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50 KB
- 2021-06-17 发布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选修5-2
1.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一定时间段的雷电灾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区和××区雷电频次和灾损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解析】雷电频次和灾损的差异从图中信息获得。××区雷电频次多的原因从雷电的成因分析,雷电多因地表受热,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而××区热岛效应明显,导致对流较旺盛。××区损失多的原因,从人类活动的密度分析,××区人口较密集,资产密度较大。
答案:××区雷电频次和灾损均大于××区。
××区热岛效应明显;对流较旺盛,易发生雷电;人口较密集;资产密度较大。
2.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对该省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及其链发的主要自然灾害。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判断,该省份是我国的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灾害。东临太平洋,受台风影响大。因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碎,在夏季多雨季节,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次生灾害。第(2)题,①处发生地震时,②
- 2 - / 2
处位于断层地带,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距震中(震源)近,地形崎岖。③处位于沿海平原,不是断层地带,且距震中较远。所以②处烈度较大。②处位于山区内陆,经济欠发达,建筑物抗震级别低,也容易发生断裂受损。
答案:(1)最严重:地震、台风。
链发:滑坡、泥石流、崩塌。
(2)②较大;距震中(震源)近;地形崎岖,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山区内陆经济欠发达,建筑物抗震级别低。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6月,中国南方强降水频繁,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严重。6月南方共出现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间隔短,雨量大。
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区域形成该洪涝灾害的共同原因。
【解析】材料所示是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加之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不同,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形成多是因为排水不畅,积水成涝。
答案: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原因: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
- 2 - / 2
相关文档
-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2021-06-17 19:42:0435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2021-06-17 19:40:2810页
- 2015高考化学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2021-06-17 19:40:1612页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1Talesoftheu2021-06-17 19:39:2316页
- 2020版高考数学(新课改省份专用)一轮2021-06-17 19:38:0010页
- 高考英语复习之短文改错自测含答案2021-06-17 19:37:359页
- 2014年版高考化学专题目05十字交叉2021-06-17 19:37:3213页
- 百校联盟2020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2021-06-17 19:34:2514页
- 专题06 电磁感应-2017年高考题和2021-06-17 19:33:1012页
-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机2021-06-17 19:31:318页