的人口变动图,读图回答 3-5 题。
3.根据图中数据判断,甲国人口增长所属的增长模式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性 D.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
4.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情况
5.合理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是( )
A.合理人口容量不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
B.环境承载力考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合理人口容量是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的人口数
D.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下图是甲、乙两地区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下图,回答 6-7 题。
6.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乙地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甲图可以表示中国现在的人口增长模式
D.乙地区 51-60 岁男性多于女性
7.乙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一般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D.劳动力日益短缺
根据交通部初步统计的数据,2018 年春运 40 天,全国公路发送旅客约 32.6 亿人次,
同比增长 6%;民航运送旅客 4 40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7%;水路运送旅客约 4 200 万人次。
全国铁路 40 天发送旅客约 2.66 亿人次,比此前预测多运送约 1 000 万人次,增长约
12%。据此回答 8-10 题。
8.2018 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人口流动 D.省际人口迁移
9.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10.我国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客流量过大 ②出行时间分散 ③客流集中于公路运输 ④民工流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91 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
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 7 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 16 亿左右。据此完成 11-12
题。
11.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 7 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为 16 亿,则 16 亿人口的含义是(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C.最适宜人口数量 D.维持最高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1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地区的对外开发程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1/6,常住人口为 21 813 334 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 1/10。据此
完成 13-14 题。
13.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
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草场资源
14.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最近四十多年的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人口
自然增长率折线图。据此完成 15-16 题。
15.该城市人口数量最少的时间点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16.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东南沿海 D.东北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2008 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 20 周岁以下人口性别比例严
重失衡,未来可能会有超过 2500 万人面临“婚荒”。预计在 2010 年前后,20 世纪 80 年代中
后期出生的人口将大量进入婚恋时期,由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所引起的“婚姻挤压”问题将
越来越凸显出来,即使现在鼓励女性胎儿的养育,未来的“婚荒”也会颇为严重。据此完成
17-19 题。
17.对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影响较大的文化观念是( )
A.早婚早育 B.男女都一样 C.多子多福 D.学而优则仕
18.我国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是( )
A.“丁克家庭”的流行 B.医疗技术手段的提高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人为控制遗传基因
19.控制人口性别比升高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有( )
① 强化舆论宣传,进一步树立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文化婚育观念
② 政府从国外大量引进女性人口,降低性别比,缓解“婚荒”
③ 制定促进性别比平衡的法律法规
④ 建立社会保障及利益导向制度,逐渐减小家庭对子女的依赖程度,给予生育女儿户奖励和
补偿,从根本上解决男性偏好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下图,完成 20-22 题。
20.计划在上图中的 ABCD 四个区域中选址建疗养中心。最好的选址是( )
A.A B.B C.C D.D
21.根据图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发展旅游,应在海边大规模建设宾馆和饭店
B.该区域可以发展特色的康体娱乐疗养旅游项目
C.该区域旅游资源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
D.该地区发展旅游,交通较为便利
22.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
中国主要指城乡接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外来资本的投入 C.乡村工业化 D.政府规划
2018 年夏季,我国部分城市遭遇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据此回答 23-24 题。
23.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②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
度增大③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小④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下列措施对减轻城市中心区内涝作用较小的是( )
A.植树种草、建设绿地 B.营造“绿色墙壁”和“绿色阳台”
C.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增加下渗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
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②绿化带面积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 ③裸露地面铺设
砾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④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6.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为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27-28 题。
27.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焚风效应 C.热岛效应 D.臭氧层空洞
28.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应该( )
A.将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为此,有学者将城市
划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等类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个
不同类型的城市,每框的三位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
积指数;各指数均采用 1-5 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相对地位越高。据此回答 29-30 题。
29.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增长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0.下列关于四座城市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 B.乙:对外来人口的引力增大
C.丙: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 D.丁:厂矿资产闲置现象突出
右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 31-32 题。
3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3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33.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路高涨的房价也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 国务院
发布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确保房价稳定。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B. 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 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甲 乙 丙 丁
1980 年 221 433 344 435
2016 年 544 333 434 324
D. 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
数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
楼
盘
均价(元
/m2)
用地面积
(m2)
楼房走
向
容积率
(%)
建蔽率
(%)
甲 5 800 9 500 南北 140 50
乙 4 500 6 800
东北—
西南
300 60
丙 2 800 13 000 东西 270 30
丁 3 600 8 600
西北—
东南
180 50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
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据表完成 34-35 题。
34.房价构成中,土地价格所占比重较大。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
是( )
A.靠近学校,属学区房 B.远离市区,空气清新
C.城市中心,交通便利 D.靠近河流,属江景房
35.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应”出现瞬时强风。上
表四个小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 II 卷 (共 30 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
36.材料: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下图是“我国 2000
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简述我国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4 分)
(2)上述分布特点与我国的人口密度呈现出什么相关性?(2 分)
(3)分析西藏人口压力指数相对较大的原因。(6 分)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 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
行政管理等。城市地域功能区指的是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
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等。而城市地域结构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
间组合,如商业区在市中心,工业区在郊区等。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
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
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
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1-5 DAAAD 6-10 DDCCD
11-15 BBBAA 16-20 CCBDB
21-25 ACBBC 26-30 DCACD
31-35 BDBCB
二、综合题:(共 30 分)
36. (12 分)
【答案】(1)地区差异较大;沿海地带相对较小,内陆地区相对较大,西藏、青海、陕西等
省区最大。(4 分)
(2)负相关(2 分)
(3)西藏人口数量小,但人口压力指数相对较大,主要是经济人口容量小所致。(2 分)经济
人口容量小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地势高,气候高寒,冻土、冰川、高寒荒漠广布);
(2 分)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通信、科技等条件差。(2 分)
37.(18 分)
【答案】(1)② (2 分)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与外围的工业区之间。接近工作场所;方便
购物;环境适宜居住。(4 分)
(2)① (2 分)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有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居民消
费。(4 分)
(3)④ (2 分)一般位于市区外缘,主要交通干线的两侧。能够减轻对城市的污染;降低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